苹果与谷歌的AR平台之争刚刚开始 但谷歌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在上周的WWDC 2017开发者大会期间,终于等到了苹果在AR领域真正的行动:苹果推出了名为ARKit的平台,并且表示,这一平台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AR平台。是不是世界最大我们不知道,但至少在与另一家巨头谷歌进行对比时,可以发现,苹果在AR领域的进展已经领先谷歌一大步。

苹果ARKit的优势所在

我们先来看看苹果的ARKit。据本次开发者大会提供的信息,ARKit可以让开发者们利用来自于相机和传感器的详细数据,将数字对象投射到3D空间。通过现场的演示可以看出,苹果的ARKit在算法和优化上下足了功夫,效果应该说超过了现有的手机端AR应用。

并且,ARKit平台提供了“世界跟踪”功能,这项功能依赖于一项视觉惯性测距的技术。使用iPhone或iPad的摄像头和运动传感器,ARKit可以在周围环境中找到一些点,当手机移动时,ARKit仍然能够追踪它们。它不会创建一个3D模型,但它可以将物体“钉在”某一个点,然后改变物体的尺度和视角。它也可以在环境中找到一个平面,让用户把虚拟物体放在地板或者桌子上。

另外,ARKit可以改善现有AR应用程序的各个元素,例如强大的物体缩放功能。苹果公司表示,ARKit的运行仅占用了手机CPU的一小部分,可以减少AR所带来的资源消耗。ARKit不会改变iPhone或iPad的基本跟踪功能,它只是让更多的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并且不再需要构建自己的跟踪和映像系统。

天猫互动技术专家蒋佳忆认为,最近一年,国内国外几乎所有SDK公司都在基于单目做SLAM算法的研发,然而除了Vuforia以外,并没有哪家拿出来可以服众的单目SLAM算法SDK,或多或少的,各家都有自己存在的问题。

而苹果展示的ARKit效果足以超过所有其他玩家,并且,这还是iOS原生算法。这就意味着所有APP不需要集成任何SDK就可以具备目前市面上最好的AR能力,可以说对大部分SDK都是致命的打击。

谷歌Tango平台新进展

谷歌在今年的I/O 2017开发者大会上也展示了Tango平台的全新进展。根据之前的报道,谷歌的AR平台Tango能通过手机摄像头和处理器配合,将现实世界和虚拟图像无缝融合。

具体来说,Tango平台融合了Motion Tracking运动追踪技术、Area Learning场景学习技术和Depth Perception深度感知技术,结合一系列的摄像头、传感器和芯片,能实时为用户周围的环境进行3D建模。在去年年底,首款搭载谷歌Tango平台的智能手机,联想Phab 2 Pro也已经开售。

而在今年,谷歌进一步推出了室内定位服务VPS(Visual Positioning Service),它可以在没有卫星信号的室内精准定位,结合Google Map精确检测周围的环境和位置,当用户位于室内时,能提供类似GPS的导航体验。这意味着Tango平台可以实现更多的AR应用场景,例如,提供AR指引,帮助寻找目标商品等等。

并且据I/O 2017大会现场消息,集成VPS技术的第二代Tango设备将在今年夏天推出,比如华硕的ZenFone AR,估计发布会也就这两天了。

在实际应用方面,目前,Tango技术已经应用到谷歌的学校和教育项目Google Expeditions中,宜家即将推出的应用程序还可以让顾客可以直接在App上把虚拟家具置于家中。

ARKit和Tango各有优缺点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谷歌Tango平台已经有了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但当说到设备时,谷歌可就尴尬了。

谷歌Tango平台发布已经一年有余,但目前市面仅有联想的Phab 2 Pro一款手机,再加上即将发布的华硕ZenFone AR,是的,只有这两款。由于Tango平台对硬件配置有明确要求,并且目前适配Tango平台的内容匮乏,导致Tango手机出货量少得可怜,且价格偏高(比如联想Phab 2 Pro国行版售价高达3999元,除了Tango技术加持之外,没有任何亮点)。毕竟谷歌不能指望手机厂商在低端机型上搭载复杂且昂贵的Tango摄像头模组。

而苹果ARKit发布一瞬间几乎覆盖所有的iOS设备,首先在用户基数上,谷歌就无法与苹果相比。谷歌无法强推Tango平台,让用户更换手中的安卓机,而且这还会加剧安卓平台的碎片化。碎片化问题,可能会抵消谷歌在AR技术方面的优势。

如此看来,苹果称ARKit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AR平台”,这话恐怕不假,毕竟它可以直接应用在市面上海量的iOS设备上。苹果公司软件工程部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认为:”一旦将软硬件整合在一起,苹果便可以使每一部iPhone和iPad成为AR平台,届时世界最大的AR平台将会形成。”

当然,ARKit也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平台,至少和Tango平台相比还有一些劣势。

比如,Tango设备相比iOS设备有更多的摄像头,可以接收广角图像和深度数据,而且在过去的几年中,它开发出非常精确的跟踪功能。你用它扫描一个房间时,Tango可以立即构建一个相应的3D模型。对于苹果来说,这需要在iOS设备上安装一个单独的外围设备。

此外,苹果似乎并不打算像谷歌一样,让AR与互联网搜索功能联动起来。开发者可以使用苹果的机器学习框架来识别场景中的对象,但它不会让Siri像Google Assistant那样自动翻译标语。

巨头之争给行业带来的影响

毫无疑问,双方在AR领域的新动作,会让苹果与谷歌形成更严峻的竞争。谷歌的AR产品为基于手机平台的增强现实技术设定了很高的标准。苹果加入市场竞争,会对称霸已久的Tango平台造成一定威胁,最明显的就是降低了AR的开发和使用门槛。

这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巨头入局本来就容易吸引话题,带动更多的公司加入潮流中来。而简化AR的开发和使用,也可以快速教育用户,毕竟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去购买AR眼镜,而在手机上使用AR应用则要容易的多。当用户习惯于使用AR,并且想要更高质量的AR体验的时候,如今只能面向B端用户的AR眼镜或许就会进入C端。

再来看AR应用的开发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之前开发AR应用时,接入SDK的学习成本和风险都比较高,再加上代表性的AR游戏《口袋妖怪GO》后期下滑得厉害,导致开发商动力不足。而在苹果发布ARKit之后,开发商们就不一定还能淡定的观望了。就算是跟风,应用开发者们也会尝试在游戏里加入部分AR的元素,这一点很值得期待。

如此看来,苹果此举能够大幅加速整个AR行业的发展。

反观谷歌,如上文所述,Tango技术对手机硬件的硬性要求,是市面上符合这一标准的机型极少,现有的大批安卓机无法接触这一技术,反而让Facebook之流轻而易举地占领了AR这一重要阵地。笔者有点纳闷的是,谷歌在VR方面的发展策略是比较适合市场现状的,先用价格低廉的Cardboard教育市场,再用高质量的Daydream逐步提升。为何在AR领域却不使用这种策略,一上来就要做高端呢?

最初发布于2017年6月14日

华为AR Engine细节发布:明年将会有2亿台手机支持华为AR Engine

6月22日至23日,以“开放&创新”为主题的华为终端·全球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大会期间,华为正式发布全场景生态战略,宣布全面推行耀星计划,设立DigiX创新工作室,通过芯端云开放平台,赋能合作伙伴,真正为用户带来更美好的数字生活。笔者参加了本次大会。

在6月23日的VR/AR分论坛期间,华为AR/VR产品线总裁李腾跃正式发布了VR SDK 2.0和AR Engine 1.0,并宣布将会面向所有开发者开放。之后,华为AR产品规划经理符谋政对华为AR Engine的主要特性及对开发者的支持进行了介绍。

为什么要选择华为AR Engine?

关注AR行业的开发者们应当都有了解,Facebook在2017年4月的F8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Facebook AR Studio,并展示了一些支持平面和物体识别的AR应用Demo,不过Facebook到现在为止,真正提供给开发者的只有AR Studio,可以做脸部检测的动态特效。而在之后的6月,苹果发布了ARKit,紧接着8月份Google发布了ARCore,大厂纷纷入局手机AR,2017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手机AR元年。

可能会有开发者心存疑惑,既然iOS和安卓平台上都已经有了AR开发工具,为什么要选择华为AR Engine呢?

据介绍,首先,华为AR Engine是东半球第一个可商业化“大规模部署”的AR SDK。在今年4月的华为P20中国区发布会上,余承东已经公布了对华为AR Engine和ARCore的支持,并且在发布会上展示了一些AR应用。在当时,虽然国内也有一些厂商发布了对AR SDK的支持,但其他厂商在发布这些平台之后并没有明显的开发者的支持,而在这方面,华为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来支持开发者。

大规模商用的一个标志就是,华为AR Engine支持的设备数量是非常多的。目前,华为AR Engine已经在P20系列手机上运行,到今年10月升级Android P之后,会全系列支持采用麒麟970及以上芯片的设备,到12月,还会增加对麒麟960和6系列的芯片的支持。而在此之后华为发布的新机型将会全面支持华为AR Engine。预计到2019年6月,支持华为AR Engine的手机数量将超过2亿台,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而同时支持华为AR Engine和谷歌ARCore也将成为华为手机的显著优势。

其次,华为AR Engine经过了一些顶级的应用开发商的严格考验,比如华为和腾讯合作对AR游戏《一起来捉妖》进行调试,还有网易的AR游戏《悠梦》和京东的AR家具展示应用,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需要注意的是,华为AR Engine只支持安卓平台,不支持iOS、Windows、Linux。华为认为,包括SLAM在内的很多AR特性都是和硬件强相关的,对摄像头,IMU甚至处理器的参数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经过硬件的调校,算法是没办法很好地运作的。所以华为AR Engine目前很专注地只支持安卓,只支持华为手机,这也是华为作为硬件厂商,软硬件结合的一个优势。

为了支持开发者们使用华为AR Engine,华为提供了完善的开发者的支持。比如在今年5月,华为AR Engine的Beta版已经在华为开发者联盟网站上线,开发者在这里可以下载SDK和技术文档,可以很方便地开发AR应用。

同时,华为也在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制定ARVR的API接口标准。希望联合国内的厂商,共同制定一个标准接口,减少开发者们的工作量。

华为AR Engine的主要技术特性

针对华为AR Engine的特点,除了目前业界标准的AR特性之外,华为AR Engine还加入了人脸跟踪、人脸Mesh、人脸光照、三维重建、手势姿态等等,后续还会加入尺度测量和光照检测等特性。结合华为手机的GPU和NPU,可以让这种处理能力更加快速和强大。

预计到今年四季度,华为AR Engine将会实现物体/场景重建、房间级多人SLAM、2D/3D图像跟踪、垂直面检测、遮挡计算等特性,之后的版本还会探索人体重建、大场景重建、Cloud SLAM,甚至是曲面检测等等。

接下来华为详细介绍了华为AR Engine 1.0目前已经具备的一些AR特性。

首先是SLAM,这是一个空间定位的特性,它会检测你在空间中的位置,给你一个世界坐标系,结合这个坐标系之后就可以定位,把真实物体和虚拟物体结合起来,同时还会做平面识别。与友商的AR SDK相比,华为AR Engine配合集合芯片和模组优化,功耗更低,能够实现在弱纹理下的快速初始化,并且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同时,华为AR Engine的SLAM特性在今后会全系列支持麒麟9系列和6系列的芯片,到明年6月份,支持的设备会达到2亿台。

其次是平面检测,平面检测其实是基于SLAM,根据场景点云信息,识别类似桌面、地面和墙面等平面,并获取平面三维信息,之后叠加一些AR应用。华为AR Engine的平面识别速度、平面精度、平面贴合度相比友商的AR SDK均占据优势,并且平面和实际的环境会更加贴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大块的平面。

接下来是光照检测,这是指识别场景中的光照情况,同时依据此光照情况改变虚拟物体光强变化。光照检测在AR体验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虚拟物体摆放在真实环境中,要和真实的光照情况结合,不然会显得虚拟物体非常突兀,在使用华为AR Engine开发的AR应用中,照在虚拟物体的光照会根据实际的光照有不同强度的变化,据介绍,华为AR Engine的光强识别速度很快,会在10帧之内识别当前光强度的数值,并作出调整。

第四个重要特性是华为AR Engine特有的手部识别。华为AR Engine目前可以识别和跟踪十余个类别的特定手势,并实时输出识别结果和手部位置(>30fps),还可以输出手部关节点和骨骼,支持更精细的识别和操作。结合这一特性,AR应用可以实现非常有趣的手势特效,这种特性是友商的SDK现在不提供的,或者只提供类别识别,功能单一。此外,华为AR Engine对手势进行识别时,正反面的识别是一致的,左右手不区分,且对肤色不敏感。与之相比,有些算法对肤色比较敏感,容易出现错误。该特性目前已经集成在了华为AR Engine 1.0中。

另外华为AR Engine还做到了身体姿势识别,可以识别输入单人或双人的2D身体关节点和骨骼,支持多种姿态识别,由于采用了NPU加速,可以实现30pfs的实时输出。同时还可以做到识别输入单人的3D身体关节点和骨骼,支持转身,同样可以实现30fps的实时输出。据介绍,这一特性需要使用华为手机的NPU,没有NPU的助力,帧率可能会非常低,跑不动识别算法。与之相比,友商的算法只提供2D骨骼点,应用场景很狭窄,且基于CPU算法,帧率一般小于10帧,无法做到近乎实时的输出。

最后,还介绍了华为AR Engine在多机地图共享方面的研究,并且这一特性即将在后续版本的AR Engine中提供给开发者。多机地图共享是指将多台AR设备同步在统一的世界坐标系下,共享统一的虚拟信息。华为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Marker/图像/物体来进行跟踪,第二个阶段是做一个基础的锚点,多人可以共享一个地图,第三个阶段可以做到全局地图,并且可以长期保存,可以在所有的地方启动全局地图。华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前两个阶段的地图共享。并且这一特性除了支持安卓平台,还可能会支持iOS平台,但由于iOS不会开放其底层的算法,华为可能会用一些比较简单的算法来实现地图共享。目前的华为AR Engine 1.0版本还没有这一特性,后续会陆续实现。

2018华为终端·全球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大会已经结束,此次大会期间,华为AR/VR产品线高管分享了华为在AR/VR领域的布局及对开发者的支持。

最初发布于2018年6月28日

创意好,画面棒,交互渣,手机烫 网易首款ARKit游戏体验记

9月20日凌晨,苹果开始了iOS 11正式版的推送。当天,为了体验期待已久的ARKit游戏,笔者更新了手机系统。除了手机耗电速度感人之外,App Store进行的大幅改版也值得关注。在游戏分类中,有着明显的“AR游戏新体验”推荐,但在这里多是使用ARKit开发的Demo性质的AR体验,尝试几个之后也没有发现什么亮点,于是笔者在搜索“AR”时,略过无数个通过ASO手段排上来的与AR无关的App之后,终于遇到了熟悉的网易游戏logo,找到了一款名为《破晓唤龙者:龙魂对决AR》的游戏。

在App Store的介绍中说道,这款双人竞技手游将东方神话故事“双龙戏珠”打造成了一款正义与邪恶对抗的宿命之战手游。至于游戏的背景更是宏大:黑暗之主欲与各时代最黑暗的存在融为一体,而能够操纵龙魂、停驻时间的珑夏,在发现黑暗之主后遭到追杀和囚禁。玩家将解救珑夏,在获得召唤龙魂的强大力量后,一起前往远古时代的东方大陆,阻止黑暗之主的阴谋。

《破晓唤龙者》VR版本已登录Daydream平台

还有一点,就是这款游戏的名字有些眼熟。笔者之前曾经报道,网易首款基于谷歌Daydream平台的移动VR游戏也叫作《破晓唤龙者》。该游戏已于去年年底上线了谷歌Daydream平台,并且还获得了Unity-Vision VR/AR亚洲峰会2016评审团大奖。那么,这款同样名为《破晓唤龙者》的AR游戏表现如何呢?

从目前App Store的评价来看,从9月20日上线至今,该游戏仅收获了15个评分,且评价出乎意料的低。问题主要集中在蹩脚的交互方式和手机发热量猛增,另外还有玩家表示根本不知道怎么玩(不是不知道如何标定地面,而是不知道游戏的玩法)。截至发稿前,评分仍然停留在2.7(满分5分)。并且评论中也多在抱怨游戏的玩法,那么实际玩起来是怎样的呢?用户评论中的问题是否在更新之后还存在呢?笔者带大家来看一看。

登录账号起名字什么的不再赘述,玩家需要先用手机标定平面,并可以适当切换视角,之后就会在手机屏幕中出现一个“水箱”。是的,就是一个水箱,一个可以放大缩小调整视角的水箱。你可以拿着手机围着这个水箱转来转去,甚至可以把手机放在水箱里,捞出来时屏幕上还有水渍,从视觉效果上看,还是很不错的。

在游戏说明中,也用了很大篇幅来介绍画质上下的功夫。比如使用metal技术,使得龙的网格更加细腻,能够清晰地看到龙的细节,让龙魂(龙魂是什么我们下文再说)能真实的呈现在现实空间中,控制龙魂舞动起来也更加灵动。海水效果也结合metal技术,呈现了逼真的出入海水的模糊效果和水花效果,给玩家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制作逼真的海面和天空云朵,来和现实环境匹配,开发团队尝试了17种水面方案来进行体验,选择了其中效果表现最好的海面进行制作。为了追求水面效果和性能的融合的平衡,开发组花了大量的时间对水面效果进行优化,提升了游戏的运行效率。当然笔者经过实际测试也可以看到,的确如此,游戏画质表现的确很不错。

不过,笔者认为,相比这些宣传语和好画质,作为一款游戏,更重要的应该是玩法,相比好看,玩家更想要的是好玩。这也是这款AR游戏最大的槽点。至少笔者在看完只有一次的教程之后仍然一头雾水,试了几次练习模式,每次都稀里糊涂就失败了。

结合App Store上并不走心的用户评论和Taptap的玩家反馈,这才明白这款游戏真正的玩法:

进入游戏之后界面上有一个虚拟摇杆,不过这个虚拟摇杆并不像王者农药上那样容易操纵。玩家要控制的龙是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默认向前飞,且速度不会变化,而虚拟摇杆的上下左右则对应龙头的朝向,所以玩家需要一直盯着龙头。但是转向延迟超高的虚拟摇杆,加上这样对空间感要求很高的玩法,要想上手并熟悉操作,真的需要先死上几次。

玩家需要控制自己的龙去吃珠子(游戏中称之为“龙魂”),蓝色的龙魂代表普通攻击,蓝色带闪光的龙魂代表闪电,而吃掉红色的龙魂则可以回血。但切不可只顾着吃龙魂,由于地图大小有限制,玩家控制的龙撞到石头上,或者超出地图都会耗血,这一点需要注意。可以说,这样的玩法已经能够难倒一批玩家,更蛋疼的是,好像也没有更好的方案来替代目前的操作方法。建议想要尝试的玩家先在练习模式中多多尝试,再去对战吧。

游戏界面的另外两个按钮则是施放技能的,并且有一定的冷却时间。此外,玩家在战斗中还有可能获取游戏内临时技能,比如冰箭,水枪,炎火,雷电等,可以帮助玩家加强攻击效果。但施放技能的前提是,先搞定基本操作。

另外,正如其他AR应用一样,这款AR游戏也存在耗电量高,手机发热的问题,由于游戏全程都在使用摄像头进行拍摄扫描,这种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只能寄希望于苹果继续对ARKit进行完善,以及开发商们对游戏进行优化了。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谈目前AR游戏的一些通病,其实并不是只有《破晓唤龙者:龙魂对决AR》存在这一问题。那就是,受限于手机屏幕的大小,在玩游戏时能够看到的画面非常有限,离游戏场景远了吧,不仅看不到对手,连自己都找不到,离游戏场景近了吧,又缺乏对整个战局的把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围着游戏场景转着圈地玩。基于ARKit开发的这些游戏,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些需要识别图的AR应用,无需局限于一张纸甚至是一个小卡片,但由于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平面,在玩的过程中还是很受限的,这还需要游戏开发商们继续挖掘新的游戏模式,探索新的玩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23日,网易还在App Store上线了一款名为《悠梦(YuME)》的AR游戏,从目前来看,这款AR游戏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截至发稿时的2340个评分,平均得分为4.7。玩家普遍认为这款解谜AR游戏难度适中,玩法新颖,画面精美。网易在手游开发上的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对AR这种新的玩法,看来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打磨,我们期待着《破晓唤龙者:龙魂对决AR》在今后能够解决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在核心玩法上做好优化。

最初发布于2017年9月29日

增强现实正在入侵你的手机 别说你还不知道它是啥

忘记虚拟现实吧,至少现在可以忘记它,众所周知的是,增强现实AR正在给你的手机带来下一波有趣的新玩法。苹果和谷歌正在努力推动这一技术,但是下一波AR技术热潮究竟会有什么新东西呢?自从Niantic推出《Pokemon Go》,可以让你用手机捕捉小精灵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除了游戏之外,以后你可以用AR技术来做什么呢?

AR、VR和MR

增强现实AR就是——在真实世界中增加一些额外的数字图像,比如简单的叠加,就像你戴着谷歌眼镜能看到的那样,而虚拟现实VR,则是完全数字化的,完全与世隔绝的虚拟空间。

混合现实MR,也就是目前微软正热衷的新类型,是AR和VR的一种混合体,在这种混合体中,那些数字叠加物被设计成好像就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一样,当然了这需要高端的处理器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才能实现,比如微软的HoloLens,你懂的。

但对于微软和其他对混合现实爱好者来说,不幸的是,增强现实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风头甚至盖过了混合现实。苹果在用它,谷歌在用它,并且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在意电脑图形在你面前漂浮和电脑图形融入面前场景之间的区别。

从技术上说,智能手机上流行起来的这一波AR已经有了混合现实的样子,想象一下《Pokemon Go》,以一种更加逼真的形式出现。不过,既然苹果发布了ARKit,谷歌发布了ARCore,我们在这里还是使用增强现实这个概念吧。

Project Tango、ARKit和ARCore

移动设备上的第一波强大的AR浪潮是由谷歌的Project Tango带来的,虽然谷歌很早就进入这一领域,但仍然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才让合适的传感器和计算工具变得足够小,小到能够安装到手机上,即便如此,这样的手机仍然很笨重。让消费者们放弃轻薄的手机,只为了这样一项技术,从目前来看显然是很困难的任务。

让AR有更高标准的表现意味着要收集大量有关实时环境的数据,像Project Tango设备上所具有的强大的镜头模组当然能够起到很大帮助,但是如果一款手机能够足够强大到实时处理大量的数据,你也就无需为了基本的AR体验来购买这样的硬件模组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直到现在才看到使用标准摄像头和传感器,却能够提供高端AR体验的手机的原因了。

虽然是谷歌最先竖起了AR大旗,但却是苹果用WWDC 2017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ARKit技术推动了新一波浪潮。ARKit是“一个全新的框架,可以让你为iPhone和iPad创作出前所未有的AR体验”,这也就是说,有了它,开发者们可以更容易地将3D图形加入到真实世界中。

开发者们如何使用ARKit取决于他们自己,但是苹果已经在给自己的地图应用增加AR特性了,你可以在自己的城市中漫步,就好像自己是一个160英尺高的巨型日本海怪那样。为了提供好的AR效果,你需要一个能够识别3D空间和2D图形的手机摄像头,但是苹果更倾向于在软件层面做出这些基本的功能。ARKit应用能够在iPhone 5s或更新的运行iOS 11系统的手机上运行(你需要A9或更高的CPU)。

据说,摄像头也需要作出一些优化。苹果表示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的摄像头都针对AR功能进行了调校。iPhone X的前置模组能够完美的支持在3D环境中感知物体,但我们并不清楚新款iPhone上其他所有的2D摄像头都是怎样为AR体验而特别优化的。

当图像以3D的形式被捕获时,效果是非常炫酷的。比如Snapchat的面部滤镜,它们在任何摄像头上都能够使用,但是在iPhone发布会期间,Craig Federighi使用iPhone X展示了更加逼真的滤镜效果,就好像真的长在脸上了一样。

如果谷歌或苹果有一些其他公司没有的产品,整个生态可能会出现不平衡,无论是地图应用还是移动支付技术。所以我们现在有了ARCore,这基本上就是安卓版的ARKit。该技术可以确定手机的位置,以及识别周边的环境,这样一来开发者们将可以使用它。ARCore目前还处在公测阶段,目前只能用在谷歌Pixel、Pixel XL和三星Galaxy S8手机上。

AR能为你做些什么

AR App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我们在上文所描述的技术可以让AR App在融合真实与虚拟时更加高效。虽然你现在就可以使用一款《Action Movie FX》这款App,把一辆翻滚的汽车放到你面前的场景中,很快这辆车就能适应周边的颜色和光照情况,但新的AR App能够看到平面,以及你面前的真实世界。

之前我们在谈及华硕的ZenFone AR时曾说“感觉每款App都像是技术演示Demo”,这就是现在安卓和iOS开发者们面临的挑战,他们需要使用新的技术来创作出引人入胜的AR体验。在新款iPhone发布会期间,苹果展示了一款AR游戏,在该游戏中,战争就发生在桌面上,但是,你是更喜欢举着手机围着桌子转着玩游戏,还是更喜欢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玩呢?

《Pokemon Go》就是一个完美地把AR融合进游戏的例子,并且我们也都知道一家正在开发一款ARKit应用,可以让你在购买之前,就能看到家具摆在家中的样子。已经有一些这类App了(比如Wayfair也早已经开发了AR家具App),但是这一波新的AR热潮能够让这些App更加精确和实用。

苹果公司的Phil Schiller在现场展示了一款能够把天的星座放到正确位置的App,其实这种App之前我们也见过,但是在使用ARKit之后得到了改善。

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新App,结合最新的硬件和软件,可以让AR元素前所未有的逼真,无论是驾驶汽车,还是在订餐之前出现在面前的菜单,甚至还可以使用ARKit把上世纪80年代经典的MV复原到现实生活中。

现在,这些App大多数都处在Demo阶段,但是你能很容易地看到其潜力。游戏能够在真实世界中出现,无论是你房间的地面上,还是在你邻居家,而且你还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给家中增加新的家具,比如沙发,甚至还可以扩建自己的房子。

再往后发展,你可以把手机指向任何东西,并且以一种从未有过的精确度来获得叠加的信息,比如你可以看到高尔夫球场上你与球洞的距离,棒球场上运动员们的比分情况,或者你在商场中迷路时,帮你找到你想去的商铺的精确方位。你还可以测量距离,甚至在你家后院发射一枚火箭,等等等等。

当然了,AR头显,或者MR头显能够提供更棒的沉浸式体验,并且相比把手机和平板举在面前来查看AR效果,要更加自然舒适。但只要这些头显还没有进入主流市场,ARKit和ARCore将会引导成百上千万的人们了解增强现实AR的潜力,以后你将不再低头看手机,而是把手机举起来,轻轻滑动屏幕来获取互联网的海量信息。

最初发布于2017年10月3日

原文链接:https://fieldguide.gizmodo.com/everything-you-need-to-know-about-augmented-reality-now-1809069515

[盘点]看完这17件大事 就看懂了VR/AR行业的2017年

经历了2016年这个大起大落的“VR元年”,VR/AR行业在2017年更多了一些沉淀和积累。

2017年已经过去,这一年里,各大厂商为了推动VR进入主流市场可谓是不遗余力。去年被频繁吐槽的VR头显笨重、操作复杂等等问题已经引起厂家的重视,并且正在被解决,价格的调整则让这些高端设备更加亲民。VR/AR也更多地与传统行业结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逐渐出现了此类设备或技术的身影。虽然VR/AR明显还不是刚需,但经过了这一年,让我们对VR/AR的信念更加坚定。

在2018年的第一天,笔者来和大家一起盘点一下,刚刚过去的2017年VR/AR行业发生的17件大事。

1、Magic Leap首款产品终于现身

这件事排在2017年VR/AR行业大事件的第一位可以说当之无愧。Magic Leap曾爆出演示视频造价丑闻,但仍然一轮轮融资拿到手软。就在前几天,Magic Leap终于公开了其首款产品Magic Leap One,虽然引来了无数的吐槽,称其像Walkman、充电宝、肉夹馍,但以目前的技术,能做到这种水平已经颇为不易。其开发者版本将于2018年发货,笔者将和读者朋友们一起静待上手及测评。

2、三大主流VR头显纷纷降价

高昂的价格一直是限制高端PC VR头显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的重要因素,而在2017年,HTC Vive、Oculus Rift和PSVR纷纷降价,虽然在硬件配置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进行了一些小修小补,但至少通过降价,降低了门槛。截至发稿,三款VR头显的价格分别为:HTC Vive售价5488元、Oculus Rift(含Touch)售价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600元)、Playstation VR精品套装售价3399元。

3、微软MR系列头显上市

微软在去年年底宣布将会联合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宏碁这五家PC厂商推出MR头显,后来三星、富士通、3Glasses也加入这一阵营。微软这一狠招充分利用了已有的供应链优势,集合大批PC行业巨头,推出的MR头显不仅在内容上兼容SteamVR,由于使用inside-out定位方式,且无需安装复杂的软件,在使用中的便利性让其他PC VR头显望尘莫及,且价格方面也占据优势,相信很快就会有大量的配套内容问世。

4、苹果推出ARkit开发平台

在WWDC开发者大会期间,苹果正式发布了ARKit开发平台,之后立刻就有铺天盖地的文章,为那些主研AR SDK的厂家捏了把汗。苹果的影响力自不必多说,且能够支持ARKit的手机数量级已相当恐怖。在ARKit随iOS 11系统更新正式来到用户的手机之后,大批基于ARKit的AR游戏也出现在App Store,ARKit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增强现实平台。其CEO库克更是多次发表看好AR技术未来前景的言论。

5、谷歌停止开发Tango 转向ARCore

谷歌在年底宣布,将于明年三月正式关闭对Tango的技术支持,专注于新推出的AR开发平台ARCore。但正如Daydream平台一样,谷歌ARCore只适用于高端的安卓手机,且由于目前安卓系统的碎片化极为严重,又有多少机型能够支持这一技术呢?Tango项目的停止,也是由于其对硬件配置和传感器的要求过高,来自手机厂商的支持也很有限。从这个角度来看,谷歌与苹果在AR领域还有较大差距。

6、英特尔无奈放弃Project Alloy

英特尔在去年的IDF大会期间首次公开了这款“融合现实”头显Project Alloy,用户甚至可以通过实感摄像头“看到”双手,并且用手与虚拟世界中的元素互动。无奈,因为”没有找到硬件合作商“,这一项目被英特尔舍弃了。英特尔希望说服惠普或戴尔等硬件制造商使用Project Alloy的设计蓝图打造自己的头显。然而,这些公司似乎不感兴趣。没过多久,英特尔又决定放弃自己的AR眼镜品牌Recon。

7、国内PC VR头显新品频出

HTC和Oculus两大巨头并没有新的PC头显产品计划,但国内的PC VR头显厂商仍然在不断推出新品,比如小派8K、大朋E3、蚁视2S和2C、Hypereal Pano等等。新型号相比之前的产品,多了一些对市场的思考,和对用户习惯的妥协。比如手柄越来越像Vive手柄(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且更利于内容适配),头显硬件参数也在各个方面“吊打”Vive和Rift。在国内的B端市场疯狂抢占原本属于Vive的市场份额。

8、VR一体机市场风起云涌

看完PC头显再来看VR一体机,国内国外厂商扎堆进入这一领域。由于VR一体机无需电脑或手机即可运行,且价格较低,体验质量高于VR眼镜类产品,携带和使用都更方便,可以说已经成为VR设备市场的新宠。在2017年,HTC发布Vive Focus、Oculus发布Oculus Go并展示新版Santa Cruz、PICO发布Pico Goblin和Pico Neo CV、暴风魔镜发布Matrix、爱奇艺也有一款4K屏幕VR一体机“奇遇”。

9、手机VR眼镜遇冷

手机VR眼镜类产品在2015和2016两年间“野蛮生长”,各种粗制滥造的VR眼镜虽然体验质量差,但至少让普通消费者们知道了VR这种技术的存在。在2017年,VR眼镜类产品预冷,仅有谷歌推出新款Daydream View,三星推出新款Gear VR,小米推出Play2,国内其他厂商基本消停了。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那些曾经在VR行业群里出售VRBOX套料的源头厂商,已经转行做指尖陀螺和充电宝了。

10、HoloLens正式在大陆开售

微软HoloLens可以说是目前唯一的混合现实头显,虽然其价格昂贵,且一直未面向大陆销售,但仍然无法阻挡开发者和极客们对新技术的渴望。现在好了,HoloLens在今年5月正式进入了大陆市场,虽然价格还是那么高,但至少不用经历艰辛的海淘,不用天天查物流了。在微软商城和天猫旗舰店销售的HoloLens包括商业套件和开发者版本。此外,微软还推出了MRPP混合现实合作伙伴计划,以推动混合现实内容的研发。

11、高通发布骁龙835/845移动平台

2017年3月,高通在北京举办了骁龙835移动平台亚洲首秀发布会,正式推出了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骁龙835旨在同时满足下一代VR/AR的高性能需求、散热限值和能效限制,支持基于高通自主研发的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六自由度VR/AR运动追踪,目前已有Vive Focus和Pico Neo CV一体机搭载了这款芯片。而在2017年底,高通正式发布了骁龙845移动平台,在VR/AR沉浸式体验方面又做了提升。

12、苹果开始拥抱VR

一直以来,苹果都没有正式地对VR头显提供支持,而在今年的WWDC期间,这家科技巨头也终于也坐不住了,宣布iMac Pro将支持HTC Vive,并为Macbook产品线发布了外置的VR-Ready显卡处理单元。目前,这两款产品均已上市,相信很快我们就能看到开发者使用Mac OS创作的VR内容。如上文所说,苹果正在VR/AR领域全面发力,虽然其设备的价格仍然是相当感人,但这对身为VR/AR从业者的我们来说仍是一个好消息。

13、Palmer Luckey离开Oculus

称Palmer Luckey为天才少年并不为过,由其创办的Oculus在2014年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入囊中,更是很多VR从业者进入这一行业的开端。但在2016年,Palmer Luckey支持特朗普的事件被曝光之后,导致其公司受到影响。之后Palmer Luckey便很少公开露面。终于有一天传来消息,Palmer Luckey已经离开了Oculus。至于其之后成立的Anduril,官网称以研发军用VR/AR产品为主,目前还没有产品露面。

14、Facebook首个VR社交产品亮相

Facebook在2017年4月的F8大会期间正式推出了其首款VR社交应用Facebook Spaces,在Facebook眼中,有了Facebook Spaces之后,VR将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也不再是小部分人的自娱自乐。除了Facebook Spaces之外,还有一些厂商也在VR社交领域奋战,国内有BeanVR,国外有Altspace、Rec Room、BigScreen等产品,虽然愿景很美好,但VR用户数量不多的情况下,VR社交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5、3A大作纷纷推出VR版

如果说去年VR领域最热闹的是VR硬件,那今年最热闹的当属VR内容,尤其是高品质的3A级VR游戏,比如《辐射4VR》、《DOOM VFR》、《上古卷轴5:天际VR》等。其中尤以《辐射4VR》最具代表性,在2017年年底上线Steam平台之后,迅速达成了Steam平台同时在线玩家最多的VR游戏记录。虽然上线初期因画面BUG收获不少差评,但B社及时修正这一问题,玩家们终于可以愉快地在VR中捡垃圾了!

16、Pokemon GO终成过气网红

《Pokemon GO》在刚刚推出时可以说是红极一时。虽然很多AR从业者批判其并非AR游戏,但正是这款游戏,让普通消费者们也知道了还有AR+LBS这样一种新奇的玩法,之后的模仿者也相当多,甚至淘宝App也内置了一款与之类似的游戏。当然了阿里系的产品你懂的,最终还是要帮你花钱带你买。进入今年以来,《Pokemon GO》终成过气网红,活跃用户数量大幅降低,看来还是得琢磨一些新的玩法才行啊。

17、四部华语VR电影入围威尼斯电影节

2017年的第74届VR电影节在常规的四个竞赛单元(主竞赛、地平线、威尼斯日、未来狮)以外,特设了VR单元。其中入围的作品包括四部华语作品:来自Sandman工作室的《自游》、Pinta工作室的《拾梦老人》、导演邵晴的《窗》和导演蔡明亮的作品《家在兰若寺》。这也是中国VR作品首次入围国际标杆电影节。相信之后也会有更多的优秀VR影视作品出现,对这种新的媒介形式的探索,也会为传统影视行业带来新思路。

正是这些事,让我们看到了VR/AR从业者心态和思路的转变,苹果、谷歌、高通、微软行业巨头全面发力,你还在质疑VR/AR行业的前景吗?

2018年,我们期待着VR/AR进一步渗透到日常生活,进入普通消费者手中,进入主流市场。

最初发布于2018年1月1日

专访悉见科技CEO刘洋:用AR解决体验和效率两大问题 重点打磨AR云服务

提到AR眼镜,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谷歌于2012年发布的Project Glass,这款充满科幻风格的产品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或者提供导航,处理文字信息和邮件等等。但在2015年年初,谷歌还是停止了这一项目的ToC业务。究其原因,除了硬件性能的低下和差强人意的佩戴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应用场景,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不存在刚需的产品。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AR眼镜目前在B端市场有其应用的空间,这也是国内众多AR眼镜厂商努力的方向,悉见科技便是其中之一。笔者近日前往悉见科技,对其CEO刘洋进行了专访。在刘洋看来,目前AR眼镜还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进入C端市场,在此之前,可以先从提升行业体验和效率等方面着手,开发B端市场,并且重点介绍了悉见科技在AR云服务方面的工作。

一代产品解决用户体验问题 二代产品解决效率问题

在专访一开始,当然要首先体验并了解悉见的AR眼镜。刘洋表示,悉见科技从一开始就在坚持面向B端这一方向,坚定地认为AR要落地到行业里面去。

在产品方面,悉见科技的第一代AR眼镜X1S重点解决用户体验问题,意在给B端用户提供较好的体验,并且在去年实现了量产。与其他厂商大多采用分体式方案不同,这款重量仅为166克的AR眼镜采用一体化设计,搭载三星Exynos 8890处理器,分辨率达到了1080P*2,视场角为45°。”这是我们目前市面上能够做到45°视场角,整体重量控制在166克且真正量产出货的唯一一款双目一体机,也让我们很有成就感。”刘洋表示。

第一代AR眼镜量产之后,悉见科技开始快马加鞭地研发第二代产品。刘洋表示,悉见科技的二代产品计划在6月份发布,9月份量产。但与一代产品的不同的是,二代产品将会应用在完全不同的方向,因而在产品设计思路上也有所不同。

刘洋向笔者介绍说,悉见科技的第一代产品解决的是体验问题,可以让B2B2C的业务模式在小场景中拥有较好的体验,比如应用在博物馆,艺术馆,商场营销,教育培训等领域。而二代产品则专注于解决效率问题,比如工业、警用、安防等场景,并采用分体式设计。“这些领域对产品的外观要求不是太苛刻,而且对价格也不是那么敏感。二代产品的头戴部分可以做到50克以内,并且采用光波导方案,外观和我们戴的近视眼镜已经差不多了,同时配合一个强大的处理设备,真正做到解放双手,实现对效率的大幅提升。”

重点打磨AR云 研究多人在同一场景的AR交互

除了硬件之外,悉见科技在视觉智能核心技术组件及云服务方面也有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刘洋向笔者介绍说,悉见科技的AR云是国内最先能够做到多人在同一个场景里互动的技术。通过把虚拟世界注册到真实场景里,获取唯一真实的世界坐标系,能够提供很有意思的体验,给不同行业带来的想象力也是非常可观的。

据刘洋介绍,悉见科技从2017年年初就开始朝AR云的方向努力,当众多的AR开发商还停留在理解图像,把虚拟对象注册到图像上的时候,悉见科技已经可以在一个很大的场景下做空间的理解和追踪。刘洋表示,悉见科技在感知和计算部分是非常擅长的,并且会沿着这个方向一直深耕下去。

在刘洋看来,AR云不是给某个识别图指定坐标信息,而是要理解场景并进行全局定位,比基于识别图的AR要难很多。目前常见的AR都是要扫图片,苹果的ARKit和谷歌的ARCore已经可以让大家把虚拟的东西放在平面上,这已经比基于图片的追踪更进一步,能够追踪小范围的空间。而AR云要比这个再进一步,它能记住这个空间,根据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流,在移动的时候也能获取空间结构信息,同时用这些信息跟AR云中的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并获取数据,呈现给用户。“我们对场景进行理解以后,还能够做到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相互遮挡碰撞,你将会看到很多很有意思的场景。”刘洋说。

至于其应用场景,刘洋认为,结合AR云,可以实现很多有意思的应用体验,比如可以把某一个街道布置成打僵尸的场景,僵尸会从地底下或者门里面爬出来,所有人可以同时攻击僵尸,这种多人互动的AR体验是其他的开发工具所无法实现的。

目前主推AR解决方案在四个业务方向的应用

既然目前AR眼镜主要面向B端市场,那么都有哪些B端领域可以应用AR眼镜呢?刘洋向笔者介绍了如下几个应用场景。

首先是文旅娱乐,这也是悉见科技一开始的切入点。以景区为例,刘洋认为,游客们之所以要去景区?是因为景区里的场景对他有吸引力,这里看重的是其资源稀缺性。而悉见科技可以把这个资源稀缺性进行二次创作,形成一个游客以前看不到或者看不懂的东西,在使用AR眼镜或手机时可以看到,可以看懂。比如说已经被烧成废墟的圆明园部分景观,用户可以戴着AR眼镜看到圆明园的原貌,甚至可以叠加一些更有深度的内容。而在娱乐领域,《Pokemon Go》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将此类产品结合AR云,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可以让多人在一个空间里面做虚实结合的多设备的互动。“我们可以理解成是把景区里的体验放大到全域,现在也有一些优秀的IP在找我们做这方面的合作。”刘洋表示。

第二个大的应用场景是教育培训,从K12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培训教育,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AR技术。比如在医疗培训中,需要培训学生解剖尸体,但上手解剖真正的尸体其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利用AR技术来实现多人互动,并且可以重复练习,培训时会更方便,成本也会更低。此外在工业领域的维修培训,也有存在刚需的场景。

第三个应用场景是营销零售,使用手机App扫描包装或商标即可看到商品广告的案例可谓屡见不鲜。但在刘洋看来,这是一种碎片化的体验,而基于AR云可以实现更加有趣且完整的体验。比如在商场里面,可以通过AR云技术,让五层的商家在一层放置吉祥物,用户在一层通过手机可以获取包含这个吉祥物的视觉导航,带着顾客走进店里,在路上还可以放一些隐藏的线索,比如说优惠券或红包,进一步增加消费的可能性。“顾客只要举起手机,通过AR云来理解这个场景并从云端加载安置在这个场景中的虚拟内容,并且可以做到多人互动,这在营销场景中能带来更多的可能。”

第四个应用场景,也是悉见科技第二代产品的主推方向,便是解决效率问题,这也是目前很多AR公司所认为的刚需场景。通过第二代AR眼镜,悉见科技也将进军安防、警用、工业等等需要解决效率问题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我们需要解放双手,需要更高的视觉智能,去帮我们记录以前需要人来记录的一些信息,并且把远程信息叠加到具体工作场景中。”刘洋这样介绍了第二代产品在今后的具体应用。

虽然以现在AR眼镜的状况,想要面向C端市场还很困难,但笔者认为,在上述这几个应用场景中,以现有的设备和现有的技术,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B端客户解决问题。

内容方面,便捷的UGC工具和PGC工具都要具备

无论是VR还是AR,目前都面临着优质内容的缺乏,这也是制约VR和AR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悉见科技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刘洋以目前的从社交平台为例,阐述了UGC内容生产工具的重要性。“一开始大家是通过博客或者微博,用文字来进行交流,当手机相机逐渐成熟,大家就开始拍图片,图片就成了社交的主要载体。而当抖音和快手这样的App已经可以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生成非常漂亮的短视频的时候,短视频就成了社交的主流载体。与之类似,AR要想成为主流的社交载体,消费级的内容生产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据笔者了解,悉见科技目前也正在研发此类产品,相信会在不久之后面世。

除了让普通用户生产内容的UGC工具之外,在PGC工具方面,目前由供应商来根据案例需求定制内容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悉见科技希望在一些领域有更加自动化的内容生成工具,解决目前优质内容供不应求的问题。除此之外,刘洋认为,有了高效能的内容生产工具,还需要有一个标杆,要引导开发者,告诉他们往哪个方向去开发内容。这方面还需要广大的AR从业者们共同努力。

写在最后

如上文所说,除了新的AR眼镜产品,悉见科技目前正在重点研发AR云。“我们认为,AR不只是把一个虚拟的东西叠加到现实上,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通过AR的交互方式,把真实的场景和过程进行数字化,同时把数字的内容实现可交互化,这是以后AR眼镜成为消费级的产品的时候,承载它能够实现的价值的很重要的一环。”刘洋对AR云的未来充满信心。而在应用场景上,悉见科技一直在上述几个应用场景中深耕,刘洋认为,通过这些努力,行业的需求也会跟悉见科技的技术形成一个非常快的反馈闭环。

当问及悉见科技的公司定位时,刘洋表示,悉见科技的定位是一家视觉智能技术加行业数据的人工智能公司。“悉见,即洞悉所见,就是要赋能于人,解决人看的问题。我们现在有最内层的核心技术,外层是软件加硬件加云服务的产品形态。在为行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也很重视数据方面的收集,通过数据收集逐步增进我们的人工智能算法。当这个行业to C的一些关键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也会往to C的服务迁移。最终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像钢铁侠战甲般的技术,让大家可以洞悉所见。”刘洋这样总结道。

最初发布于2018年6月1日

用手机欣赏异国风光 苏格兰用AR打造了自己的新”名片”

一个邀请全世界的人们欣赏苏格兰风光的“创造性的”App已经登陆谷歌Play Store和苹果App Store,这款增强现实(AR)App可以让全世界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体验这个国家的广阔大陆和风景名胜。

VisitScotland、苏格兰政府、苏格兰工商委员会和苏格兰大学参与了这款App的开发,VisitScotland表示,苏格兰是世界上首个开发此类App的国家。

VisitScotland的高级营销内容总监Eva Kwiecinska说道:“将苏格兰带入到增强现实世界,让我们感到十分激动。”

“AR是一个创新的方式,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体验到苏格兰,并且能以一种独特的和充满互动的方式来了解这个国家。”

除了可以让用户欣赏苏格兰风光,与其他AR App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这款名为“Portal AR”的App还加了VR内容。

当用户在打开App并选择一个平面来固定“传送门”之后,会惊喜地发现,传送门内是一个个360°视频或图片,用户使用手机屏幕就游览苏格兰各地的不同风景(不过,只能手持手机观看,无法使用VR眼镜)。比如,可以沿着苏格兰海滨公路North Coast 500骑行摩托车,或者在威士忌酿酒厂的遗迹里寻找美食文化。

这款App是由位于爱丁堡的创意营销机构Whitespace与Scotland Is Now项目组在10周的时间内联合开发的。当他们在Twitter上公布了一个技术Demo之后,谷歌与Whitespace和VisitScotland取得了联系。

目前,超过1亿台安卓设备已经可以下载并体验这款App,并且谷歌正在扩大支持AR应用的设备数量规模。

而在iOS平台,借助苹果推出的ARKit,iPhone或iPad的用户也可以很方便地下载体验。

“我们想把苏格兰放在每个人想要居住、工作、游览、投资和学习的地方列表的头名。”

“我们的国家因其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摄人心魄的自然风景和热情好客的人民而全球闻名。但是苏格兰可不止于此,这是一个现代化、开拓进取并且充满活力的国家。”

苏格兰工商委员会的营销总监Morag Malloy说:“这款全新的增强现实App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他们自己的移动设备来虚拟地体验苏格兰,并且能够展现出苏格兰所具备的一个旅行、工作、生活、学习和投资首选地的特质。”

Andrea Nolan教授是苏格兰大学的发起人,同时也是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校长,他说道:“苏格兰是一个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国家,并且这也将是用户通过Portal AR App所能够体验到的。”

“我们知道,这也是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想要来到苏格兰学习,并且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许多原因之一。

最初发布于2018年6月12日

原文链接:http://home.bt.com/tech-gadgets/tech-news/augmented-reality-app-to-allow-the-world-to-step-into-scotland-1136427647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