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修改DoitWith,尝试让Trae完成编辑截止日期的功能:
完善添加和编辑截止日期的功能,在创建Todo时默认以当天为截止日期,也可自行选择截止日期,精确到天,长按每一条Todo可编辑截止日期,同样精确到天
2、Trae在修改过程中会反复验证语法是否正确,这一步应该可以提升在Xcode中构建成功的概率,减少因语法错误导致构建失败,Trae已经按上述要求添加了设置和编辑截止日期的功能,Xcode模拟器测试也已成功
3、接下来完善分组相关功能,比如点Todo界面右上角加号可以添加分组(目前已支持),在添加Todo时可以选择分组,默认放到用户创建的第一个分组里,长按每条Todo可编辑所属分组
4、Trae完成了上述需求,但应用存在一个问题,目前在创建Todo时,如果没有分组,应用中会提示请先创建分组,但点击无法创建分组,需要修改成这样:应用内预置“工作”和“生活”两个分组,在创建Todo时默认位于“工作”分组,且可以点击切换到其它分组(包含用户自行创建的分组)
5、同时给Trae提了另一个要求:以后除非我另做要求,都统一用iPhone 16模拟器来构建,但不在模拟器中进行测试,我自己会去Xcode中测试,但Trae貌似没有理会这个要求,也可能理解成了这是仅对上一条需求提的要求
6、发现Trae在构建成功后不会进行下一步,好像会卡在构建这步,即使底部的“终端”中已提示BUILD SUCCEEDED,当然可以选择“跳过”,没有任何影响
7、接下来完善TodayView,需在该界面显示截止日期为当天的Todo,可勾选完成,不需要其它长按菜单,如果没有符合要求的Todo,则该界面显示“今天没有待办事项 享受轻松的一天吧!”多次修改后未能完成,后来回想起之前Cursor在修改Today界面时,在 MainTabView.swift中,Today标签页显示的不是TodayView.swift组件,而是一个静态的“Today”文本,让Trae修改之后已经基本满足需求
8、下一步,让Trae添加Todo的删除和恢复机制,删除后进入回收站,可在设置界面进入回收站并恢复已删除的Todo,结合应用当前的功能写一个README文件
9、在Xcode中测试应用时再次出现了卡在启动界面,不进入Today界面的情况,但在Trae中进行测试时就正常,按指导清理了Xcode和模拟器缓存,但无效,之后暂时先在Trae的模拟器中进行测试
10、用Trae修正了在Today界面和Todo界面创建Todo和分组时,两个界面的数据同步问题,在其中任何一个界面创建Todo和分组时,都会同步显示在另一个界面
11、到现在已经把我在OpenRouter平台充的钱用完了,基本都是这两天在Trae中使用Claude Sonnet 4消耗的,这消耗的也太快了,当然Claude Sonnet 4的API价格比较贵也是原因之一,OpenRouter上的Claude Sonnet 4的价格是百万输入3美元,百万输出15美元,作为对比,DeepSeek-R1 0528的价格是百万输入和输出均为0.272美元
12、切换Trae的模型为Kimi-K2,先让它给应用增加回收站功能,可以集中查看已经删除的Todo条目,并且在右侧设置恢复按钮,可以恢复到这条Todo被删除时所在的分组中,Kimi-K2的表现好像还可以
13、决定让Kimi-K2来检查一下当前应用是否会在启动时卡在启动页,不进入Today界面,在对代码进行多次优化,比如优化数据加载逻辑,改进数据更新机制等等之后,在Xcode模拟器里测试应用仍然会卡在启动界面,但在Trae中测试时就可以正常使用,很奇怪
14、让Trae结合应用现有的功能,创建了一个README.md文件,放在应用文件的根目录里,今天到此结束
标签: 模拟器
DevLog:2025年7月21日
1、继续让Cursor修正DoitWith卡在启动页的问题,结合昨天和今天修改的内容,猜测可能是因为Today页面存在问题导致卡在启动页,决定先让Cursor进一步简化应用功能试下,先去掉Today界面及相关代码
2、果然在去掉Today界面及相关代码后可以正常进入应用,并直接显示Todo页内容,之后让Cursor逐步将Today界面及功能加回来,比如先恢复Today界面,但不需要什么功能,只为测试应用能否正常打开,经测试应用确实可以正常打开,看来问题出在TodayView的具体实现上
3、逐步恢复Today界面和功能,先给这页添加标题“Today”和右上角的“设置”按钮,位置与Todo页的标题和设置按钮位置一致,顺便把启动页的副标题改成“Manage all you need to do.”
4、使用Xcode模拟器测试发现上述需求已达成,接下来继续恢复功能:
在Todo列表中点击右上角“+”,添加新Todo时,无法选择截止日期,只能添加标题,需要有可选择日期的窗口,默认选择今天,也可以手动选择之后的日期
5、Curso在实现上述需求的过程中又重复出现Ambiguous use of ‘toolbar(content:)’的问题,感觉又陷入了新的循环,决定让Cursor先去掉所有的选择日期、修改日期相关功能
6、发现Cursor在Pro试用到期之后,更多的是给到修改建议,而非之前的主动修改,在修改一个文件时,也会一部分一部分的修改,不会一次修改完整个文件,可能的确是在使用上有些限制了
7、让Trae对当前的项目进行了检查,Trae修正了目前存在的编译错误,目前已经可以正常打开,Trae还给出了如下建议,第一条是因为Cursor还没能完全去掉编辑截止日期相关的功能吗?
1.功能完善 :完成编辑截止日期功能的具体实现
2.UI优化 :考虑使用更现代的SwiftUI设计模式
3.数据模型 :考虑迁移到Core Data以获得更好的数据管理
DevLog:2025年7月20日
1、发现目前这个精简版的DoitWith存在几个问题,需要让Cursor来优化
1.设置中仍然有“Note数量”,需要删掉这一行
2.设置的数量统计改成这两个维度:进行中的Todo数量、已完成的Todo数量
3.设置中的外观选择,切换到深色时应用界面颜色没有变成深色,需要修正下
4.在Todo中添加新Todo时,目前无法选择截止日期,只能添加标题,需要出现选择日期的窗口,默认选择今天,也可以手动选择之后的日期
5.长按一条Todo,点击弹出菜单中的“修改截止日期”,需要出现选择日期的窗口,默认选择今天,也可以手动选择之后的日期
6.Today页面为空时显示的“今天没有待办事项 享受轻松的一天吧!”和绿色的对勾图标一起往下挪一些
7.需要增加启动页面,背景颜色为墨绿色,标题为应用名,副标题为“Manage all you need to do.”
2、吸取教训,每次只让Cursor改正几个问题,不一次性提出太多需求,改正几个问题之后立刻构建、在Xcode中用模拟器测试,先让Cursor修正“设置”页面的问题
3、Cursor在修正完成之后,反复卡在白屏或启动页面,无法进入应用
DevLog:2025年7月14日
1、今天对NoteWith做一些优化,包括:
1.去掉启动页面的图标,只留应用名和下面的文字就行
2.在模拟器中打开应用时,进入启动页前会有一两秒的白屏,需要去掉,打开应用直接进入启动页
3.在模拟器中运行应用时会有警告,需要修正一下:
/Users/jinlei.wu/Documents/GitHub/NoteWith/NoteWith/ViewModels/AIViewModel.swift:86:21 Capture of ‘self’ with non-sendable type ‘AIViewModel’ in a ‘@Sendable’ closure
2、修正后经Cursor构建和模拟器测试,上述优化均已完成,但还是感觉启动速度有些慢,继续让Cursor优化:感觉应用启动有点慢,虽然现在启动时没有白屏了,但还需要在蓝屏状态下等一两秒才会出现应用明和副标题
3、Cursor检测了当前的启动流程,发现SplashView会显示2秒钟,Cursor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异步加载数据来减少启动时间,告诉我启动页显示时间由2秒缩短为0.5-1.2秒,并加入了淡入淡出动画,在启动时异步加载数据,主界面准备好后立刻切换,最大程度减少等待,Xcode模拟器测试发现冷启动时仍然会先蓝屏再显示标题和副标题,继续让Cursor优化
4、Cursor指出这是由于当前的启动页SplashView并没有在应用一启动时就立刻渲染,而是先显示了LaunchScreen,然后才切换到SwiftUI的SplashView,Cursor在修改中表示更好的方法是完全移除LaunchScreen配置,让应用直接进入SwiftUI,修改后构建测试成功,Cursor告诉我现在应用冷启动时会立即显示标题和副标题,无蓝屏过渡,直接显示内容,并且会快速进入主界面,数据加载完后立即切换,Xcode测试发现现在启动页面一闪而过,虽然给人一种快速进入应用的感觉,但不利于让用户记住这款应用的名字,决定将启动页面显示时长固定为1秒钟
5、Cursor快速修改,包括:简化启动逻辑,固定显示时间,清理不再使用的代码,但实际测试发现在冷启动时依然会先白屏,然后再显示启动页,不像ChatWith那样可以直接进入启动页,直接问Cursor:现在冷启动时还是会先白屏一下再进入启动页,为啥不能像ChatWith那样启动应用就直接显示启动页呢?
6、Cursor好像理解了我的问题(涉及两个项目之间的对比),并表示需要创建并配置Laucn Screen Storyboard文件,并对PBXFileReference等进行修改
7、Cursor一通操作之后又删除了刚刚创建的LauchScreen.storyboard文件,构建测试成功,再次用Xcode模拟器测试,好像没有任何的变化,应用启动时的表现又回到了今天最初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应用在启动时的数据加载要比ChatWith多吗?
8、直接问Cursor这个问题,Cursor表示NoteWith的确需要在启动时加载更多内容,并给出建议,比如将部分数据加载延迟到用户首次访问时,或者进行异步初始化,将数据加载移到后台线程,或者分页加载等等
9、参考Cursor的建议:延迟加载AI会话历史页面,当用户访问该页面时再行加载,以缩短启动时间,Cursor对多个文件进行了修改,将AI对话数据加载从初始化中分离,实现了备忘录数据和AI配置的立即加载,且仅在用户访问AI对话页面时加载AI会话历史,再次进行构建测试,提示成功
10、Xcode测试,好像启动速度的确比之前快了一点点,白屏时间缩短了一些,继续优化:把AI配置也改成延迟加载吧,和AI会话历史一样,仅在用户访问AI对话页面时再行加载。但我忽略了一点,用户在访问AI配置时当然也需要加载配置,但Cursor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进行了同步修改,还是很智能的
11、Cursor总结,现在在启动应用时只加载备忘录数据,访问A对话页面时会加载AI会话历史和AI配置,访问设置页面时加载AI配置,实现了启动性能的提升和按需加载,减少启动时的内存占用,Xcode模拟器测试发现相比上一次修改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后面等真机测试,积累一些数据之后再看看启动性能如何吧
12、用Cursor分别打开NoteWith和ChatWith,并询问同一个问题:你对目前这版应用有什么完善功能、优化性能的建议吗?
13、Cursor对当前版本的NoteWith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建议:
基于你目前对NoteWith的启动性能和数据延迟加载优化,整体架构已经非常合理,用户体验也有明显提升。以下是一些进一步完善功能和优化性能的建议,供你参考:
一、功能完善建议
多端同步与云备份
支持 iCloud 或第三方云服务(如 Dropbox、OneDrive)同步备忘录和AI会话,防止数据丢失,方便多设备协作。
搜索与筛选功能
在备忘录和AI会话列表中增加全文搜索、标签筛选、时间排序等功能,提升内容管理效率。
多主题/深色模式自定义
支持更多主题色彩和自定义深浅模式,提升个性化体验。
AI助手能力扩展
增加AI助手的多轮对话记忆、上下文理解、语音输入/输出等功能,提升智能化水平。
数据导入导出
支持导入/导出备忘录和AI会话为常见格式(如txt、markdown、csv),方便迁移和备份。
快捷操作与小组件
支持iOS主屏幕小组件、Siri快捷指令,提升便捷性。
二、性能优化建议
数据分页与懒加载
对于备忘录、AI会话等大数据量列表,采用分页加载或无限滚动,避免一次性加载全部数据。
本地缓存与异步存储
采用本地缓存机制(如 NSCache、Core Data),并将数据存储操作放到后台线程,避免主线程阻塞。
图片与多媒体资源优化
若后续支持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内容,需考虑资源压缩、懒加载和缓存,减少内存占用。
启动流程进一步精简
检查启动流程中是否还有可以异步处理的逻辑,确保主线程尽快渲染首屏。
内存泄漏与资源释放
定期使用 Xcode Instruments 检查内存泄漏,确保大对象及时释放,避免长时间运行后内存膨胀。
三、代码结构与可维护性建议
模块解耦与协议抽象
通过协议(Protocol)和依赖注入解耦各模块,便于单元测试和后续扩展。
单元测试与UI自动化测试
增加关键功能的单元测试和UI自动化测试,提升代码质量和发布稳定性。
错误处理与用户提示
完善网络、存储等异常场景的错误处理,并给予用户友好提示。
如果你有具体想扩展的方向(如AI能力、协作功能、数据安全等),可以进一步细化需求,我可以帮你详细设计实现方案!
14、Cursor对当前版本的ChatWith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建议:
非常感谢你的信任!基于你目前的ChatWith应用(多会话AI对话、收藏、会话置顶、API配置、数据本地化、原生SwiftUI等),我有以下功能完善和性能优化建议,供你参考:
一、功能完善建议
消息搜索功能
支持在所有会话或当前会话内全文搜索历史消息,提升信息检索效率。
多模型/多API切换
支持在不同会话中选择不同的模型或API(如GPT-3.5、GPT-4、Claude等),满足多样化需求。
消息多选与批量操作
支持批量收藏、删除、导出消息,提升管理效率。
导出与分享
支持将会话导出为文本、Markdown或PDF,便于归档和分享。
自定义主题/暗色模式
增加主题切换,适配不同用户的视觉偏好。
消息撤回与编辑
支持用户撤回或编辑已发送的消息(本地层面)。
快捷指令/预设Prompt
提供常用Prompt模板,用户可一键插入,提升效率。
多端同步(iCloud/云端)
支持iCloud同步,实现多设备无缝切换。
更丰富的消息类型
支持图片、代码块、表格等富文本消息,提升交互体验。
消息上下文管理
支持设置会话上下文长度、历史消息截断策略,优化大模型调用成本。
二、性能优化建议
异步加载与懒加载
对长会话消息列表采用懒加载,避免一次性渲染全部消息导致卡顿。
本地缓存与数据归档
对历史会话、收藏等数据做分批加载和归档,减少内存占用。
UI渲染优化
使用LazyVStack、@ViewBuilder等SwiftUI高效渲染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重绘。
API请求超时与重试机制
增加网络请求的超时、重试和错误恢复机制,提升稳定性。
内存泄漏检测
定期用Instruments等工具检查内存泄漏,优化数据结构和引用关系。
启动速度优化
精简启动流程,异步加载非核心数据,提升冷启动体验。
三、用户体验提升
新手引导与帮助中心
增加首次启动引导页、FAQ或内置帮助,降低上手门槛。
交互动画与反馈
适当增加发送、收藏等操作的动画和提示,提升操作愉悦感。
无障碍适配
适配VoiceOver、动态字体等,提高可访问性。
如需对某一条建议详细展开(如实现思路、代码示例、UI设计等),请随时告诉我!
15、结合Cursor的建议,先对ChatWith进行优化:
结合你的建议,我需要为ChatWith增加如下功能:
1.增加消息搜索功能,搜索栏放在对话列表顶部,可以在所有会话的历史消息中进行搜索,无需保存搜索历史
2.对长会话消息列表采用懒加载,避免一次性渲染全部消息导致卡顿
3.使用SwiftUI高效渲染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重绘
4.在收藏消息时增加动画提示,提醒用户“收藏成功,可前往收藏页查看”
5.可长按收藏内容进行取消收藏、复制内容到剪贴板等操作,长按弹出的菜单提示“取消收藏”、“复制收藏”
Cursor对这些需求制定了实现方案,我要求“按你计划的步骤来开发吧,并且每步完成后都使用iPhone 16模拟器构建一下,先不用在模拟器中运行”,Curso开始逐条处理,中间需要多次确认,Cursor很快处理完成并提示构建成功
16、在Xcode模拟器中添加模型测试对话,提示服务器错误:HTTP 404,并且还有两处可以优化:新建对话的顶部不需要“已加载全部消息”的提示,优化一下会话列表的样式,可以改成无边框的卡片式风格,继续让Cursor修改,修改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全部对话列表页的样式太丑了,目前每个卡片的长度是只比标题长一点儿吗?我需要即使标题特别短,卡片边缘也能到达屏幕左右两侧,另外,设置页面的API路径,有没有自动添加/chat/completions?继续让Cursor修改
17、404问题已解决了一部分,目前使用模型时需要在设置中填写不带/chat/completions的API路径,如https://api.deepseek.com/v1/,Cursor解释说实际请求的API路径时“你设置的baseURL+/chat/completions”,设置页面只需填写基础URL,不要带/chat/completions
18、经测试DeepSeek官方的API(API地址是https://api.deepseek.com/v1/)和火山引擎的API(增加了联网搜索能力之后的“应用”,API地址是https://ark.cn-beijing.volces.com/api/v3/bots/)均可正常使用,但OpenRouter的模型仍然会报错404,即使API路径只填写了https://openrouter.ai/api/v1/
19、今天用Cursor修改代码时,在构建测试环节多次出现“看起来没有iPhone 15模拟器,让我使用可用的iPhone 16模拟器来构建”的提示,需要等待iPhone 15模拟器无法进行测试,并多确认一次用iPhone 16模拟器测试(甚至后来还出现了一次用iPhone 14模拟器进行测试),可能是我的Xcode里没有安装iPhone 15的模拟器,但我没有找到从哪里设置Cursor默认的模拟器,且测试过程中还出现了Cursor自动启动模拟器、安装并启动应用的情况
20、这段时间用Cursor一直用的是默认模式,没有手动切换过模型,感觉也基本够用了,可能我的应用功能比较简单吧
DevLog:2025年7月11日
1、用Cursor将AINOTE应用的名字修改成NoteWith,并且在启动页的NoteWith下面增加一行小字“any AI LLM you like.”,将项目文件中出现的AINOTE字样也全部修改为NoteWith
2、Cursor快速修改了应用名称,甚至还同步修改了README文件中的描述,之后添加启动页面视图,用于显示应用名称和副标题,并测试编译是否正常,提示构建成功
3、继续修改部分文件夹和文件名字,并修正项目结构和路径引用等错误,Cursor总结如下:
1.主目录、工程文件夹、所有子目录、Xcode工程target、分组、路径、README、脚本等全部已改为NoteWith。
2.Xcode工程文件(project.pbxproj)所有引用、分组、target、产物名、路径等全部同步为NoteWith。
4、之后前往Xcode用模拟器测试该项目,模拟器运行成功,在GitHub里创建了一个本地库并且把项目文件都挪进去,这下ChatWith和NoteWith两个项目都放到GitHub本地库了,后面再尝试使用GitHub管理项目
5、模拟器测试NoteWith,发现有几个可以优化的细节:
1.备忘录页面,去掉顶部的“仅显示收藏”和“清空搜索”功能,不需要记录搜索历史
2.AI对话界面,去掉底部的清空对话、设置按钮,像备忘录页面那样在右上角增加一个加号,用于开启新对话
3.设置页面,去掉设置AI回复的最大长度(最大令牌数)功能和底部的预设配置选项,设置页面底部增加一个“关于NoteWith”,链接到README文件
让Cursor对这些细节进行调整和优化
6、Cursor今天好像不是很勤快,处理速度有些慢,说完“请稍等,我马上开始”之后就没动静了,再催一次之后才会继续,你不催,它就等,你一催它也能立刻开始
7、处理过程中,会话页面添加加号后Cursor告知目前的设计是点击后清空当前对话,开启新对话,但我的设想不是这样,我进一步明确需求:对话界面右上角的加号,点击后不要清空当前对话,可以直接弹出新对话窗口,并保留之前的对话,在新对话窗口左上角设置返回按钮,返回后可以查看之前的对话记录,Cursor进一步跟我明确了一些细节,比如返回后看到一个会话列表,需要为每个会话命名,以会话的第一个问题作为标题,且在会话列表中显示最后一次对话的时间,这次的改动貌似有点大,需要新增会话数据结构、支持多会话管理、新增会话列表视图、支持会话切换和新建等等,继续让Cursor修改
8、修改完之后询问Cursor目前的代码有没有什么问题和可以优化的地方,Cursor给出7条建议,包含AIService依然依赖旧的aiMessages、AIChatView新建会话按钮不会自动跳转到新会话、会话标题与时间显示优化等等,让Cursor对上述问题全部进行依次优化,之后进行构建测试提示构建成功
9、但用Xcode模拟器测试时发现存在两个错误:
Command SwiftCompile failed with a nonzero exit code
/Users/jinlei.wu/Documents/GitHub/NoteWith/NoteWith/ContentView.swift:41:21 Cannot find ‘AIChatSessionListView’ in scope
反馈给Cursor进行排查和修改,Cursor在修改后,告知如果还有类似“找不到类型/视图的报错,可以尝试清理构建缓存(Product>Clean Build Folder),然后重新编译”
但仍然存在错误,这次是3个:
Command SwiftCompile failed with a nonzero exit code
/Users/jinlei.wu/Documents/GitHub/NoteWith/NoteWith/ContentView.swift:2:8 File ‘ContentView.swift’ is part of module ‘NoteWith’; ignoring import
/Users/jinlei.wu/Documents/GitHub/NoteWith/NoteWith/ContentView.swift:3:8 No such module ‘NoteWith.Views.AIChatSessionListView’
10、原因在于AIChatSessionListView.swift文件确实存在在NoteWith/Views/目录下,但在Xcode中看不到这个文件,需要手动把这个文件添加到Xcode工程,找到这个文件并且拖拽到Xcode左侧栏的对应文件夹下,之后再构建就正常了
11、Cursor向我解释:Xcode工程的文件结构和磁盘物理文件夹是两套系统,在Finder里新建/复制的文件,不会自动出现在Xcode工程中,必须手动添加,只有Xcode工程中出现的文件,才会被编译、识别和引用
12、接下来继续优化应用,Cursor给目前应用的设置界面添加了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清空所有备忘录”、“清空AI对话历史”、“重置所有设置”三个功能,但实际使用时基本不会用到,我都让Cursor给去掉了,另外在AI对话列表界面,最后一次对话的时间改为具体的日期和时间,而不是几分几秒前,Cursor按需求快速进行修正,Xcode模拟器测试成功
13、然后统一了备忘录列表页和AI对话列表页的显示样式,比如在AI对话列表页顶部添加搜索栏,AI对话列表的样式与备忘录列表样式保持一致等,直接开启Xcode模拟器进行测试发现会报错,Cursor分析问题在于:
你在 AIChatSessionListView.swift 里,把 .navigationTitle(“会话列表”) 用在了 VStack 或 if 语句后面,而不是直接用在 NavigationView 或 List 上。
.navigationTitle 只能用于 NavigationView 里的直接内容(如 List、ScrollView、VStack),不能用在条件语句或嵌套结构的外层。
并且给出了推荐写法,我还是让Cursor直接帮我修复了,测试构建成功,只有一处不影响功能的警告,当然也是继续让Cursor给修正,然后Xcode模拟器测试也已正常
14、回想起前几天ChatApp(现已更名ChatWith)在Xcode中测试时提示缺少Content和Preview文件夹,在指定路径手动创建文件夹后就可以正常构建,想让Cursor解决这个问题,但多次测试、修改之后,仍然需要这两个空文件夹存在于指定路径,但Xcode里好像看不到这俩文件夹,不知道怎么回事,Cursor表示:这两个文件夹如果Xcode项目结构里有引用,建议保留(哪怕是空的),如果确定用不到,可以在Xcode中移除引用后再删除
15、给ChatWith的启动界面添加了一个橙色背景,Cursor一开始给我改成了偏土色,后来在Color Hex网站试了一个稍微满意些的橙色(NoteWith的启动界面背景是稍浅的蓝色,且启动界面的文字、样式基本一致,这样会有种系列感)
16、今后任何修改都先在Cursor中进行构建测试,没有问题了再去Xcode中用模拟器测试
17、今后每周在功能补充和优化结束之后,都让Cursor基于应用现有功能更新一下README文件
18、本周对ChatWith和NoteWith的改动很大,涉及应用名称修改、功能增补、界面优化等等
19、为了完成今天这些需求,和Cursor说了十多次“好的继续”,基本上每完成一步就要说一次,还出现了两次可能存在网络问题的提示,是因为这个时间很多人都在用Cursor吗?还是因为公司网络状况不好?
20、猜测前几天在Trae中使用Claude Sonnet 4时多次出现文件被截断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触发了Claude Sonnet 4的输出字数限制?
用于训练、作战与维护 美军正寻求更先进的VR/AR头显设备
有专家表示,商业领域推动的技术提升有望带来更先进的虚拟和增强现实头显,以解决当今与美军使用的头显相关的许多问题。
虚拟现实(VR)使用户沉浸在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环境中,例如VR游戏。增强现实(AR)可以将数据或其他用数字化手段创建的图像叠加到现实世界的视场上,例如电视观众在观看足球或棒球比赛时看到的黄色或橙色的区框。
美军的官员们指出,通过提供使用数字化手段创建的敌军或其他在实际战斗中可能遇到的环境因素,VR和AR头显可以改善军队为对抗先进的对手进行的高科技战争的训练方式。
市场分析公司Frost&Sullivan的航空、国防和安全分析部门副总裁Michael Blades说:“商业领域也是所有游戏玩家都将使用这些设备的地方。他们将进行修改、更新和升级,以跟上该市场中的竞争对手的步伐,这将提升国防领域用户的能力。因此,国防领域将最终从商业市场的竞争中获胜,因为他们将获得更好的训练能力。”
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培训计划(Pilot Training Next)就是一个例子,该计划旨在提高飞行员培训的效率,并加快学员们的学习进度。虚拟现实头显的使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磨练技能的机会。
美国空军教育与训练司令部(Air For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mmand,简称AETC)第24分部的运营官Robert Knapp中校说,在传统的飞行员训练结构中,学生都是从一些纸质出版物或带有培训文件的iPad开始。
“他们从那些培训手段起步,之后会使用一个极其昂贵的传统的模拟器,在那里他们可以进行全方位的飞行训练,”他说道。“那些昂贵的模拟器的问题在于,它们的数量太少了,而且学生进入模拟器的次数也很有限。”
现在,参加Pilot Training Next培训计划的学生可以坐在椅子上,戴上HTC Vive Pro等商业设备进行练习。
VR头显为美国空军的飞行员提供了更多接触模拟技术的机会。
“我们可以填补阅读书本或iPad上的内容与使用一些较便宜的市售设备进行高保真模拟训练之间的差距,”Knapp说。
但他指出,如今的头显有一些缺点。
“当你使用超高分辨率的头显时,视野会变窄,”他解释说。“要获得更大的视野,你需要使用较低分辨率的头显。”
“但是理想情况下,技术研发将会继续,我们将拥有超宽的视野、超高分辨率和非常高的帧率,因此不会出现抖动,”他补充说。“我们现在还没到这一步。”
但是,参考游戏行业技术的发展速度,美国空军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它们所需的VR头显。
“我们对这些设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的发展趋势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我确实认为我们离极高保真度的头显并不遥远,到时候,任何人戴上头显都会沉浸在更像真实世界的虚拟环境中,”AETC的助理运营总监Maj.Eric Jones说。
CAE的防御和安全业务技术负责人Phil Perey说,新上市的头显比以前的系统具有更好的保真度。CAE将虚拟和增强现实头显整合到了它为军方客户(包括后勤机组人员)提供的培训解决方案中。
新的Varjo XR-1具有足够清晰的分辨率,用户可以清楚地读取仪表面板的信息,这是以前的头显所不具备的功能。他指出。
Perey预计VR和AR头显技术将继续发展。
“以后将有必要给这些头显做减重处理,”他说到。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需求。
“他们可能会因为现有的视野而减小应用范围,但是当他们试图将视野扩展到更大时,他们的应用范围也将扩大,”他说道。“我们将看到设备重量的下降,可能会看到设备外形逐渐变大,以涵盖更大的水平视野。”
Perey说,他已经尝试了一些将于2020年上市的下一代头显,并且对它们的大体积和较轻的重量都印象深刻。他说,其中之一“几乎是羽毛般的轻盈”。
减轻系统重量可以减轻用户所承受的压力和不适感。
“有一些有前景的制造技术将使这些设备的重量减轻很多,”Perey说。“这将成为人们戴上这些设备,并持续佩戴数小时的重要因素。”
新的电池和更小的计算机也可以帮助减小头显的体积和重量。
微软公司服务美国陆军部门的主管Mark Valentine表示,重点是提升与头显相关的电池技术。他指出,材料科学的进步带来了更小的外形尺寸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对电池电量的研究,以及提高电池效率是目前的关键技术之一,”他说道。
微软正在向美国陆军提供其HoloLens2增强现实头显的修改版,以用于集成视觉增强系统(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简称IVAS)项目,该项目包括抬头显示器。美国陆军希望将这些设备用于训练目的,并向战场上的部队提供更好的态势感知和数据访问能力。
HoloLens系统具备透明的镜片,Valentine指出。
“我可以看到现实世界,同时还可以获取数据和信息,并以固定在环境中的3D全息图的形式显示出来,”他说道。“HoloLens本质上是戴在头上的Windows 10计算机,但并不是通过屏幕来显示的。现在,它是通往现实世界的混合现实传送门。”
Valentine拒绝具体讨论IVAS项目的细节,但他指出,微软认为HoloLens技术有多种潜在用途,包括用于战斗准备。
“现在,如果我是一名陆军士兵,并且要训练夺取一座建筑物,我会遇到一些敌方部队,会遇到一些突然出现的目标,诸如此类。然后我便冲入建筑物并用真正的武器射击,“他说。但是在混合现实世界中,可以用全息图来模拟敌军。
头显也可用于帮助设备维护人员。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工具箱,设备本身可以在智能边缘进行人工智能识别,打开工具箱,确定下一步维修所需的工具,然后就会为我突出显示这个工具,”他解释说。“我拿起工具,看着飞机,然后,维修清单中的下一步就会以全息图的形式显示出来。”
Valentine指出,与上一代HoloLens相比相比,HoloLens 2具有更小的外形尺寸和更大的视野。该公司还将计算部分从设备的正面移至后面的垫子上,以使佩戴者感到更舒适。
困扰VR和AR头显的另一个问题是用户的操作与模拟环境中相应的变化之间的延迟。美国国家训练与模拟协会(National Training and Simulation Association,简称NTSA)会长James Robb指出,这不仅降低了模拟训练的效率,而且还可能导致晕动症。NTSA是美国国防工业协会(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Association)的附属机构。
然而,新兴的5G无线技术可能会改变这方面的游戏规则,Robb说。预计5G网络的速度将是4G的20倍。
“5G的延迟应该很小,”他说道。“每当你需要将模拟训练内容从服务器传输到头显时,传输过程中都会有所延迟。因此,只要你提高架构的效率,将无线架构合理地直接用于高速计算机上,就可以减少该问题。”
Blades说,这种技术是未来的潮流。
他说:“这项技术将朝着使一切无线化,并且眼镜本身具有大量计算能力的方向发展,”他说道。“我们已经有了5G。因此,我确定在任何头显与它们所连接的设备(无论是PC还是其他头显或其他设备)之间的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五角大楼即将启动一项5G计划,其中包括将该技术整合到军事任务计划中,以及在训练领域的虚拟和真实环境中进行训练。
Robb还期望下一代头显在训练场景中能够具有更强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更强的利用AI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机器将在确定你的工作方式并帮助提升表现方面进行很多工作。从帮助你提供决策选项,到提供信息,或者帮助你获得正确的可视化效果,它将无所不包,”他说道。“支持人员越聪明,用户从中获得的好处就越多。”
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发展司令部(Combat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Command)模拟和培训技术中心主任Matthew Clarke表示,他不太担心VR技术的改进。
他在最近一次与记者会面时说:“VR行业会采取行动,因为这与游戏行业有关,而游戏业务正在增长。”
他指出,增强现实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这是因为你正在尝试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在一起,并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解释说。“例如,如果你没有将这两个世界进行绝对的对齐,那么,当你在使用时会产生偏离,但我们不能有这种偏差。”
“因此,我在AR中要面临的具体挑战是对齐、跟踪、动态遮挡,”他补充道。
美国陆军希望有一个可以从AR过渡到VR的套件,因此军方可以“从中获得双重收益”,他指出。
同时,美国陆军还想要具备功能更强的被动型传感器的头显。
“美国陆军讨厌主动型传感器,因为敌人可以检测到它们,”他说道。“我们需要被动型传感器。如今,被动型传感器存在的问题是无法获得距离信息,无法获得范围能力,这是我们进行单元训练所需要的。”
Clarke还设想了一个AR技术看起来与今天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们将不用佩戴头显,而是佩戴增强现实隐形眼镜,”他说道。“对我来说,这就是未来,摆脱处理过程,将人体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源,你无需携带额外的电池。”
Blades表示,在未来,AR技术的进步可能不需要用户佩戴任何的头显设备。
“这些设备很多都是显示了某物的3D外观,”他指出。“如果这只是由某种视频产生的,你不需要眼镜就可以在面前显示一个3D物体呢?增强现实的有趣之处在于,其中一些应用程序,甚至可能不需要眼镜就能体验。”
最初发布于2020年1月8日
原文链接:https://www.nationaldefensemagazine.org/articles/2019/11/27/pentagon-eyeing-more-advanced-virtual-augmented-reality-headwear
美国陆军正在为虚拟现实训练建立真实城市的3D数据库
美国陆军负责现代化的部门正在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其中包含卫星图像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关键地形的3D模型,这些模型有朝一日可能会用于支持士兵们的虚拟训练。
这项名为One World Terrain(OWT)的工作是美国陆军全面现代化工作的一部分,旨在创造比专门建造的训练设施更加真实的合成训练环境。
“One World Terrain基本上就是合成训练环境的数据库,”Dylan Morelle中校在近日的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媒体活动中表示。
美国陆军官员正在与私营企业合作,以确保OWT能囊括来自商业机构、学术机构和政府机构的测绘、卫星图像和无人机拍摄数据,以便领导和士兵们能够在需要时访问它,来自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旗下合成训练环境跨职能团队的Morelle说道。
Morelle说:“我们希望能够拥有这些信息的知识库,并能够将其提供给作战人员。”
Morelle以波士顿的三维模型为例,通过鼠标点击,展示了指挥官或小型作战单位领导如何规划城市内的路线并标记已知的敌人位置。他说,这项技术还可以显示“敌人可以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
OWT旨在与美国陆军的可重新配置虚拟集体训练模拟器(Reconfigurable Virtual Collective Trainer,简称RVCT)合作,后者将包括航空平台和地面平台,以及步兵集体机动训练和其他模拟枪械和任务排练能力的模拟器,Morelle说。
“它已通过一次用户评估,并正在被告知要求,”Morelle说道。并且他还补充说,美国陆军在今年6月与地理空间情报数据和软件公司Vricon签订了原型合同,根据Vricon官网的信息,该合同价值高达9470万美元。
“到2021年第四季度,该项目将可以为美国陆军提供初步的作战能力,”Morelle说。并且美国陆军希望在2023年达到全面的作战能力。
OWT还将被设计用于美国陆军的集成视觉增强系统(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简称IVAS),这是一个由微软开发的系统,使用增强现实技术为单个士兵创建综合训练环境,目前还仍然是一个护目镜形式的原型。该系统同样被设计用于在战斗中使用,因为它可以将使用者的武器瞄准十字线投射到战术眼镜中。
美国陆军官员表示,最终版本的IVAS计划于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
Morrel说,负责OWT项目的官员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将建筑物的蓝图转换为可供使用IVAS训练的士兵使用的真实房间模型。
“也许这是我们了解那些建筑的唯一方式,”他说。“AI可以查看该蓝图并创建它的3D模型。”
最初发布于2019年7月23日
原文链接:https://www.military.com/daily-news/2019/07/18/army-building-3d-database-real-cities-virtual-reality-training.html
美国海军打造沉浸式航母模拟训练系统 可多工种同时训练
美国海军和海军研究全球办公室(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Global,简称ONR Global)正在开发一种模拟器,用于在虚拟环境中训练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的机组人员。这种可扩展的沉浸式3D技术基于视频游戏技术,并且是首次可以让飞行控制人员、管理人员、弹射器控制人员和瞭望台一起训练,而无需实际的航母。
虽然经验是无法取代的,但在有一些情境中,模拟器的训练效果是很令人满意的。其中一个例子是,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是繁忙到看起来有些混乱的敌方,每天从早到晚都有战斗机和直升机在不停地起降。
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航空母舰繁忙的飞行指挥中心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地方会比这里更需要有条理。这里就像是一支由蚂蚁组成的军队,海员、陆战队员和机组人员都在为了价值数亿美元的飞机而共同忙碌,无论是当飞机升上甲板时,还是伴随着剧烈的颠簸降落在航空母舰上时,都需要保证所有设备的状态良好,并且没有任何人受伤。
看起来就像是要靠运气一样,但实际上,这是经过紧张、详细并且严格的训练的结果。在训练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保证他们即使时在最复杂的情况下,也能靠纯粹的“条件反射”来工作。正是这种训练,将航空母舰上最重要的航空力量与其他层的设施分隔开。但是这种训练的成本非常昂贵,且和实战一样危险。
为了削减成本并提升培训效果,ONR Global TechSolutions项目与海军空战中心训练系统部门(Naval Air Warfare Center Training Systems Division,简称NAWCTSD)合作开发了飞行甲板机组人员进修训练扩展包(Flight Deck Crew Refresher Training Expansion Packs,简称TEPs)。该扩展包提供给控制人员和甲板上的机组人员类似飞行员使用的练习舰上起降的模拟内容,这就意味着能够给受训人员更多的训练时间,并且无需占用真实的航空母舰。
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开发了三个扩展包,分别用于基本飞行控制团队,飞机起落指挥团队和弹射器控制团队,而这三个团队正好负责从飞机启动到安全回收的整个过程。整个训练模拟器包含了屏幕、VR头显、航空母舰的模拟系统、计算机生成的角色等等。
这种模拟训练系统是一个基于游戏的沉浸式3D技术可扩展框架,可以执行针对个人的、团队的或者多个团队的训练内容。所有的舰上系统、角色、机组工作人员等等都可以由系统生成,或者由真人参与其中。甚至模拟器中的飞机起降节奏也是基于真实的航母。它不仅可以模拟正常的操作,还可以逼真地模拟一系列紧急情况。
“这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将模拟环境打造成类似航母的飞行甲板的例子,”美国海军福特号航空母舰(CVN 78)的指挥官Mehdi Akacem说道 。 “这真的是我们多年来一直需要的。”
最初发布于2018年12月3日
原文链接:https://newatlas.com/simulator-aircraft-carrier-teams/57474/
结合VR和AR的训练系统能够拯救士兵的生命吗
五角大楼的近战杀伤力特遣部队(Close Combat Lethality Task Force)正在寻求新一代的训练方式,比如结合VR和AR的训练系统。
外媒记者询问一位久经沙场的士官,在国防部的近战杀伤力特遣部队所关注的所有技术和策略中,在你个人看来,哪个最具有拯救生命的潜力?他的回答不是更强大的武器,也不是更先进的无人机,Jason Wilson毫不犹豫地说:“ 合成训练环境(Synthetic Training Environment)。”
这是一个全新的结合了虚拟现实和真实世界数据的系统,它能够革新陈旧的军队训练方式,Wilson将其称之为“敌人视线范围内的极端暴力”。
数十年来,美军为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投入了大量的模拟器,以使他们在真正进行战斗之前能够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虚拟对战,出现各种错误并且被“击落”,以保证他们不会在真实战斗中出现致命失误。在实际的战斗中,飞行员们需要通过复杂的抬头显示器(Heads-Up Display,简称HUD)来观看,抬头显示器会将数据直接投射到飞行员的视野,并且高亮显示威胁和目标。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足够发达,曾经作为步兵的国防部长对将类似的技术应用到步兵部队相当有兴趣。正如国防部长Jim Mattis所说,这样步兵们也能够在真正上战场之前先“进行25场血腥的战斗”。
对于一位内阁大臣来说,要创建一支特遣部队并不难,而对于Wilson这样服役长达23年的老步兵来说,能够意识到新技术是真正有价值的,则是非常不一样的一件事。
“合成训练环境”意在开发一个用于步兵的抬头显示器,美国陆军希望能够在明年推出,该系统能够“革新士兵们观察、处理和理解战场空间的方式”,Wilson对记者表示,“并且能够给士兵们提供空前的战场感知优势。”但是最直接的回报是,在战争开始之前,“为我们的士兵提供逼真的训练。”
该系统有些类似军用版的Google Glass或Pokémon Go,通过将虚拟的数据叠加在真实世界的视图上,这种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帮助军队进行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的导航,并且提示友军或敌军的位置。在训练过程中,你可以将虚拟的敌人和障碍物叠加在真实世界里,让士兵们在基地里进行训练,就像步兵们经常做的那样,跳跃、跑动,进行战斗,同时能够模拟出士兵们在真实任务中将会遇到的各种情况。
但是,这会比将更多的军队送到美国陆军现有的战斗训练中心,或者海军陆战队的空地作战训练中心更有效吗?毕竟这些训练基地都因为其严格的训练、真实的设施和专业的假想敌部队(OPFOR)而闻名。“位于艾文堡的波尔克堡军事基地每年只能训练固定数量的士兵,”Wilson回答道,他本人曾经在波尔克堡军事基地的联合战备训练中心(Joint Readiness Training Center)服役。通过对训练任务的重复,你能更好地应对战斗任务。“但这些重复的过程不得不在各自的基地中进行,毕竟波尔克堡军事基地的容量有限。”他说道。而在这些训练的过程中,虚拟训练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虽然,无论你能够在合成训练环境中进行多少这样的训练,都无法替代士兵们真正拿着武器,在泥土中前行和战斗,”Wilson说。“但是,在他们离开这个训练环境,并且在真实场景中进行训练之前,他们确实能够在虚拟训练中进行逼真的预演。”
Wilson明确表示,让单个士兵进行训练,就像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体验,与和紧密团结的团队一起训练是不一样的。“一个士兵可以佩戴这些设备,并且使自己沉浸在这个环境中,一个小队也能够佩戴这些设备,并且能够共同进行训练,”他说道。“合成训练环境能够供一个排进行训练,能够供一个连队进行训练,甚至还能供旅级作战部队(Brigade Combat Team,简称BCT)进行训练。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关注的,同时也是我们正在进行评估的训练方式。”
现在,一个旅会有几千名士兵,所以为他们全部配备增强现实眼镜,并且进行互动,或许已经超出的目前的技术水平(比如无线传输的带宽需求将会是超乎想象的)。但是像魔兽世界和其他的MMO游戏却能够在一个简单的、纯虚拟的环境中管理更多的成员。如何满足军队训练的多种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Wilson还表示,“合成训练环境”还可以模仿旅级部队的某个要素,来单独进行增强现实训练,比如针对其中的火力支援部队进行训练。
根据美国陆军采办保障中心网站的介绍,“合成训练环境”被设计来为军队训练提供一种认知的、集体的、多层级的训练和任务预演能力。它将虚拟的、建设性的和游戏性的训练环境整合成一个单独的合成训练环境,它将会为现役军人、预备役部队甚至是平民,以及战地指挥所提供训练服务。
最初发布于2018年10月31日
原文链接: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18/09/virtual-training-will-save-real-army-lives-close-combat-task-force/
亚洲成人展观后探讨:虚拟现实会是成人娱乐的未来吗?
最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触发了成人娱乐行业的一波高科技浪潮。通过使用VR头显,用户可以被传送到一个虚拟的空间,在其中他们可以观看成人内容,玩游戏,与虚拟伙伴互动,或者使用诸如性玩偶之类的工具来享受虚拟性爱。
“虽然VR还仍然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我相信成人内容能够推动它进入主流市场,”Imagine VR的CEO和联合创始人Ayaka Hahn在香港举行的第十届亚洲成人展上说道。Imagine VR是一家专注于VR内容的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内容分发平台。“人们在网站上购买VR内容,将其下载到他们的设备并且播放它,”Ayaka Hahn解释道。
Imagine VR提供的产品涵盖了App、游戏、模拟器到360°和CG视频内容。目前是最大的成人内容提供商之一,并且很关注日本市场。
“每当一项新技术来到市场上,成人内容总会是最早且最渴望使用新技术,”Ayaka Hahn说道。“就像以前VHS、DVD和蓝光技术出现时那样,现在又在使用VR技术。”
根据谷歌趋势分析的数据,人们搜索VR成人内容的次数要远高于VR游戏和体育。目前,将近38%的VR头显是为了享受成人VR内容而购买的,所有的VR用户中有3%在成人内容上的花费平均超过35美元。
到2025年,VR成人娱乐行业规模预计将会达到10亿美元之巨,仅次于VR游戏(14亿美元)和美国橄榄球大联盟相关内容(12.3亿美元)的规模,Ayaka Hahn说道。
不过,她也同样认为,这项技术仍然需要改进,以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
为了在虚拟世界中创作出逼真且亲切的性体验,需要视觉、感觉和认知上的多种体验内容。在有了VR头显、设备提供的嗅觉体验和同步的私密部位振动体验之后,这才有了可能。
“现在,想要获得所有VR性爱所需的设备,需要至少10000美元,这可是相当昂贵的‘性体验’,”Ayaka Hahn说道。
Lightsouthern Cinema的老板Michelle Flynn有着在成人娱乐行业超过十年的经验,他表达了对这项新技术的兴奋。
“VR成人内容提供了更加逼真的体验和更棒的沉浸感,”Michelle Flynn说道。“你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它的沉浸感超强,甚至在观看的时候,当其中的演员靠近镜头时,你的头会向后靠。”
她说,虽然互联网成人内容行业并不像以前那么景气了,出现了很多的免费内容。“让成人内容不那么荒谬或极端,而是要变得更加聪明,通过技术手段来吸引用户,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观看形式。”
Michelle Flynn强调了VR成人内容可以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成人内容也可以带来好处,比如可以提供给那些在真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性体验的人们,最小化他们对他人造成的威胁,还可以在你真正进入你可能不确定,或者并没有准备好的情境之前,尽量真实地探索出你的喜好。”她说道。
她还认为,VR还有着成为教育工具的可能性。
“我们是否可以把VR用作安全警示呢?有可能,”她说道。“在VR中进行性教育有很大的空间,同样还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比如帮助解决性功能障碍和早泄。”
但是Michelle Flynn也承认,虽然VR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可能性,但大部分的VR成人内容都只提供单独的男性视角,VR成人内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演员们能够更深度地参与到制作中,”她说道。“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当演员们更加投入时,投入和产出比就会更高,他们更加高兴,可以把任务完成的更好。”
“成人内容并没有死去,但可能很快了,”Michelle Flynn说道。“作为一名导演,我的工作是为人们创作出安全和性感的空间,来释放他们的性欲,并且我希望观看成人内容的人也能获得这样的体验。”
“我的确认为,我们处在VR中的一个完美的领域。我们应该持续推进这项技术,不断创作基于美好事物的场景,并且我们可以超越我们已经达到的成就。”
最初发布于2017年10月9日
原文链接:http://www.atimes.com/article/virtual-reality-future-adult-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