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训练、作战与维护 美军正寻求更先进的VR/AR头显设备

有专家表示,商业领域推动的技术提升有望带来更先进的虚拟和增强现实头显,以解决当今与美军使用的头显相关的许多问题。

虚拟现实(VR)使用户沉浸在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环境中,例如VR游戏。增强现实(AR)可以将数据或其他用数字化手段创建的图像叠加到现实世界的视场上,例如电视观众在观看足球或棒球比赛时看到的黄色或橙色的区框。

美军的官员们指出,通过提供使用数字化手段创建的敌军或其他在实际战斗中可能遇到的环境因素,VR和AR头显可以改善军队为对抗先进的对手进行的高科技战争的训练方式。

市场分析公司Frost&Sullivan的航空、国防和安全分析部门副总裁Michael Blades说:“商业领域也是所有游戏玩家都将使用这些设备的地方。他们将进行修改、更新和升级,以跟上该市场中的竞争对手的步伐,这将提升国防领域用户的能力。因此,国防领域将最终从商业市场的竞争中获胜,因为他们将获得更好的训练能力。”

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培训计划(Pilot Training Next)就是一个例子,该计划旨在提高飞行员培训的效率,并加快学员们的学习进度。虚拟现实头显的使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磨练技能的机会。

美国空军教育与训练司令部(Air For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mmand,简称AETC)第24分部的运营官Robert Knapp中校说,在传统的飞行员训练结构中,学生都是从一些纸质出版物或带有培训文件的iPad开始。

“他们从那些培训手段起步,之后会使用一个极其昂贵的传统的模拟器,在那里他们可以进行全方位的飞行训练,”他说道。“那些昂贵的模拟器的问题在于,它们的数量太少了,而且学生进入模拟器的次数也很有限。”

现在,参加Pilot Training Next培训计划的学生可以坐在椅子上,戴上HTC Vive Pro等商业设备进行练习。

VR头显为美国空军的飞行员提供了更多接触模拟技术的机会。

“我们可以填补阅读书本或iPad上的内容与使用一些较便宜的市售设备进行高保真模拟训练之间的差距,”Knapp说。

但他指出,如今的头显有一些缺点。

“当你使用超高分辨率的头显时,视野会变窄,”他解释说。“要获得更大的视野,你需要使用较低分辨率的头显。”

“但是理想情况下,技术研发将会继续,我们将拥有超宽的视野、超高分辨率和非常高的帧率,因此不会出现抖动,”他补充说。“我们现在还没到这一步。”

但是,参考游戏行业技术的发展速度,美国空军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它们所需的VR头显。

“我们对这些设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的发展趋势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我确实认为我们离极高保真度的头显并不遥远,到时候,任何人戴上头显都会沉浸在更像真实世界的虚拟环境中,”AETC的助理运营总监Maj.Eric Jones说。

CAE的防御和安全业务技术负责人Phil Perey说,新上市的头显比以前的系统具有更好的保真度。CAE将虚拟和增强现实头显整合到了它为军方客户(包括后勤机组人员)提供的培训解决方案中。

新的Varjo XR-1具有足够清晰的分辨率,用户可以清楚地读取仪表面板的信息,这是以前的头显所不具备的功能。他指出。

Perey预计VR和AR头显技术将继续发展。

“以后将有必要给这些头显做减重处理,”他说到。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需求。

“他们可能会因为现有的视野而减小应用范围,但是当他们试图将视野扩展到更大时,他们的应用范围也将扩大,”他说道。“我们将看到设备重量的下降,可能会看到设备外形逐渐变大,以涵盖更大的水平视野。”

Perey说,他已经尝试了一些将于2020年上市的下一代头显,并且对它们的大体积和较轻的重量都印象深刻。他说,其中之一“几乎是羽毛般的轻盈”。

减轻系统重量可以减轻用户所承受的压力和不适感。

“有一些有前景的制造技术将使这些设备的重量减轻很多,”Perey说。“这将成为人们戴上这些设备,并持续佩戴数小时的重要因素。”

新的电池和更小的计算机也可以帮助减小头显的体积和重量。

微软公司服务美国陆军部门的主管Mark Valentine表示,重点是提升与头显相关的电池技术。他指出,材料科学的进步带来了更小的外形尺寸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对电池电量的研究,以及提高电池效率是目前的关键技术之一,”他说道。

微软正在向美国陆军提供其HoloLens2增强现实头显的修改版,以用于集成视觉增强系统(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简称IVAS)项目,该项目包括抬头显示器。美国陆军希望将这些设备用于训练目的,并向战场上的部队提供更好的态势感知和数据访问能力。

HoloLens系统具备透明的镜片,Valentine指出。

“我可以看到现实世界,同时还可以获取数据和信息,并以固定在环境中的3D全息图的形式显示出来,”他说道。“HoloLens本质上是戴在头上的Windows 10计算机,但并不是通过屏幕来显示的。现在,它是通往现实世界的混合现实传送门。”

Valentine拒绝具体讨论IVAS项目的细节,但他指出,微软认为HoloLens技术有多种潜在用途,包括用于战斗准备。

“现在,如果我是一名陆军士兵,并且要训练夺取一座建筑物,我会遇到一些敌方部队,会遇到一些突然出现的目标,诸如此类。然后我便冲入建筑物并用真正的武器射击,“他说。但是在混合现实世界中,可以用全息图来模拟敌军。

头显也可用于帮助设备维护人员。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工具箱,设备本身可以在智能边缘进行人工智能识别,打开工具箱,确定下一步维修所需的工具,然后就会为我突出显示这个工具,”他解释说。“我拿起工具,看着飞机,然后,维修清单中的下一步就会以全息图的形式显示出来。”

Valentine指出,与上一代HoloLens相比相比,HoloLens 2具有更小的外形尺寸和更大的视野。该公司还将计算部分从设备的正面移至后面的垫子上,以使佩戴者感到更舒适。

困扰VR和AR头显的另一个问题是用户的操作与模拟环境中相应的变化之间的延迟。美国国家训练与模拟协会(National Training and Simulation Association,简称NTSA)会长James Robb指出,这不仅降低了模拟训练的效率,而且还可能导致晕动症。NTSA是美国国防工业协会(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Association)的附属机构。

然而,新兴的5G无线技术可能会改变这方面的游戏规则,Robb说。预计5G网络的速度将是4G的20倍。

“5G的延迟应该很小,”他说道。“每当你需要将模拟训练内容从服务器传输到头显时,传输过程中都会有所延迟。因此,只要你提高架构的效率,将无线架构合理地直接用于高速计算机上,就可以减少该问题。”

Blades说,这种技术是未来的潮流。

他说:“这项技术将朝着使一切无线化,并且眼镜本身具有大量计算能力的方向发展,”他说道。“我们已经有了5G。因此,我确定在任何头显与它们所连接的设备(无论是PC还是其他头显或其他设备)之间的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五角大楼即将启动一项5G计划,其中包括将该技术整合到军事任务计划中,以及在训练领域的虚拟和真实环境中进行训练。

Robb还期望下一代头显在训练场景中能够具有更强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更强的利用AI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机器将在确定你的工作方式并帮助提升表现方面进行很多工作。从帮助你提供决策选项,到提供信息,或者帮助你获得正确的可视化效果,它将无所不包,”他说道。“支持人员越聪明,用户从中获得的好处就越多。”

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发展司令部(Combat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Command)模拟和培训技术中心主任Matthew Clarke表示,他不太担心VR技术的改进。

他在最近一次与记者会面时说:“VR行业会采取行动,因为这与游戏行业有关,而游戏业务正在增长。”

他指出,增强现实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这是因为你正在尝试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在一起,并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解释说。“例如,如果你没有将这两个世界进行绝对的对齐,那么,当你在使用时会产生偏离,但我们不能有这种偏差。”

“因此,我在AR中要面临的具体挑战是对齐、跟踪、动态遮挡,”他补充道。

美国陆军希望有一个可以从AR过渡到VR的套件,因此军方可以“从中获得双重收益”,他指出。

同时,美国陆军还想要具备功能更强的被动型传感器的头显。

“美国陆军讨厌主动型传感器,因为敌人可以检测到它们,”他说道。“我们需要被动型传感器。如今,被动型传感器存在的问题是无法获得距离信息,无法获得范围能力,这是我们进行单元训练所需要的。”

Clarke还设想了一个AR技术看起来与今天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们将不用佩戴头显,而是佩戴增强现实隐形眼镜,”他说道。“对我来说,这就是未来,摆脱处理过程,将人体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源,你无需携带额外的电池。”

Blades表示,在未来,AR技术的进步可能不需要用户佩戴任何的头显设备。

“这些设备很多都是显示了某物的3D外观,”他指出。“如果这只是由某种视频产生的,你不需要眼镜就可以在面前显示一个3D物体呢?增强现实的有趣之处在于,其中一些应用程序,甚至可能不需要眼镜就能体验。”

最初发布于2020年1月8日

原文链接:https://www.nationaldefensemagazine.org/articles/2019/11/27/pentagon-eyeing-more-advanced-virtual-augmented-reality-headwear

战斗机飞行员培训新方案:增强现实模拟假想敌战机

在空战环境中训练顶级飞行员时,通常需要有飞行员驾驶作为假想敌的战斗机。而在训练中扮演敌方非常昂贵且危险。服役于英国皇家空军(RAF)的Daniel Robinson,同时也是Red 6 Aerospace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开发了一个增强现实平台,名为机载战术增强现实系统(Airborne Tactical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简称A-TARS)。它可以为飞行员创建虚拟的对手,例如中国的J-20,用于飞行员的空中对抗训练。

Robinson说:“至关重要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的创新步伐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无法准确模拟在任何即将到来的冲突中可能被要求对抗的威胁类型。”

Robinson是第一位与美国空军一起驾驶F-22战斗机的非美国飞行员,他亲眼目睹了所谓的红军对手的需求。“简单来说,战斗机飞行员每次升空训练时,他们都需要飞机和飞行员进行对抗训练,”Robinson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如何提供这些对手是一个明确的痛点,不仅对于美国空军,而且对于所有军种和盟军而言都是如此。仅就美国空军而言,这是一个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的问题,并且由于长期缺乏前线飞行员和机队老化而无法模拟最新的威胁,解决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

通过已获得专利的显示技术,A-TARS系统将虚拟飞机放入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中。当前的显示系统具有105度的视场角,并集成到了标准的HDU 55头盔系统中。它也能够在日光环境下工作。他说:“我们能够将虚拟飞机带入现实世界,带入飞行员的视线中。”并且,A-TARS还可以用于任何级别的空战飞行员培训。

Robinson受到了Red 6首席产品官Glenn Synder开发的技术的启发。该虚拟现实系统使在英国赛道上的一名赛车手能够同时与身在美国的赛车手竞赛。Robinson说:“两位赛车手都佩戴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头盔,但是却在真实的赛道上驾驶着真正的汽车。”

“他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同时相遇,并在两条真实的赛道上进行比赛,即使中间隔着大西洋,”他解释说:“这是VR(虚拟现实)领域令人难以置信的首创,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一看到它,我就开始联想,并问他们:’我可以用飞机替换这些汽车吗?’他们说是的,尽管很复杂,但很有可能。”

Robinson认识到,虚拟现实或真实世界的完全数字化对于进行空中训练的飞行员来说是不可行的。但是增强现实,或将某些虚拟元素叠加到现实世界上,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说,Red 6必须解决在户外和高度动态化的环境中使用增强现实的问题,例如每小时飞行数百英里并执行快速机动的喷气式飞机。

Red 6开始了其研发过程,并在2018年Starburst Aerospace加速器的年度East Coast Selection Committee活动中推出了该平台。该公司在洛杉矶的Moonshots Capital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255万美元,并获得了Austin’s Capital Factory、IronGate Capital Advisors以及其他投资机构的支持。

美国空军注意到了这家公司,特别是当Robinson向空军创新部门AFWERX和空军研究实验室(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简称AFRL)提出他的想法时。在今年2月,Red 6 Aerospace对该服务进行了可行性演示,展示了在静态环境中(在停放在机库中的一架试验飞机的驾驶舱中)的增强现实平台的情况。

“我们有试飞学校、AFRL、空战司令部,空军教育训练司令部的代表,”Robinson说:“他们都来看我们的系统。他们能够坐在驾驶舱中,戴上我们设计的头盔,通过增强现实系统,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飞机,同时仍然可以看到真实世界。”

在地面演示之后,空军与Red 6公司签署了小型企业创新研究(SBIR)第一阶段合同。本月早些时候,Red 6获得了150万美元的SBIR第二阶段合同。该公司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为利益相关者进行空中演示。

“上周,我们在真实飞机和增强现实中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增强现实空中加油测试,”Robinson说道。“我们飞到了模拟的空中加油机附近,并在旁边加入了模拟的F-22战斗机。我们能够实时围绕加油机进行机动,接近加油机,甚至感受到了加油杆插入我们的飞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新世界。我们测试了空中加油训练,但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包括一架正在机动的J-20。”

Robinson表示,这家总部位于圣莫尼卡的公司预计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筹集A轮资金,以继续开发该技术。

最初发布于2019年11月21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afcea.org/content/flying-augmented-reality

Meta 2 AR头显上手体验 视场角和分辨率哪个更重要?

上次我体验Meta的AR头显还是在一次非公开的活动中,并且不允许拍照。在SVVR期间,当我再次体验时才允许拍照。这是与上次体验的产品不同的新产品,Meta的技术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大幅进步。

根据展位工作人员的介绍,这次我体验的产品是Meta 2的最终版,并且将会以945美元的价格对外销售。

这次展示的版本与原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跟踪技术。这款头显使用了inside-out位置跟踪方案,而非依赖外置的第三方摄像头。跟踪方案曾是Meta 2最大的弱点,所以在本次体验中我也特别关心这一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简而言之,Meta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过,Meta 2并不能完美地进行跟踪。当你在移动面前渲染出的虚拟物体时,偶尔会有间断、抖动或者失灵的情况发生。而当你尝试进行手部的互动时,这些问题会更加明显。在我体验期间,我有机会用手与一系列的物体进行互动,包括具有可塑性的方块、汽车模型、地球和大脑。在上次体验这款设备时,我已经见到了这些内容,因而可以明显看到交互效果的改善。但这个经过改进的设备的位置跟踪和近感探测仍然不够完美。

AR应用领域虽然还很年轻,但微软HoloLens已经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任何一款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头显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与微软HoloLens相比有哪些优势/劣势/不同之处”。Meta 2也不例外,我们来看一下。

Meta 2拥有比HoloLens更大的视场角。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显示技术的不同。而更大视场角的代价,则是相比HoloLens要更低一些的图像分辨率。分辨率上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但就目前的AR体验而言,我个人更倾向于选择更大的视场角,而非分辨率的提升。

HoloLens的inside-out跟踪技术被视为是行业的标准。Meta 2虽然也使用了这一技术,但与HoloLens相比却缺乏稳定性。

最后,或许最重要的是,Meta 2是一款仍然需要通过线缆连接的头显,与之相比,微软HoloLens是完全无线的。而Meta 2的用户则需要连接一台高端PC。这条线缆或许可以帮助Meta 2达成更大的视场角,但却为符合人们需求的AR应用场景增加了障碍。

虽然目前Meta 2已经面向消费者开放预订,但Meta仍然表示这款AR头显主要面向开发者,就像当年的Oculus DK1一样。目前Meta 2已经开始出货,Meta希望能在年底前能够满足所有的订单。

最初发布于2017年4月11日

原文链接:https://uploadvr.com/meta-2-hands-ar-svvr/

首款第三方Daydream头显 华为VR眼镜上手体验

近日外媒记者在CES期间体验了华为首款谷歌Daydream兼容头显,在该设备上,我们可以看到三星和Oculus联手打造的Gear VR的身影,当然了,华为VR和它的“近亲”Daydream View头显也有相似之处。

华为这款Daydream兼容的VR头显需要适配华为Mate 9 Pro或保时捷设计版Mate 9手机,在本次CES展会期间也有展示,外媒记者亲自上手体验了这款VR眼镜。

华为VR头显的外观有很多地方都类似于三星Gear VR,但是却运行着谷歌最新的VR平台Daydream。除了外观之外,这款头显在视觉体验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很像谷歌的头显。我将会把华为VR头显与谷歌和三星的产品进行对比,尤其是突出其与谷歌Daydream View相同的软件,使其更利于对比。我现在能说的,就是这款头显采纳了三星Gear VR的一些成功设计,并且将其应用到了谷歌Daydream平台。

外观

这里还是要说,华为VR头显给人的感觉很像是Gear VR。材质是塑料的,在头显顶部有一个调节焦距的滚轮,并且贴面部分是可以拆卸的,另外还有一个距离传感器、触摸板,并且可以直接连接手机(与之相比,Daydream View宣称可以“连接任何手机”)。从这些方面来看,它避开了与Daydream View采用同样的设计。但与之相比,Daydream View给人的感觉要轻很多,也更加便于携带。但是Daydream View缺乏华为VR所具有的调节焦距的功能,而且也没有距离传感器。这一传感器可以在不佩戴头显时自动让手机熄屏。

据说,华为在CES期间展示的产品并不包含可使用的触摸板和距离传感器。考虑到Daydream控制器是运行Daydream应用所必需的,并不清楚在运行Daydream应用时触摸板是否可用,或许这个触摸板是为了让华为VR头显兼容其他的VR平台也说不定(就像华为手机在中国会使用的系统那样)。

视觉效果

华为VR头显的视场角FOV相比谷歌Daydream View要稍微大一些,但是透镜的边缘会呈现出更多的扭曲和畸变。除此之外,视觉效果基本一致。就我个人而言,色差、清晰度、头部运动跟踪和亮度等等基本与Daydream View一致。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Daydream View和Gear VR在体验上的区别的话,华为这款VR头显的体验质量更加偏向Daydream View。

舒适度

虽然Daydream View要轻一些,但是它使用了相对硬一些的泡沫填充材料。华为VR头显则使用了非常柔软的贴面材质,同时重量有所上升。如果Daydream View也是用柔软的泡沫材料的话,从舒适性角度来看显然更加值得入手。不过既然已经采用了这样的材质,哪款头显更加适合长时间使用则取决于每个用户的面部结构了。

漏光,是Daydream View上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但我发现这一问题并不存在于华为VR上,只有极少数的光线会从外面反射到透镜上。

再来看看电视寿命、发热量和其他关系到使用时长的因素,我不能通过这次短时间的体验来判断,但至少在发热量方面,华为VR的表现要更好一些。因为华为VR使用了像Gear VR那样直接的卡扣结构,不会有盖子类的东西把热量给“关”在头显内部。而是用Daydream View时,你必须要使用盖子才能把手机固定。

考虑到这些不同点,尤其是可以调节焦距这一亮点,华为VR头显可以说是谷歌Daydream View很好的替代产品,而且二者还运行着同样的软件平台。当然了,华为VR近支持华为的Mate 9 Pro或保时捷设计版Mate 9。其价格和发售信息目前并不知晓,但是如果华为能够做好的话,这个首款第三方的Daydream兼容VR头显还是有着把高质量移动VR体验带给更多人的潜力。

最初发布于2017年1月17日

原文链接:http://www.roadtovr.com/hands-huawei-vr-cross-daydream-view-gear-vr/

StarVR国内首秀 5K分辨率+210°视场角的VR头显体验如何?

当前主流的PC VR头显分辨率基本都在2K左右(某厂家非要说自己的头显分辨率是2.5K,你们开心就好),因而有些VR头显会存在一些“纱窗效应”。当然,也有部分厂家在开发更高分辨率的VR头显产品,比如小派的4K、8K级头显,IDEALENS也曾展出过8K分辨率的原型机,国外开发商当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在这次ChinaJoy展会期间,笔者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StarVR头显,搭载了5K分辨率的屏幕,具有210°的视场角,再加上夸张的外观,都让这款VR头显备受关注。

其实StarVR这家公司是国际PC大牌宏碁和瑞典著名游戏开发商Starbreeze,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星风工作室共同组建的,这款头显已经应用在了IMAX在美国开设的VR影院中,主要提供一些游戏供玩家体验。

据笔者了解,StarVR头显使用了双眼共5K分辨率(单眼分辨率各2560*1440)的两块屏幕,水平视场角可达210°,垂直视场角为130°,还有100°的双目重叠区域。从参数上看,要远超目前主流的PC VR头显,比如HTC Vive和Oculus Rift的分辨率均为2160*1200,视场角均为110°。

5K分辨率这一参数的确很唬人,但中度近视+散光的笔者刚刚佩戴上这款头显时,并没有感觉画面多么清晰,而且重点是不支持物距和瞳距的调节,也无法在佩戴眼镜时使用这款VR头显,这就尴尬了,在后来的游戏体验过程中也存在这一问题,画面模糊实在不能忍。

这就是摆在展台前的StarVR头显,除了比一般的头显要稍微重一些之外,还要拖着一大捆线缆。工作人员细心耐心以及贴心地帮我佩戴头显,让我完全没有机会亲自体会下头显的大概重量。在佩戴StarVR头显时,还是能感觉出比Vive要重一些。

为了做出对比,工作人员首先将StarVR头显的视场角控制在110°,之后又调整至210°,差异还是很明显的,视角宽阔了许多,甚至可以在不摆头的情况下用余光看旁边显示的内容,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仔细观看StarVR头显的外观,棱角分明是其最大的特色,这一点在IDEALENS和小派8K上也存在,相信其内部结构存在一些共性,比如呈一定夹角的两块屏幕。在头显上几个重要的棱角上布置着一些LED标记点,意在使用类似可见光追踪的方式捕捉玩家的动作,对头显进行定位,在使用定位功能时就会是下面这种情景:

至少看起来很炫酷有木有!此次展示的配套枪械上面也布置了几个LED标记点,并且在游戏内容中呈现的外观与枪械实际的外观是一模一样的,并没有配备像HTC Vive的控制器或Oculus Touch这样的通用型控制器。

展台内提供了两款由星风工作室自制的好莱坞电影主题VR游戏“疾速追杀”(John Wick Chronicles)以及“新木乃伊”(The Mummy Prodigium Strike)。笔者体验了疾速追杀主题的VR游戏,仍然是上面所说的问题,近视的用户基本感觉不出来画面有多么清晰,不过据和笔者同时体验的虎虎VR的朋友表示,画面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展区内两个游戏的体验区面积大概是3*3米左右,各使用了10个camera对其中的玩家进行定位,根据StarVR官网的介绍,根据体验区的大小,可以使用2个到48个camera来进行定位,定位范围可以达到篮球场大小或者更大,定位精度为毫米级。

初步体验下来,笔者对这款头显的表现实在是有些失望。首先是对近视用户不够友好,其次是线缆问题,还需要做出一些简化,现在的线缆还是太拖沓(展示中的设备已经是经过一些改进的型号,最初的版本线缆更多),最后就是设备的重量问题。在场的StarVR营销主管表示,目前展示的还仅仅是原型机,会在近期推出新版本中做出一些改进。

至于为何要参展ChinaJoy展会,并且还选在了B2B展区,StarVR的营销主管介绍说,StarVR来到ChinaJoy展会是为了将最顶尖的虚拟现实显示技术引进中国及亚洲的广大市场。StarVR意在为B端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硬件、以及整合运营、维护等一站式服务。简单的说就是,你需要什么规格的VR体验系统,StarVR就能为你定制什么样的解决方案。StarVR目前还并未考虑C端市场,B端的应用场景主要锁定在高端商用娱乐及企业应用市场,例如剧院级影厅、主题游乐园、大型车展或飞行训练等。

根据笔者之前的报道,目前StarVR已经入驻坐落于洛杉矶与纽约的IMAX VR体验中心,并且还有在上海开设体验中心的打算。

“客制化”是这次交谈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也就是说,这是一款纯面向B端的VR头显,并且StarVR营销主管也明确表示这款设备并不会面向C端市场。精准的市场定位,加上由星风工作室开发的优质VR内容,相信能够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表现,但其在进入国内市场之后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呢,我们拭目以待。

最初发布于2017年7月28日

全球首款8K VR头显最新迭代版本亮相CES 来看看外媒怎么说

近日,小派科技带着最新迭代版本的Pimax 8K登上了CES展会,实际表现如何呢?外媒RoadtoVR记者在CES现场进行了深度体验,一起来看一下:

Pimax是一家中国的VR初创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具备超大视场角的消费级VR头显,据说将会很快给众筹支持者们发出其首款Pimax 8K VR头显。虽然小派科技在Kickstarter平台上创造了VR头显品类的众筹记录,并且在最近获得了近亿元的融资,但小派8K能否满足欧美玩家们对高端VR头显的期待,还是个未知数。在CES展会期间,我们体验到了小派科技最新的原型机,尤其是其独特的“接近最终版”的透镜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虽然小派科技已经成功开发出了Pimax 4K头显,并已经上市,但这家公司仍希望获得欧美的硬核VR玩家的注意,于是他们在开发一款具备200°视场角的Pimax 8K VR头显,这比目前主流的消费级VR头显都要高出许多。其产品名“8K”,恕我直言,可能有些用词不当。虽然这款头显中有两块4K屏幕,但标准的8K分辨率应该是4K的4倍才对。

让人羡慕的视场角

我们先来谈谈其宣称的200°视场角。是的,这是个非常宽大的视场角,比你曾经体验过的Oculus Rift或HTC Vive都要宽。当你戴上它时,你会觉得世界就围绕在头的两侧。我们尚不能确定200°这个参数的真实性,除非我们能够对这款设备进行独立测试。但无论其真正的视场角参数是多少,Pimax 8K对于目前的消费级VR头显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独特的透镜

如此宽广的视场角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定制化的透镜,看起来就像是由两块其他VR头显中常见的菲涅尔透镜组合而成的,其中一块稍大些,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上方和下方都是直线的椭圆形。通过这样的透镜获得的大视场角当然是值得期待的,但其在光学方面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体验时的沉浸感。

好消息是,通过这个最新的透镜可以看出,Pimax应该是一直在尽力改善畸变问题(让渲染出的图像产生畸变,以抵消透镜带来的畸变)。之前我曾体验过的原型机有比较明显的图像拉伸和弯曲问题,尤其是你在移摆动头部的时候。现在这一问题已经基本消失了,但在原有的畸变比较严重的地方,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仔细看头显中的整个画面,我的视野中上方和下方的几度范围内有一些问题,这里貌似会反射在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当我晃头时,这些位置的画面也会跟着动,但却不是与整体画面一致的。这一问题在画面的最左边和最右边也同时存在,这里显示的并不是反射出的图像,而是较为严重的模糊。

结果就是,在你视野的四周,你会看到一些条状的画面,但却与其他的场景完全不符,这对你的周边视觉来说也是非常敏感的。虽然看起来这些区域可能会让你感觉视场角更大了,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区域却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且破坏了沉浸感。我宁可把视场角减小几度,如果能够消除这些分散注意力的区域的话。

对像素的渴望

我们再来谈谈画面清晰度,相比Oculus Rift和HTC Vive,你确实会看到非常大的提升,但可能并没有像你想象的字面对比中那么大的差别。虽然这一分辨率会非常吸引人,毕竟与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单眼1080*1200分辨率相比,Pimax 8K的单眼3840*2160分辨率会让你感到震惊。但有很重要的一点你需要知道,Pimax 8K的屏幕分辨率会被宽大的视场角拉伸,这也就意味着像素密度的提升并不会像分辨率数值的提升那样明显。

当然,你会看到清晰度的提升,但这并没有彻底消除纱窗效应和失真问题。此外,Pimax 8K的LCD屏幕与OLED屏幕相比,在对比度和色彩表现力方面稍显逊色。

出乎意料的不均匀

现在仍然存在可见的不均匀问题(像素之间出现的色彩和亮度的不一致,导致用户视野中出现一片模糊的“乌云”),这有点奇怪。多数我所见过的使用LCD面板的VR头显几乎都没有不均匀的问题。Pimax 8K使用的是LCD屏幕,我知道可能会有一小点不均匀现象,但在Pimax 8K上这一问题比较明显,尤其是当屏幕呈现长条状的像素块时,通常这个长条会比长条上方或下方的像素颜色要浅。Pimax当然还在调校屏幕,并且我也非常希望在正式上市之前,能够看到这些问题被修复了。

Pimax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面板的刷新率是80Hz,并且他们希望能够提升至90Hz,正如他们之前宣传的那样。在我体验这款头显时,我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颜色污点或明显的持久性模糊。

定位跟踪方面的问题

目前,Pimax 8K的定位跟踪还不理想。它使用的是SteamVR的定位技术,和HTC Vive的一样,但看起来Pimax还没有完全掌握它。对于一款将要上市的产品来说,它的延迟是高于可接受水平的,尤其是当你转动头部时,这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有定位跟踪系统,但当你在走动时定位不太稳定。对我来说,我并不清楚这一移动时间延迟是如何产生的,但我可以明确感受到的是,定位跟踪的质量和延迟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在这次体验Pimax 8K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展示其控制器。而在去年11月我所体验过的上一个原型机,其定位跟踪表现也并没有增强我的信心。

人体工学方面有待改进

Pimax 8K在人体工学和长期使用的舒适度方面仍然有待改进。目前这款头显使用的是软质头带,就像原版的HTC Vive的头带一样。为了让头显达到最好的观看位置,你需要调整侧面的头带,让头显紧紧地压在脸上。Pimax 8K比它看起来要轻,但基本上头显全部的重量都直接压在用户前额上,这并不是适合长期使用的方案。

HTC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且在使用畅听头带配件来修正这一问题。据称Pimax也计划升级其头带部分,使用环状造型,可以把头显的重量从前额分散开,并且在后脑位置还会有一个棘轮来调整松紧。这种方案会比软质头带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Pimax 8K有很大的潜力,但该公司能否高效地优化这款头显,来满足那些没有选择其他大牌,反而选择支持这家创业公司的用户们的需求,还有待考证。在Pimax面前,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障碍,他们还需要足够的细心和执行力,才能达到目标。

最初发布于2018年1月11日

原文链接:https://www.roadtovr.com/ces-2018-pimax-8k-hands-on-long-way-kinks-to-iron/

当主流VR头显还在用2K屏时 这款8K VR头显是否名副其实?

近日,笔者受邀参加了小派科技2017融资发布暨8K产品品鉴会,在活动期间,小派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来自星河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天马股份和上市公司欧菲科技。据了解,这是小派科技第二次获得融资,其首轮数千万融资来自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常春藤。

在之后的体验环节,笔者终于能够亲自体验到这款期待已久的VR头显。从其在国外展会频繁亮相,到上线Kickstarter众筹平台,小派8K一直吸引着国内VR行业和媒体的目光。最夺人眼球的,当属其8K的超高分辨率。与之相比,主流的HTC Vive和Oculus Rift还停留在2K的水平。

实际上,小派科技在去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4K VR头显,在显示的精细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其他主流VR头显,而此次推出的8K头显则更进一步。那么,小派8K的实际表现如何呢?

接下来笔者将从外观、佩戴、显示效果和交互等方面来谈谈小派8K的实际上手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布会期间展示的产品仍然是工程机,据小派科技的工作人员表示,2018年年初的CES展会上还会展出最新的迭代版本。

首先,来谈谈外观和佩戴感受。

小派8K的外观造型夸张,充满了极客范儿,可能这也是由其内部的屏幕结构造成的。由于两块分辨率3840*2160的屏幕成一定夹角,头显也基本是这样一个造型。是不是和StarVR的造型有点像呢?看图:

初次上手,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其重量,这可以说是小派8K的一大亮点。与其他VR头显相比,小派8K的重量

头戴部分有两种方案可选,一种是类似Vive的带子,另一种则是类似PSVR的头戴方案。

在今年7月的ChinaJoy展会期间,笔者上手体验了StarVR头显,StarVR头显的线缆较多,并且在实际体验过程中,成捆的线缆就悬挂在体验者头顶的架子上。而小派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与电脑之间的连接只通过一条二合一线缆,且质地较为柔软。此外,小派8K头显与电脑连接需要使用一个USB接口和一个DP接口。

对了,小派8K对近视用户十分友好,除了内部空间足够大,完全可以佩戴眼镜进行体验之外,还可以手动调节。想想在体验StarVR时,佩戴眼镜无法使用头显,戴上头显之后又不能调节物距瞳距,实在闹心。

接下来,谈谈显示效果和屏幕。

根据现有的数据,小派8K的视场角为200°,在视觉呈现上,与其他头显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没有了周围的黑边,即使是努力看向眼角,也看不到边界的存在,在视觉上的沉浸感要明显优于其他VR头显。

但现场展示的内容《theBlu》和《Fruit Ninja》并没有很好的展现出小派8K在分辨率上的优势,如果两个体验区分别用8K分辨率的360°视频和VR游戏来展示,会不会效果更好些呢?

关于小派8K头显所使用的屏幕,目前已知的参数信息还比较少。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包括分辨率为2*3840*2160(双目组合分辨率8K,或者说是单眼4K,标准8K是指7680*4320),刷新率90Hz,视场角200度,整体延时在15ms以内。

在外媒之前的报道中,均称其使用了定制的低延迟液晶屏CLPL。CLPL和OLED似乎在对比度和色温上只有很小的不同,但前者可以在同样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像素密度。通过现场体验可以发现,相比采用的OLED屏幕的VR头显,目前小派8K所使用的屏幕在亮度和色彩表现力上稍显逊色,不过,感觉不到延迟和拖影问题。

工作人员表示,现场供体验的两台头显是不同批次的工程机,也进行了不同材质屏幕的测试,期待小派8K的量产版能够在显示效果上做足优化,给玩家们一个更加优秀的产品。

还有一点,分辨率方面需要补充的是,根据Engadget在今年年中展会期间的体验稿,小派8K实际上设计的是4K输入,之后在内部将信号升高至“8K”,因此在对显卡的要求上并不算苛刻,工作人员表示GTX 1070足矣。

然后我们再来谈谈交互。

小派科技的上一代产品,小派4K本身是没有交互功能的,如果需要交互功能,还需要增加额外的交互套件。与小派4K相比,小派8K已经是一套完整的VR设备,包含了交互所需的定位器和控制器。

与HTC Vive类似,小派8K也使用了outside-in的定位方式,现场展示的产品使用了lighthouse激光定位,定位基站比Vive的基站要稍大一点。上手体验了两把,在定位精度上没有感觉到差异。而且手柄的键位和操作方式与Vive手柄基本一致,这样也能够降低内容适配上的阻力。

此外,在发布会期间小派科技的负责人曾表示,小派8K也预留了inside-out定位模块的扩展接口。随着微软MR头显系列产品上市,以及一众VR一体机产品纷纷采用inside-out定位,这种更加便利的定位方式也已经成为了一股潮流。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其应用场景。

很多人都说,要将VR头显设备推向普通消费者,产品一定要便宜,安装一定要简便。但小派并没有跟随这一趋势,而是从高端差异化产品入手。那除了一些极客用户之外,这款设备在B端市场是否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目前来看,虽然HTC Vive已经占领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但大朋E3等后来者凭借略超出Vive的表现和较低的价格,正在蚕食B端市场。或许将其用在观影等纯体验的应用场景中,小派8K还能凭借超高分辨率和炫酷的造型吸引一些用户。

或许小派8K可以参考下StarVR的市场策略。在ChinaJoy展会期间,StarVR的营销人员表示,StarVR不会面向普通消费者,而是打造整套的线下体验方案,直接面向B端客户。比如VR影院、主题乐园、线下展览等等。

根据外媒之前的报道,除了小派8K之外,还有一款更高端的Pimax 8K X和更加实用的Pimax 5K正在开发中。Pimax 8K X是专为硬核玩家设计的,需要至少一块GTX 1080Ti,或许还需要用到SLI配置,或者是下一代的Nvidia Volta,并且这款头显可能会用到两个DP接口,每个接口用来驱动一个4K显示面板,图像质量会明显比Pimax 8K要更好。而Pimax 5K则使用了与Pimax 8K相同的设计,屏幕是两块2560*1440的CLPL面板。即便如此,也比目前主流的HTC Vive和Oculus Rift要高出很多了。

在发布会期间,小派表示还会为8K头显增加更多功能模块,以实现眼动跟踪、无线传输、手势识别甚至是气味模拟等功能,这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是充满雄心的计划,但对笔者而言,能够看到这样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的VR头显进入市场,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最初发布于2017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