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2 AR头显上手体验 视场角和分辨率哪个更重要?

上次我体验Meta的AR头显还是在一次非公开的活动中,并且不允许拍照。在SVVR期间,当我再次体验时才允许拍照。这是与上次体验的产品不同的新产品,Meta的技术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大幅进步。

根据展位工作人员的介绍,这次我体验的产品是Meta 2的最终版,并且将会以945美元的价格对外销售。

这次展示的版本与原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跟踪技术。这款头显使用了inside-out位置跟踪方案,而非依赖外置的第三方摄像头。跟踪方案曾是Meta 2最大的弱点,所以在本次体验中我也特别关心这一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简而言之,Meta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过,Meta 2并不能完美地进行跟踪。当你在移动面前渲染出的虚拟物体时,偶尔会有间断、抖动或者失灵的情况发生。而当你尝试进行手部的互动时,这些问题会更加明显。在我体验期间,我有机会用手与一系列的物体进行互动,包括具有可塑性的方块、汽车模型、地球和大脑。在上次体验这款设备时,我已经见到了这些内容,因而可以明显看到交互效果的改善。但这个经过改进的设备的位置跟踪和近感探测仍然不够完美。

AR应用领域虽然还很年轻,但微软HoloLens已经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任何一款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头显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与微软HoloLens相比有哪些优势/劣势/不同之处”。Meta 2也不例外,我们来看一下。

Meta 2拥有比HoloLens更大的视场角。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显示技术的不同。而更大视场角的代价,则是相比HoloLens要更低一些的图像分辨率。分辨率上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但就目前的AR体验而言,我个人更倾向于选择更大的视场角,而非分辨率的提升。

HoloLens的inside-out跟踪技术被视为是行业的标准。Meta 2虽然也使用了这一技术,但与HoloLens相比却缺乏稳定性。

最后,或许最重要的是,Meta 2是一款仍然需要通过线缆连接的头显,与之相比,微软HoloLens是完全无线的。而Meta 2的用户则需要连接一台高端PC。这条线缆或许可以帮助Meta 2达成更大的视场角,但却为符合人们需求的AR应用场景增加了障碍。

虽然目前Meta 2已经面向消费者开放预订,但Meta仍然表示这款AR头显主要面向开发者,就像当年的Oculus DK1一样。目前Meta 2已经开始出货,Meta希望能在年底前能够满足所有的订单。

最初发布于2017年4月11日

原文链接:https://uploadvr.com/meta-2-hands-ar-svvr/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