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100 Ultra半年使用体验:安卓应用生态有多混乱?

这些年我陆续换过多次手机,早期曾经用过小米1、三星Galaxy Note 2、LG G4,以及一段时间的金立S5.1,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安卓手机。系统方面除了手机原本的系统之外,也给三星刷过锤子和阿里云OS等不同的系统,后来也是不想再折腾了才转投苹果阵营,陆续用过了iPhone 7、iPhone XS、iPhone 12、iPhone 15 Pro Max四代iPhone。

但苹果这几年的更新的确乏善可陈,还有一些存在多年的问题一直没能改掉,所以逐渐有了再试试现在的安卓手机的想法。关于vivo X100 Ultra和OriginOS 5的使用体验,我会拆分成几篇来写,都放在一篇里实在太长了。

其实这些应用生态方面问题,在我以前用安卓手机时就有,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且这些问题并非局限于这款机型,应该说安卓系统的手机都存在这些问题。

第一,应用获取渠道很分散

先说应用安装环节,系统自带的应用商店会出于多种原因不提供某些应用的下载,还需要其它应用商店的补充。而且即使安装多个应用商店,也不能保证能下到所有自己想用的应用,因为有些应用只在自己的官网提供下载。

这段时间我在手机上安装了多个应用商店,分工如下:

vivo应用商店:国内常用的应用基本都能下载到,安装和更新也方便,不需要频繁手动确认;

Google Play:可以下载大部分国外应用和一些国内应用的国际版(或者说纯净版),且安装和更新不需要手动确认,但仍有部分国外应用会受限于区域,不提供下载(比如谷歌的Gemini、任天堂的Nintendo Today),还需要切换区域;

APK Pure:补足Google Play缺少的或因区域限制不提供的应用,缺点在于但APK Pure应用本身广告太多,很容易误点,且混杂了一些山寨应用,更建议去它官网下载应用的APK文件,再传到手机里安装;

应用宝、豌豆荚:两个老牌的三方应用商店,和vivo应用商店配合,能搞定所有国内常用的应用了(但豌豆荚被Google Play提示“此应用企图绕过Android的安全保护措施”,我已经把它删掉了)。

此外,还有一些应用不会上架任何应用商店,需要去官网甚至GitHub下载。

与之相比,虽然iOS上仅能通过App Store下载应用,但只要有外区ID,基本上各种应用都能下载到,真正做到了一个应用商店搞定所有需求,安装环节基本不存在碎片化问题。

第二,应用更新渠道也很分散,且版本成迷

用习惯了iPhone之后,需要更新应用时就会很自然地在App Store里更新(当然大部分时候都会自动更新,很少去手动检查更新)。但在OriginOS,或者说是绝大部分安卓系统魔改版上,仍然存在一些应用更新方面的乱象,具体来说:

vivo应用商店、Google Play、APKPure、豌豆荚、应用宝五个应用商店都可以更新应用,但提示有新版本的应用都不一样。比如在Google Play已经更新了所有应用,vivo应用商店仅检测到一款应用需要更新时,APK Pure仍有39款应用需要更新,应用宝提示有25款,豌豆荚提示有6款,到底谁更准呢?

部分应用在不同应用商店提供的版本不完全一样,比如在国内应用商店下载的DeepSeek,在Google Play中会提示“该应用并非来自Google Play,因此应用体验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原始安装渠道更新该应用,也可以通过Google Play重新安装。”针对不同的区域推出不同版本也是正常的,苹果的App Store也这么干。但如果都是面向国内用户的应用,还会在不同应用商店提供不同版本,就很让人纠结。

部分应用自己可以更新,在检测到新版本时就会提示,可以自己下载更新,再手动确认安装,但也不是所有的应用都可以自己检测并下载更新。还有些应用在某个应用商店提示有新版本,在应用内检测更新却提示无更新。

有些应用即使刚刚从某个应用商店下载安装,首次打开时就会提示有新版本,怎么,我下载的不是最新版本?

一些系统自带的应用,比如钱包、vivo健康、蓝心小V,有新版本时应用商店里不会提示,反而要在应用内的设置中更新,进一步加剧了应用的碎片化。至少应该保证这些自有应用都统一在vivo的应用商店里更新吧?

还有一点,Google Play的保护机制可以检测设备中应用的风险情况,我安装的应用里,可灵AI和豌豆荚都被提示“此应用企图绕过Android的安全保护措施。”提示豌豆荚有风险我能理解,可灵AI为啥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第三,应用设计很不统一,缺少iPhone上的一致感

比如,iOS上的应用操作方式一致,比如在屏幕顶部点一下,列表页就能回到最顶端。OriginOS 5有部分界面支持该操作,比如相册中的照片列表、系统设置、通讯录、通话记录等等,也有部分三方应用支持,但是点击触发的位置、动画效果、回到顶端的速度等等都有一些差异。即使都是系统自带的应用,在动画效果上也有明显的区别。还有有一些应用还不支持该操作,比如百度贴吧。

比如,一些应用对当前版本的安卓支持不够好,可能是基于之前版本的安卓开发的?有些应用好不容易搞到了APK文件却因为版本问题无法安装,或安装之后打开会闪退,无法使用。还有某些应用中会出现比较早期的UI元素,与其它应用和系统本身的设计格格不入。

再比如,应用图标的设计风格在有些界面极度不一致,在vivo X100 Ultra上查看文件时选择“用其他应用打开”,会出现这种”诡异“的画面,圆角图标、直角图标、圆形图标等等各种图标混在一起,甚至圆角图标的圆角也都不一样,真的是毫无美感。

这么说吧,iOS上的每个应用都按照苹果的想法来设计,而在安卓上,每个应用都各有各的想法。

从最近几年各个手机厂商推出的新系统版本来看,安卓手机厂商们已经在努力追赶苹果了。但这个过程肯定没有那么快,尤其是应用生态混乱这种长久以来的积弊,并没有那么快能改善,从头开始构建应用生态的成本既不是一家公司能够承担,也不是存量用户能够忍受的。

关于这段时间使用vivo X100 Ultra的其它体验,接下来几篇再谈。

最初发布于2025年4月14日

Mac端vivo办公套件使用体验

前段时间入手了vivo X100 Ultra,趁正在熟悉新手机,我也使用了一段时间的vivo办公套件,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款App的使用体验。说明一下,电脑是2024款MacBook Air,M3芯片,以下体验内容可能并不是很深入,仅供参考。

vivo办公套件整合了原子笔记(含笔记、待办、文档)、日历、相册、远控PC四大模块,并且实现了一些类似Mac和iPhone之间的互联功能,接下来一个一个说吧。

一、原子笔记

通过vivo办公套件,可以在电脑上同步查看并添加、修改原子笔记、待办、文档。

1、原子笔记

原子笔记功能中规中矩,除了一般的笔记应用都具备的分文件夹管理、格式设置、插入图片/表格之外,还支持插入录音、音频,以及查看笔记字数(苹果的备忘录一直都不支持)。在最近的新版本中,原子笔记还支持了图片转文字、录音转文本(记录会议发言、AI总结重点)等功能。

单独提一下原子笔记的AI写作功能“小V写作”,该功能可以对已有文字进行续写、润色、改写等等,也可以直接输入指令,或者创作指定类型的内容,比如朋友圈文案、小红书文案等。在笔记页面双击command键就可以调出小V写作,也可以在选中文字后的右键菜单里使用小V写作进行修改。目前小V写作还是免费的,手机端叫“AI创作”。

其实已经有很多工具有类似功能,比如WPS、腾讯文档、印象笔记,还有做的比较早的Notion。不过我个人不太习惯直接用AI输出内容,即使要用AI,也是用豆包、ChatGPT之类给文章初稿润色。

在用原子笔记写了几篇笔记后,我发现了它的几个问题,希望后续可以改进:
1)遇到了“冲突笔记”问题,提示多端冲突,但并未告知该如何处理,也不提示我到底是哪儿冲突了。在手机和电脑端都登录一次之后这个提示就自动消失了,并且自动创建了一个新的笔记,内容基本一致,但却出现了修改未能同步的情况。对于一款能够多端同步的笔记应用来说,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
2)在笔记间切换时,会自动跳回到笔记的最开头,不会记忆上次查看时的位置;
3)需要在设置-笔记中才能找到已经删除的文档,个人觉得不如直接放在主界面的笔记文件夹下用着方便;
4)在不同的设备上记录的文字内容,字体大小偶尔会不一样,我手机端和电脑端设置中的默认字号都是14号,但有部分文字内容不知道为啥变成了16号;
5)不支持导入笔记,通过其他App记录的笔记内容不能导入到vivo办公套件里,如果只有几条还好说,但数量多了想要迁移过来就非常麻烦。

2、待办

接下来说待办。可以添加事项,设置提醒时间、重复频率、提醒方式等。我在用iPhone时一直在待办事项App中记录重要事项,并且设置了定时提醒,有些是每个月提醒一次(比如还信用卡),有些三个月提醒一次(比如交房租),有些则是一年提醒一次(比如居住证签注),但原子笔记这个待办好像不能三个月提醒一次,还是有持续优化的空间。在待办中添加的事项也会同步到OriginOS的日历中,并且可以在vivo办公套件的日历中查看。

3、文档

再简单说下文档。在电脑端、手机端都可以新建文档,电脑端可以导入本地文档,手机端可以导入其它应用中的文档,比如在微信中接收到比较重要的文档,可以选择用vivo文档打开,就会直接保存到vivo的文档里,方便集中管理。并且可以对文档进行一些编辑操作,比如转图片、转格式、修改文档内容等等。这里支持的文件类型包括PDF、DOC、XLS、PPT和TXT,日常办公基本够用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电脑端上传和新建的文档会直接同步到手机端,但手机端上传和新建的文档默认不会同步到电脑端,需要在设置中将自动同步的文档范围改为“全部文档”。并且这些文档会占用云存储空间,如果确实有需求可以购买。

二、日历

如上文所说,待办事项会自动添加到日历中,并且实现手机和电脑端的同步。另外还可以在电脑上添加日程、设置类型、添加备注等,并且会自动同步到手机端的日历上,便于我们记录重要的工作生活相关事项。

三、相册

vivo办公套件支持查看和管理手机端相册,可以直接从电脑往手机上导入照片和视频,可以删除照片、查看已删除的照片,但不像Mac端的“照片”App那样有丰富的编辑功能。

个人建议查看相册时的照片显示比例可以再丰富一些,只有三个档位,照片要么太大要么太小,建议再增加一两个档位。另外,电脑端相册跟手机端的同步好像有点问题,比如我手机端显示有9300+照片,电脑端显示只有8200多张,手机端相册的设置中已经开启了自动同步照片功能,且两端均显示同步成功,两个数字相差的1000张去哪儿了?我只有“相机”一个相册,已经允许同步,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对了,如果你想在电脑端查看手机拍摄的所有视频的话,记得在设置中打开“同步200MB以上的视频”开关,默认是关闭的,可能是为了节省云存储空间?

四、远控PC

按照该功能模块界面的描述,它可以用vivo手机或平板远程控制电脑,输入设备代码和临时密码就可以了。当然需要先在电脑端开启屏幕录制、辅助功能、麦克风、完全磁盘访问的权限,并在手机和平板端安装“vivo远控PC”App。

但是,远控PC功能只支持vivo X Fold折叠屏手机和vivo平板,vivo X100、X200系列直板手机是不支持的,故未测试。

五、连接手机

另外,Mac端的vivo办公套件可以连接手机,在登录相同的vivo账号,连接到同一个无线网络且解锁亮屏时,手机和电脑即可自动连接。可以实现通知接力、浏览器链接接力、图片接力、原子笔记接力、管理和备份手机端文件、手机投屏至电脑等操作,和iPhone与Mac的互联功能类似,但也有一些创新。

其中通知接力功能,可以将手机端的通知同步到电脑上,这样在工作时可以根据通知内容决定要不要拿起手机,也能提高一些工作的专注度。

建立连接后,在笔记中添加图片和视频时,也可以直接用手机拍照、扫描,直接添加手机中的照片和视频,还是非常方便的。

手机投屏至电脑类似华为的多屏协同,可以把手机端的文件拖拽到电脑、用电脑编辑手机端“文件管理”内的文件等等,开启投屏之后即使手机端熄屏也能在电脑上继续操作。

六、蓝心小V接入DeepSeek-R1

点击vivo办公套件界面右上角的蓝色图标可以启动蓝心小V直接对话。在最近的更新中,电脑端蓝心小V也接入了DeepSeek-R1,支持深度思考、联网搜索、查看引用链接,对话内容可以直接复制、插入到当前笔记、保存为新笔记,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试试。

最后我还想说,希望vivo能把云服务功能整合进来,让保存和查看文件都更方便一些。

对上面这些内容,大家如果有疑问的可以评论或留言,毕竟我用这款手机的时间还不够长。也真心希望vivo办公套件能够修正其中的问题,越来越好用。

最初发布于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