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面向2025十大趋势 VR/AR/AI等技术融合应用将带来超级视野

​5G、云、IoT、AI的融合应用正在塑造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它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地到来。

华为在近日发布《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提出智能世界正在加速而来,触手可及,并预测:到2025年,智能技术将渗透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全球58%的人口将能享有5G网络,14%的家庭拥有“机器人管家”,97%的大企业采用AI。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于2018年首次推出,初衷是打开智能世界的产业版图,为各行各业创新增长提供路径参考。

2019年,华为基于对交通、零售、金融、制造、航空等17个重点行业的案例研究,并结合定量数据预测,进一步提出了面向2025的十大趋势,呈现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智能世界。

这十大趋势分别是:

趋势一:是机器,更是家人

随着材料科学、感知人工智能以及5G、云等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出现护理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社交机器人、管家机器人等形态丰富的机器人,涌现在家政、教育、健康服务业,带给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全球14%的家庭将拥有自己的机器人管家。

趋势二:超级视野

以5G、AR/VR、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使能的超级视野,将帮助我们突破空间、表象、时间的局限,见所未见,赋予人类新的能力。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全球的VR/AR用户数将达3.37亿,采用VR/AR技术的企业将增长到10%。

到2025年,全球5G网络覆盖率将达到58%。届时,5G、4K+、VR、AR和AI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能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超级视野”,它让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待事物,提高各个垂直行业的生产力。“超级视野”能跨越距离、表象和时间,为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利益。

突破距离

电力:目前,天然气资源占世界能源资源总量的22%,需求量每年增长1.6%。天然气一般由陆地管道输送,绵延数千公里,往往要穿越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或恶劣复杂的地形,难免出现管道破损,造成天然气泄漏。在美国,年均管道事故近90次,导致1000万个家庭燃气供应不足。

管道上的一处破裂,往往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奔波几周甚至上月才能找到,而维修施工缺陷又进一步降低了管道维修的效率。维修施工缺陷是造成燃气管道事故的第三大原因。

然而,“超级视野”让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到2025年,搭载着5G传输器和4K摄像头的管道巡检机器人将代替工程师监控和检查管道。工程师坐在控制室里就能看到管道周围的环境,随意调转视角看清管道损坏的细节原因,进而给出判断,指挥管道机器人进行维修。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数量将达到4200台,市场价值超过4.9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7600万美元。

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管道的直径最小为6英寸(150毫米),而污水管道外用混凝土衬砌的隧道直径长达30英尺(9米)。

因此,低压污水处理系统更倾向于在每个连接点使用小型研磨泵。这样的设计导致人工难以检查细小管道是否存在腐蚀、变形和堵塞。但坚固、防水和防尘的机器人巡检车可以突破人类的极限,监控故障并进行小型检修。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全自动无绳机器人可以搭载存储器模块,存储视频和图像,传输管道裂缝的高分辨率图像,并检测两个检修孔之间的故障位置和方向,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

突破表象

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430万的医护人员缺口,到2030年这一缺口将增加到900万[6]。而5G、VR、AR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全球医疗界带来了“超级视野”,让医疗资源跨越地理和经济差距,让每个人享受到更多、更平等的医疗服务。

眼疾诊断:视力障碍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大约有13亿人患有近视力或远视力障碍,轻微远视力障碍患者达1.885亿人,中度和重度视力障碍患者达2.17亿人,另有3600万盲人。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中的天然晶状体会变得混浊老化,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加,最终影响视力。

在发病前,人类医生很难注意到人眼逐渐发生的变化。人工智能诊断工具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可能发生的眼疾并得到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诊断50多种疾病,诊断精准度堪比人类医生。一项测试表明,相比八名医生会诊,这套人工智能软件能在94%的场合给出相同的诊断结果。为了避免误诊,人工智能机器人采用了一组算法,而非单一算法,因此任何一种算法的错误都会被其他算法推翻。根据诊断概率,该系统会对每个诊断结果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评分,并予以注解。

突破模糊

随着数字成像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扭曲或碎片化的图像能够被转化为清晰的大师级作品。它的工作原理究竟是怎样的呢?人工智能成像技术可以还原被雨水浸湿或沾有污渍的图像、重像素化或低分辨率图像以及被某个元素遮盖的图像。除了图像,这项技术也可用于还原视频。

该技术不仅仅只是先进的图片编辑工具,还能催生可以像人一样分析周边环境的人工智能机器。例如,数字成像技术可以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在路况较差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行驶,极大地提高驾驶安全性。

突破时间

建筑和艺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保存、欣赏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共同愿望。

然而,目前我们保护历史文物的技术还不能帮助我们保护人类文明。据国际失踪艺术品记录组织(ALR)统计,全球每年失窃和丢失的文物高达1.2万件。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因为一场大火酿造了人类的悲剧——馆藏2000多万件文物的90%被燃为灰烬。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失火,损毁严重,其标志性塔尖倒塌。

时间也是建筑和艺术的敌人。虽然罗马斗兽场和雅典帕特农神庙依然庄严屹立、耐人回味,但它们俨然已不是建成之初的模样。

“超级视野”已经成为挽回人类文明记忆的福音,可以让已经消失的历史古迹重现眼前。阿富汗1500年前建成的巴米扬大佛高53米,但在2001年被炸毁。技术人员利用AR技术和先进的3D激光投影仪(光通量为600,000流明,相当于30台电影放映机)使大佛得以1∶1实景重现。这项壮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成功,而且精准还原了几个世纪以前创造的文化遗产。

在欧洲,VR博物馆可以让更多人领略艺术的魅力。荷兰艺术收藏家乔治·克拉默(George Kremer)曾考虑在一家实体博物馆展出他收藏的74幅来自17世纪荷兰和佛兰德大师的画作,但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场馆,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每年也只能接待900万到1000万游客。

趋势三:零搜索

受益于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智能世界将简化搜索行为和搜索按钮,带给人类更为便捷的生活体验:从过去的你找信息,到信息主动找到你;未来,不需要通过点击按钮来表达你的需求,桌椅、家电、汽车将与你对话。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智能个人终端助理将覆盖90%的人口。

趋势四:懂“我”道路

智能交通系统将把行人、驾驶员、车辆和道路连接到统一的动态网络中,并能更有效地规划道路资源,缩短应急响应时间,让零拥堵的交通、虚拟应急车道的规划成为可能。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窝车联网技术将嵌入到全球15%的车辆。

趋势五:机器从事三高

自动化和机器人,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他们可以从事处理高危险、高重复性和高精度的工作,无需休息,也不会犯错,将极大提高生产力和安全性。如今,智能自动化在建筑业、制造业、医疗健康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103个机器人共同工作。

趋势六:人机协创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将大幅度促进未来创新型社会的发展:试错型创新的成本得以降低;原创、求真的职业精神得以保障;人类的作品也因机器辅助得以丰富。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97%的大企业将采用AI。

趋势七:无摩擦沟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与发展,企业与客户的沟通、跨语种的沟通都将可能变得无摩擦,因为精准的信息到达,人与人之间更容易理解、信任彼此。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企业的数据利用率将达86%。

趋势八:共生经济

无论身在何处、语言是否相通、文化是否相似,数字技术与智能能力逐渐以平台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各国企业都有机会在开放合作中,共享全球生态资源,共创高价值的智能商业模式。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全球所有企业都将使用云技术,而基于云技术的应用使用率将达到85%。

趋势九:5G,加速而来

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需求正在驱动5G的加速商用,将渗透到各行各业,并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地到来。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全球将部署650万5G基站,服务于28亿用户,58%的人口将享有5G服务。

趋势十:全球数字治理

触及智能世界,遇到了新的阻力和挑战。华为呼吁全球应该加快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使用原则;并鼓励推动建设第三方数据监管机构,让隐私、安全与道德的遵从,有法可依。

《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2025年,全球年存储数据量将高达180ZB。

以上内容摘自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

最初发布于2019年8月8日

英国军火商积极测试 未来军舰将通过AI/VR实现远程控制?

未来的海军或许可以使用新技术让舰员们远程操控。像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这样的技术能够让一些舰员们在岸上工作,甚至是在千里之外控制军舰的关键功能。这种“半自治”的军舰,需要更少的船员,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少的人身处战争的险境。

外媒报道,在未来,英国皇家海军可以使用AI和VR来减少船员的规模。类似于在千里之外控制着无人机的操作员,舰员们可以远程工作,比如控制军舰上的传感器或武器。当他们在陆上的基地工作时,可以远离前方的战火。甚至军舰的舰长也可以在岸上,在陆上的基地里指挥他的战舰。

英国军火商BAE系统公司一直在向英国皇家海军推广这项技术。“与军舰上那些坐满军官的控制室不同的是,为了防止军舰受到敌方攻击时控制室也被波及,在陆上的控制室中,军官们能够在其中自由走动,”BAE的一位代表向媒体表示。

飞机将会是首个被远程操控的武器系统。通常飞机都由一位或两位飞行员进行操控,这种短程的任务不需要额外的维护工作,并且相对而言是可支配的。而军舰就不同了,通常军舰都是需要数十人来处理数百项任务,有时会在海上航行数月时间,需要大量经过训练的舰员在离岸数百英里的军舰上进行维护工作,并且很容易就会耗费数十万美元甚至更多。可以说,操纵军舰的复杂性对于使用AI和VR的舰员或陆上的控制室来说是难度最高的任务。

在岸上工作的舰员还会遇到另一个问题:海军需要保证他们的战舰被敌方围堵,或者被迫不使用雷达和通讯信号来进行操控的情况下依然可控,因为敌军将会用这些信号来定位他们。同时,军舰也可能会被敌军攻击,或者受到其他损害,使军舰的动力或通信功能失效。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军舰和岸上指挥部的联系中断了,那些在岸上基地中远程执行的工作将无法完成。

同时,BAE系统公司还在测试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负责军舰安全的值班人员即使在控制室之外也能够看到战术数据和其他重要的信息。“我们将会使用微软HoloLens在明年3月25日至4月11日的皇家海军Information Warrior 19演习期间首次展示。目前,我们还在使用Striker II飞行员头盔来为皇家海军开发这一系统。”

不过,要在军舰上使用这种增强现实设备,还需要面对强光照和复杂的海面状况等问题,BAE希望对Striker II头盔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测试虽然进展顺利,但却不够高效,尤其是有大量来自军舰和陆上的各种传感器的数据需要呈现给操作员。

另外,BAE系统公司还在和电脑制造商戴尔合作,来开发更安全的WiFi技术,将舰桥与控制室更好地进行连接。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触控、手势控制,语音控制…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的技术。当然这些技术并不全都适合用在皇家海军的军舰控制室,但肯定有一些是合适的,” BAE系统公司的作战系统技术总监Frank Cotton说道。

最初发布于2018年11月29日

原文链接: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military/navy-ships/a25322684/remote-warships-ai-vr/

不止培训飞行员 美国空军计划将AI/VR融入各部门日常训练

美国空军训练部门的负责人在近日表示,他们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成为首选的训练技术,帮助空军人员更快和更好地进行训练。

Steven Kwast中将是美国空军教育与训练指挥部的司令官,他表示,他希望预定于明年完成的测试结果,能够表明这些先进的工具,比如AI、虚拟现实和超级计算,能够提升人脑的速度和效率。

“目前已有的测试数据结果是非常积极的,我们能够强化人的大脑,以更快、更好地学习,并且我要说,记忆效果也更好,这就意味着你会更长久更更好地记住知识,”Kwast在美国空军协会空、天网络会议期间对记者们表示。

他以如何将人工智能用于飞行模拟器为例进行了讲解。

“我们来看一下,比如,一个飞行员必须进行一个翻转动作,在飞行员进行此动作时,人工智能会进行观察。并且,当你向后拉控制杆时,人工智能会分辨出你在做什么,它会告诉你‘嘿,你向后拉的幅度太大了,’或者‘嘿,你的鼻子有点向右歪了,你需要保持目光朝前,’”Kwast说道。“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在看着你。它会向你学习,并且学习你是如何学习的,然后它会给出你建议,帮助你实时适应学习内容,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出错。”

随着创建逼真的3D训练环境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AI能够调整这一环境,使其适合人们学习的方式,他说道。“AI甚至还能给出建议,比如,‘你更加适合使用视觉内容进行训练,或者更加易于接受文字内容。你最好先阅读,然后再操作。或者你最好先观看,然后再操作。’这就是人工智能正在帮助我们做的事情。”

Kwast说,测试结果将会在明年夏天完成,并且将会应用在除飞行员训练以外的更多领域。

“这其中包含了空军所需要的所有技能,”他说到。“无论你是维护人员,还是网络专家,又或者是防空兵,或者飞行员,这些都可以应用AI。这是关于人类学习工作技能的一项技术。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够以新奇的、实用的方式来使用这项技术,强化训练的效果。”

美国空军官员指出,AI能够被用于补充教官资源的不足,并且让学生们能够在任何时候接触到训练内容,且不会学到教官的坏习惯。

“我们正在寻求去除训练和教育环节中的人为因素的方法,”Jim Sears准将说道。他是美国空军教育与训练指挥部旗下计划、程序和需求部门的负责人。“同时也在寻求简化训练过程,增强训练效果并且使训练变得更好的方法。”

最初发布于2018年11月20日

原文链接:https://www.military.com/daily-news/2018/09/18/air-force-wants-use-artificial-intelligence-train-pilots.html

美国空军中将的担忧:在人工智能上 美国已经落后于中国

近日美国空中一位中将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大量投入,将很快把美国甩在后面,使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在数字时代,速度是发展的根本,”VeraLinn “Dash” Jamieson中将说道。她是五角大楼空军参谋部负责智能、监控和侦查(ISR)的副参谋长。

她描绘了一幅可怕的画面:当俄罗斯有想要用AI作一些雄心勃勃的实验的想法时,中国已经有了这些手段。

比如,中国正在积极努力想要成为AI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比如以军民合作的形式创建数字化的人工智能城市,以了解AI技术能够如何被复制和应用。这些城市通过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软件跟踪人们的行动,监控着生活在其中的市民的每个举动。

“据我们估计,在2017年,中国在人工智能系统方面的投入总额达到了120亿美元。我们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至少700亿美元,”Jamieson在空军协会的一次早餐上说道。

“你可以对比下我们的投入和中国的投入,”她补充道。

五角大楼中的每一个军事部门都在不同程度地推动着AI的发展,不过其投入规模仅有数十亿美元。

根据独立调研机构Govini的数据,五角大楼在2017财年在新兴技术研究上花费了大约740万美元,而AI在其中占比仅有大约33%,这些花费还包括量子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以及其他的信息技术研究。

因为美国空军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一直都在大力投入反恐作战,“我们并没有纵观全局,来思考并且创建和开发一个高端的战略,我们只看到了我们今天正在面对的战争,”Jamieson说。“今天我们的[智能、监控和侦查]能力还不足以应对国防战略中提出的发展意图所带来的挑战。”

Jamieson正在推动着美国空军的智囊团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它该如何行使自治权。比如,他们正在从讨论一个单独的、先进的武器到更广泛地讨论要发展新兴技术,必须要网络先行。

她还重申了与去年相似的评论,Jamieson表示,她的目标在于使用AI从数百万的智能数据点和传感器整合数据点中筛选数据,比如可视或可听传感器的数据,给予空军需要实时做出的决策,这能在实际的战场或虚拟战场中帮助他们。

“我们的确需要我们的分析人员来协调这些数据,以获得更高质量且更快的决策,”她说道,并且还补充说“我们必须构建下一代的ISR(智能、监控和侦查)能力,使我们能够从冲突的全局高度占据决策上的优势。”

Jamieson还推动了一项文化的变革,在此之前美国空军一直在纠结于这一问题,即如何从人力密集型的处理方式调整到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处理方式。处理过程将会由数据开始,到数据分析和机器智能,再到人机合作,她说。

“军工企业和空军将会被要求提升ISR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能够保持胜任各种军事行动。我们将会共同推进这些研究,”她说道。

Jamieson还说这项研究决不能仅仅将大数据收集作为一个信息来源。“数据就是武器,并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以这样的看法来对待数据。”

基于此,目前的空军和未来的空军都需要“被释放,”她补充道。

今天的美国空军要真正地理解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这对于应对下一场面对俄罗斯或中国的战争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她说。

Jamieson说在最近几个月,她约见了一些能够通过编码技术整合来自各种不同平台的数据的空军官兵。

“来自第480 ISR联队的空军官兵们意识到,他们在最喜欢的游戏能够被用于培训,这款游戏可以支持大约55名用户之间的实时协作,以完成一项任务。”她说道。

这些空军官兵创建了一个低成本的军用版本,名为Sentinel Sim。Jamieson表示,如果是由空军来开发,或者外包开发的话,可能会花费数百万美元。

而在今天,这个游戏已经被用于实际任务训练场景。

美国空军、军工企业和五角大楼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现在这已经成为了一项团体运动,”Jamieson说。“并且我们必须这样看待它。”

最初发布于2018年9月3日

原文链接:https://www.military.com/defensetech/2018/07/30/china-leaving-us-behind-artificial-intelligence-air-force-general.html

专访新加坡内政部技术总监:用VR/AR/AI赋能每个警员 助力朝美首脑首次会晤

随着特朗普与金正恩近日在新加坡圣淘沙岛嘉佩乐酒店的会晤,同时也是在任的朝鲜和美国领导人数十年来首次会晤,整个新加坡的安全管制都空前严格了。

新加坡被选做本次会面地点的一个原因,正是其备受赞誉的安全和稳定的局势。这个国家正在投入高科技的工具来支持其公共安全事务。比如,新加坡政府使用虚拟现实来模拟恐怖袭击,并且正在寻求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快速做出决策。

在最近的一次专访中,新加坡内政部(MHA)的技术总监、同时也是Ops-Tech集团的高级总监Ng Yeow Boon分享了政府在如何准备对危机做出响应。他表示,当陷入恐怖袭击造成的混乱时,政府和警员们需要能够团结一致,快速响应。

VR/AR助力警员技能提升

在今年1月,新加坡的Home Team开始使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来模拟恐怖袭击、持刀抢劫和其他的场景,在“基于团队的决策”中训练指挥官们。Ng Yeow Boon说:“你会感觉你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中,你正在面对持枪歹徒,并且你必须有所行动”,他解释道。这些模拟的训练场景将会设立在最近刚刚对外公布的Home Team模拟中心。

据Ng Yeow Boon介绍,新加坡内政部正在从“基于技能的模拟”(比如如何开枪射击、如何驾驶快艇、如何读取雷达信息)向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的、更加真实和复杂的模拟训练转变。在虚拟世界中,没有任何的限制,“比如一辆正在燃烧的油罐车,你无法‘真正’模拟这种场景。”

在这些培训环节中,危险的场景会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展现,看起来就像是真正发生在新加坡的街头一样。模拟指挥中心里有大约20名警员,他们来向执行任务的人员发出指令。每一次虚拟训练的复杂程度都能进行调整,比如培训师们能够在其中引入破坏因素和场景的变化,来“创造”无法预知的事件,测试警员们在高压下的决策能力。

AI技术是警员的力量倍增器

根据新加坡内政部去年的公告,新加坡计划将警察的一些工作进行“自动化”,来应对公共安全工作岗位的不足。新加坡计划“用一个更加有效的方式”来使用人工智能和面部识别技术,来增强警员们的能力,并且优化受限的资源。

类似这些技术在警员的工作中将会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倍增器”,Ng Yeow Boon说。比如,视频分析技术能够帮助警员们“翻译”视频监控信号,来探测“刚刚发生的事件”,他说道。“比如一场打斗、骚乱,甚至是一个危险的人物等等,这些信息我们都能获取到。”

而在一些大型活动,比如国庆游行时,Home Team部门能够与医院和支持机构更好地合作。“我们可以近乎实时地接收和分享信息,而在过去,这一过程可能有些滞后,”Ng Yeow Boon解释道。“你实际上是在使用一个通用的体系结构,就像我们所有人都使用WhatsApp一样。”

政府部门、警员和应急响应人员还能以类似的方式“分享”传感器信息,以达成更好的协作。“不同的部门可能有不同的传感器,所有这些传感器的信息都能进行整合,并且生成一个‘通用状况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决策,”Ng Yeow Boon说道。

新加坡内政部还在探索用无人机来管理突发事件,比如火灾,或者保证重大事件的安全,他补充道。比如,在去年10月,新加坡民防部队在一个废品回收场的火灾中使用无人机来定位热点,这些信息是在地面上的消防员们无法看到的。

塑造警务团队的新常态

虽然新加坡内政部正在大力投入这些新技术,但它们必须要能为警员们和警员的日常工作带来确实的好处,Ng Yeow Boon说。“我们正在持续使用新技术来应对以往工作的痛点,不仅仅要聚焦于长期的需求,还要注意那些与前线的警员们有极少联系的需求。”

在未来,预测性的警务系统可以帮助警员们从历史规律中获取洞察力,他补充道。警员们能够弄清楚“你可能会比平时更要关注的趋势或热点区域”,Ng Yeow Boon解释说。这不仅提升了单独一个警员的效率,同样还帮助优化了有限的警力资源。

团队的状态和过程也在发生改变,警员们现在以更小和更敏捷的小组形式来执行任务,而不是以往庞大的大队形式。“警员们更加移动化,更具连接性。他们不需要像军队执行任务时那样,一个长官带着二十个警员,”Ng Yeow Boon说道。

最终,新加坡内政部的目标是赋能每个警员,并且给他们装备能够帮他们更聪明、更安全地执行任务的工具。“掌握在每个警员手中的新技术,能够变革这个组织,”Ng Yeow Boon认为。

本周,新加坡正位于国际舞台上,并且整个世界将会见证历史性的时刻。无论美国和朝鲜领导人的会面能够有何成果,新加坡的公共安全部门都要确保其顺利进行。

最初发布于2018年6月12日

原文链接:https://govinsider.asia/innovation/singapore-ng-yeow-boon-mha-virtual-reality-counterterrorism/

军事训练领域寻求一场变革 VR等技术显然还面临挑战

要让军队跟上新科技发展的步伐,一直都是充满挑战且价格昂贵的过程。当然,各国军事部门在寻求改变。根据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22年,会有多达11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培训系统中,而这些新技术正在成为军事培训领域创新的一个主要关注点。

在全球范围内,VR行业的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1年,全球的VR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50亿美元。单单是设备方面,到2021年,中国市场对VR设备的需求可能会超过8500万台,超过美国的6800万台的市场规模。随着消费者们驱动新的创意,并且在这一领域持续投入,像是英国、韩国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也开发了一些平台,来将VR战略融入到政府事务中,比如在军事领域。

在此之前,美国国防部一直依赖着现场式的培训,在一个所谓的“合成环境”中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用电脑控制的模拟器或者化身进行互动。单单是这个合成的数字培训系统,每年就要花费140亿美元。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用于步兵的培训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由于现在有了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工作,并且还可以配合VR头显的培训课程和模拟器,以及基于云端的共享内容,士兵们现在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进行培训。这些模拟器可以模拟新的武器,新的军事策略,甚至可以让士兵们练习从飞机上进行高风险的高空跳伞。此外,老兵们还能够沉浸在治疗环境中,帮助他们处理战后的焦虑,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创伤。

“美国国防部正在研发沉浸式技术,”三星的联邦政府销售事务副总裁Chris Balcik说道。这家电子技术公司也开发用于军事用途的技术和设备。“我们认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在军事领域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目前已经用作一种补充手段,出现在了在军事训练中。”

毫无疑问,新技术是一场全球性的军事竞赛。根据2017年的一份关于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报告,如果美国想要跟上其竞争对手,比如中国和俄罗斯,那么美国需要快速推进技术方面的创新。

“美国军队要么引领这场革命,要么屈服于已经落后的现状,” 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数据科学和分析机构Govini在报告中说道。

该报告指出,美国是否能够成功地变身为军事新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将取决于美国国防部认识到AI和其他自动化系统的潜力的速度,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全力投入这些相关的技术,比如VR/AR、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机器学习、无人系统和机器人,并且为这些技术在战场上找到对应的应用场景。

根据来自IDC的数据,美国仍然是在AI领域投入最高的国家,在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差不多100亿美元的水平。报告人为,中国正在不断地投入这一领域,并且从军事领域的创新中获益。并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美国政府还在犹豫时,中国已经开始向美国的创业团队投入资金了。

专家表示,虽然美国已经在将人工智能引入到国防战略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美国国防部并没有引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

“对于虚拟现实来说,基于消费者的业务是其发展的动力,”Booz Allen Hamilton的执行副总裁Young Bang说道,这是一家位于弗吉尼亚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咨询机构。根据IDC提供的数据,2018年美国在VR领域的投入将会达到64亿美元,作为对比,亚太地区,包括日本在内,将会投入51亿美元,而欧洲、中东和非洲一共会有30亿美元。

虽然政府部门在虚拟现实领域的投入正在逐渐增加,专家表示在军队大规模采用VR之前,仍然有几个挑战需要克服。其中一个障碍是需要确保VR设备足够安全,以保证军事训练内容受到全程保护。政府和技术提供商一直在研究,需要具备多高的安全程度才能将其用在军事部门中。这就拖慢了VR等技术在军事培训领域的应用进度。

“比如你使用自己的声音来进行认证,并且已经输入了自己的PIN码,使用了你的生物识别手段如虹膜识别等等,这样你就使用了三四种认证手段,但这样足够了吗?”Balcik说道。

另一项挑战则是目前的VR设备存在的问题,比如会引发晕动症,会让用户感觉恶心等等。

“由于屏幕刷新率、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设备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Bang说道。“并且无线设备的电池寿命也是一个限制因素,不过很快就会被克服。”在刷新率方面,会随着新的图形处理芯片的推出得到改善,Bang说道。

开发可用的内容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已经可以采用的VR培训内容包括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学习如何穿戴装备。而更复杂的用来模拟军事任务的VR内容开发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当这内容需要体现多人协同作战,或者模拟复杂的城镇作战环境时。

“现在每个人都在进入这一领域,无论是学术界、终端用户,还是军事部门,”Balcik说道。“这需要很多领域共同发力来驱动内容的进步。”

最初发布于2018年3月28日

原文链接:https://www.usnews.com/news/best-countries/articles/2018-03-20/the-us-military-wants-to-lead-the-innovation-game-in-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