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100 Ultra半年使用体验:安卓应用生态有多混乱?

这些年我陆续换过多次手机,早期曾经用过小米1、三星Galaxy Note 2、LG G4,以及一段时间的金立S5.1,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安卓手机。系统方面除了手机原本的系统之外,也给三星刷过锤子和阿里云OS等不同的系统,后来也是不想再折腾了才转投苹果阵营,陆续用过了iPhone 7、iPhone XS、iPhone 12、iPhone 15 Pro Max四代iPhone。

但苹果这几年的更新的确乏善可陈,还有一些存在多年的问题一直没能改掉,所以逐渐有了再试试现在的安卓手机的想法。关于vivo X100 Ultra和OriginOS 5的使用体验,我会拆分成几篇来写,都放在一篇里实在太长了。

其实这些应用生态方面问题,在我以前用安卓手机时就有,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且这些问题并非局限于这款机型,应该说安卓系统的手机都存在这些问题。

第一,应用获取渠道很分散

先说应用安装环节,系统自带的应用商店会出于多种原因不提供某些应用的下载,还需要其它应用商店的补充。而且即使安装多个应用商店,也不能保证能下到所有自己想用的应用,因为有些应用只在自己的官网提供下载。

这段时间我在手机上安装了多个应用商店,分工如下:

vivo应用商店:国内常用的应用基本都能下载到,安装和更新也方便,不需要频繁手动确认;

Google Play:可以下载大部分国外应用和一些国内应用的国际版(或者说纯净版),且安装和更新不需要手动确认,但仍有部分国外应用会受限于区域,不提供下载(比如谷歌的Gemini、任天堂的Nintendo Today),还需要切换区域;

APK Pure:补足Google Play缺少的或因区域限制不提供的应用,缺点在于但APK Pure应用本身广告太多,很容易误点,且混杂了一些山寨应用,更建议去它官网下载应用的APK文件,再传到手机里安装;

应用宝、豌豆荚:两个老牌的三方应用商店,和vivo应用商店配合,能搞定所有国内常用的应用了(但豌豆荚被Google Play提示“此应用企图绕过Android的安全保护措施”,我已经把它删掉了)。

此外,还有一些应用不会上架任何应用商店,需要去官网甚至GitHub下载。

与之相比,虽然iOS上仅能通过App Store下载应用,但只要有外区ID,基本上各种应用都能下载到,真正做到了一个应用商店搞定所有需求,安装环节基本不存在碎片化问题。

第二,应用更新渠道也很分散,且版本成迷

用习惯了iPhone之后,需要更新应用时就会很自然地在App Store里更新(当然大部分时候都会自动更新,很少去手动检查更新)。但在OriginOS,或者说是绝大部分安卓系统魔改版上,仍然存在一些应用更新方面的乱象,具体来说:

vivo应用商店、Google Play、APKPure、豌豆荚、应用宝五个应用商店都可以更新应用,但提示有新版本的应用都不一样。比如在Google Play已经更新了所有应用,vivo应用商店仅检测到一款应用需要更新时,APK Pure仍有39款应用需要更新,应用宝提示有25款,豌豆荚提示有6款,到底谁更准呢?

部分应用在不同应用商店提供的版本不完全一样,比如在国内应用商店下载的DeepSeek,在Google Play中会提示“该应用并非来自Google Play,因此应用体验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原始安装渠道更新该应用,也可以通过Google Play重新安装。”针对不同的区域推出不同版本也是正常的,苹果的App Store也这么干。但如果都是面向国内用户的应用,还会在不同应用商店提供不同版本,就很让人纠结。

部分应用自己可以更新,在检测到新版本时就会提示,可以自己下载更新,再手动确认安装,但也不是所有的应用都可以自己检测并下载更新。还有些应用在某个应用商店提示有新版本,在应用内检测更新却提示无更新。

有些应用即使刚刚从某个应用商店下载安装,首次打开时就会提示有新版本,怎么,我下载的不是最新版本?

一些系统自带的应用,比如钱包、vivo健康、蓝心小V,有新版本时应用商店里不会提示,反而要在应用内的设置中更新,进一步加剧了应用的碎片化。至少应该保证这些自有应用都统一在vivo的应用商店里更新吧?

还有一点,Google Play的保护机制可以检测设备中应用的风险情况,我安装的应用里,可灵AI和豌豆荚都被提示“此应用企图绕过Android的安全保护措施。”提示豌豆荚有风险我能理解,可灵AI为啥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第三,应用设计很不统一,缺少iPhone上的一致感

比如,iOS上的应用操作方式一致,比如在屏幕顶部点一下,列表页就能回到最顶端。OriginOS 5有部分界面支持该操作,比如相册中的照片列表、系统设置、通讯录、通话记录等等,也有部分三方应用支持,但是点击触发的位置、动画效果、回到顶端的速度等等都有一些差异。即使都是系统自带的应用,在动画效果上也有明显的区别。还有有一些应用还不支持该操作,比如百度贴吧。

比如,一些应用对当前版本的安卓支持不够好,可能是基于之前版本的安卓开发的?有些应用好不容易搞到了APK文件却因为版本问题无法安装,或安装之后打开会闪退,无法使用。还有某些应用中会出现比较早期的UI元素,与其它应用和系统本身的设计格格不入。

再比如,应用图标的设计风格在有些界面极度不一致,在vivo X100 Ultra上查看文件时选择“用其他应用打开”,会出现这种”诡异“的画面,圆角图标、直角图标、圆形图标等等各种图标混在一起,甚至圆角图标的圆角也都不一样,真的是毫无美感。

这么说吧,iOS上的每个应用都按照苹果的想法来设计,而在安卓上,每个应用都各有各的想法。

从最近几年各个手机厂商推出的新系统版本来看,安卓手机厂商们已经在努力追赶苹果了。但这个过程肯定没有那么快,尤其是应用生态混乱这种长久以来的积弊,并没有那么快能改善,从头开始构建应用生态的成本既不是一家公司能够承担,也不是存量用户能够忍受的。

关于这段时间使用vivo X100 Ultra的其它体验,接下来几篇再谈。

最初发布于2025年4月14日

华为AR/VR产品线总裁李腾跃:发布VR SDK和AR引擎 5G就是为AR/VR而生!

6月22日至23日,以“开放&创新”为主题的华为终端·全球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大会期间,华为正式发布全场景生态战略,宣布全面推行耀星计划,设立DigiX创新工作室,通过芯端云开放平台,赋能合作伙伴,真正为用户带来更美好的数字生活。

在6月23日的VR/AR分论坛期间,华为AR/VR产品线总裁李腾跃正式发布了VR SDK 2.0和AR Engine 1.0,并宣布将会面向所有开发者开放。除此之外,还阐述了他对5G+AR/VR的看法。

在华为,AR/VR有着与手机同等的战略地位

李腾跃表示,华为已经将AR/VR产业当成重要的战略来做。李腾跃本人在华为工作了20年,历任首席技术战略规划专家、技术规划管理部部长、3G平台硬件总经理、产品经理、SE、无线硬件部长等岗位,主持和规划了华为公司多个重大创新和战略规划项目,负责了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从2G、3G到4G、5G的规划。现任华为ARVR总裁,负责华为AR&VR产业端到端的方向、战略、布局,负责AR&VR产品的商业成功和技术竞争力建设。他本人和华为都对AR/VR产业充满信心,相信两年以后这个行业会有大发展。

AR/VR在华为消费者BG的地位相当高,与华为现有的huawei、荣耀、Nova系列的手机产品处于同级地位,并单独成立了一个产品线,可见华为对AR/VR的重视程度。

至于华为的ARVR战略,李腾跃表示,华为的AR/VR战略是以手机为中心的,因为华为每年会出货一亿部以上的手机,今年可能会达到两亿部的规模,两三年之后甚至能达到四亿部到八亿部的规模。华为意在以手机为中心,让用户可以随时将手机与AR/VR连接起来,坚持端+云协同,E2E垂直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

“现在我们想的就是类似于当年做分布式计算一样,我们让计算和显示分离,让计算的能力无处不在,借用这些已经无处不在的计算能力,比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再加上好的显示,就可以让好的体验无处不在。这就是我们的战略。”李腾跃说道。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何华为手机同样基于安卓系统,却不主推Google的ARCore呢?李腾跃说,华为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亿部手机,而Google的ARCore只能支持高端手机,华为要把自己的一亿部手机全部用自己的AR引擎接进来,这也是开发者们更愿意看到的。当然ARCore华为手机也会也支持,但ARCore主打海外市场。华为也发布自己的SDK和自己的算法,目的在于通过数量更多的硬件,加上这些算法,进行垂直优化,让开发者的应用在华为的平台上跑的更顺畅。

正式发布VR SDK 2.0和AR Engine 1.0

作为本次VR/AR分论坛的重头戏,李腾跃宣布,华为正式发布VR SDK 2.0和AR Engine 1.0,将面向所有开发者开放,并且目前已经上线了华为开发者平台。

华为希望合作伙伴们可以借助这些引擎和工具去开发AR/VR应用,将来这些应用都可以运行在华为的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上面。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存量市场,并且华为的下一代设备也会支持。“我们最大的梦想是将8亿台设备都连接起来,做千亿市场。我们会把这些都向所有的开发者开放,我们一起共同来推动这个产业。”李腾跃表示。

AR方面,预置华为AR Engine的华为中高端手机年发货将至少超5000万台,华为AR Engine全面支持麒麟旗舰芯片和中档芯片。华为采用AR Engine+ARCore双栈策略,AR应用可以无感知调用华为AREngine能力和Google ARCore能力。当然,在海外华为将主要使用ARCore,但在国内,华为坚定地用自己的生态,重点是中低端还有很多手机,ARCore是无法支持的。

在VR方面,华为VR SDK 2.0推出了Native API,同时全面支持Unreal和Unity。

在昨天的主论坛期间,华为宣布推出“耀星计划”,而AR/VR也是耀星计划的重点支持领域。李腾跃表示,华为会拿出1000万人民币的扶持基金,奖励优质的AR/VR内容,鼓励开发者进行开发。其次,华为每年会向5000万的目标用户推送AR相关的手机通知,向500万的目标用户推送VR相关的手机通知,未来这一数字希望能够上亿。在硬件支持方面,华为会拿出1000套设备,合作伙伴可以申请用华为的手机和硬件去开发AR/VR应用。最后在品牌推广方面,华为会选择做的比较好的应用,在新品发布会、关键位置、线下门店等地方帮助推广,提供价值500万的推广资源,帮助提升开发者的品牌价值。

畅想5G+AR/VR的无限前景 鼓励大家共同开放创新

作为曾经经历过2G、3G,直到4G和5G研发及应用的“元老级”人物,李腾跃表达了他对5G+AR/VR的前景的看好。在他看来,5G是未来的一个很大的机会,现在华为的5G可以说已经成为行业的No 1。华为当时定义的5G标准是10Gbps的传输速率,1毫秒的延迟。而从目前来看,AR和VR是唯一的支持5G的杀手级应用。5G就是为AR/VR而生的,因为AR/VR既需要高带宽,又需要低延迟。

最后,李腾跃表示,华为此次开发者大会的主题叫“开放&创新”,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地开放创新,一起去推动AR/VR行业,一起把AR/VR产业做大做强,大家都有机会赢得未来。

最初发布于2018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