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第三方Daydream头显 华为VR眼镜上手体验

近日外媒记者在CES期间体验了华为首款谷歌Daydream兼容头显,在该设备上,我们可以看到三星和Oculus联手打造的Gear VR的身影,当然了,华为VR和它的“近亲”Daydream View头显也有相似之处。

华为这款Daydream兼容的VR头显需要适配华为Mate 9 Pro或保时捷设计版Mate 9手机,在本次CES展会期间也有展示,外媒记者亲自上手体验了这款VR眼镜。

华为VR头显的外观有很多地方都类似于三星Gear VR,但是却运行着谷歌最新的VR平台Daydream。除了外观之外,这款头显在视觉体验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很像谷歌的头显。我将会把华为VR头显与谷歌和三星的产品进行对比,尤其是突出其与谷歌Daydream View相同的软件,使其更利于对比。我现在能说的,就是这款头显采纳了三星Gear VR的一些成功设计,并且将其应用到了谷歌Daydream平台。

外观

这里还是要说,华为VR头显给人的感觉很像是Gear VR。材质是塑料的,在头显顶部有一个调节焦距的滚轮,并且贴面部分是可以拆卸的,另外还有一个距离传感器、触摸板,并且可以直接连接手机(与之相比,Daydream View宣称可以“连接任何手机”)。从这些方面来看,它避开了与Daydream View采用同样的设计。但与之相比,Daydream View给人的感觉要轻很多,也更加便于携带。但是Daydream View缺乏华为VR所具有的调节焦距的功能,而且也没有距离传感器。这一传感器可以在不佩戴头显时自动让手机熄屏。

据说,华为在CES期间展示的产品并不包含可使用的触摸板和距离传感器。考虑到Daydream控制器是运行Daydream应用所必需的,并不清楚在运行Daydream应用时触摸板是否可用,或许这个触摸板是为了让华为VR头显兼容其他的VR平台也说不定(就像华为手机在中国会使用的系统那样)。

视觉效果

华为VR头显的视场角FOV相比谷歌Daydream View要稍微大一些,但是透镜的边缘会呈现出更多的扭曲和畸变。除此之外,视觉效果基本一致。就我个人而言,色差、清晰度、头部运动跟踪和亮度等等基本与Daydream View一致。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Daydream View和Gear VR在体验上的区别的话,华为这款VR头显的体验质量更加偏向Daydream View。

舒适度

虽然Daydream View要轻一些,但是它使用了相对硬一些的泡沫填充材料。华为VR头显则使用了非常柔软的贴面材质,同时重量有所上升。如果Daydream View也是用柔软的泡沫材料的话,从舒适性角度来看显然更加值得入手。不过既然已经采用了这样的材质,哪款头显更加适合长时间使用则取决于每个用户的面部结构了。

漏光,是Daydream View上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但我发现这一问题并不存在于华为VR上,只有极少数的光线会从外面反射到透镜上。

再来看看电视寿命、发热量和其他关系到使用时长的因素,我不能通过这次短时间的体验来判断,但至少在发热量方面,华为VR的表现要更好一些。因为华为VR使用了像Gear VR那样直接的卡扣结构,不会有盖子类的东西把热量给“关”在头显内部。而是用Daydream View时,你必须要使用盖子才能把手机固定。

考虑到这些不同点,尤其是可以调节焦距这一亮点,华为VR头显可以说是谷歌Daydream View很好的替代产品,而且二者还运行着同样的软件平台。当然了,华为VR近支持华为的Mate 9 Pro或保时捷设计版Mate 9。其价格和发售信息目前并不知晓,但是如果华为能够做好的话,这个首款第三方的Daydream兼容VR头显还是有着把高质量移动VR体验带给更多人的潜力。

最初发布于2017年1月17日

原文链接:http://www.roadtovr.com/hands-huawei-vr-cross-daydream-view-gear-vr/

亲测TPCAST无线套件 这款Vive配件是否值得买?

在去年双十一期间,除了VR购物产品Buy+上线之外,还有一件让全球VR玩家激动不已的新产品问世,那就是由传送科技打造的用于HTC Vive的TPCAST无线套件。这款配件在双十一期间和去年年底进行了两轮预售,并且即将正式发货。

这款产品的实际表现如何,是否对得起玩家漫长的等待?笔者在近日受邀前往传送科技位于北京非中心商务花园的总部,亲自体验了这款TPCAST无线套件。经过亲身体验和对比,笔者认为,这款无线套件是目前HTC Vive用户最值得购买的配件产品。

当然并不是只有传送科技看到了无线VR的前景,Rivvr和Quark VR等国外公司也在开发无线VR方案,但与TPCAST相比,在产品化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笔者和同行的小伙伴分别体验了HTCVive平台最具代表性的两款游戏,《雇佣兵》和《音盾》。通过体验无线版本的VR游戏可以发现,与之前未使用无线套件的Vive头显相比,基本不存在额外的延迟(在去年的Vive X加速器Demo Day期间,传送科技的COO樊佳鑫表示,TPCAST无线套件可以做到画面不失真,基于无线高清+自有专利算法,能够实现双向交互,延迟在2毫秒以下)。经过实测,笔者认为,该产品已经达到了当时宣传的水平,游戏过程依然流畅如初,对头部运动的跟踪和反馈都感觉不到延迟方面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在摆脱线缆束缚之后,玩VR游戏时的体验效果上了一个台阶。玩家无须担心会被线缆缠住,可以自由地在HTC Vive的定位范围内活动。要知道在此之前,玩游戏时需要拖着一条粗壮的线缆走来走去,在转身时和走动时还需要小心脚下。而使用无线套件之后,由于电脑和头显之间没有了线缆,弯腰,下蹲,甚至是跳来跳去都不会受到线缆影响(之前笔者曾经提供过外媒在测评TPCAST无线套件时的的文章,UploadVR甚至还邀请了专业的体操运动员,在VR游戏过程中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并且还抛接Vive手柄来测试其延迟,当时外媒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外媒测评的设备还是原型机,在此之后,传送科技的研发人员对产品的细节进行了大量的修改。目前的产品已经适合普通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比如头显与接收端的连接形式,电池的连接形式,线缆接口的设计等等,都经过了大量的测试和完善。

传送科技的工作人员表示,其实研发无线方案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实现产品化。从最初亮相到出货,基本上每参加一次发布会,就需要对原有的产品进行一次小调整,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最终达到了目前的产品状态。比如接口稳固不易脱落,同时又不影响安装的便捷性,又比如20000mAh的大电量电池,可以支持5个小时的持续使用等等。目前的消费者版产品的使用已经足够简洁。即使是普通消费者,在产品说明书的指导下,也可以自己完成安装过程。

体验结束之后,传送科技的工作人员向笔者展示了最终发货的消费者版产品,其中包含电池、头显接收端,PC发射端,电源盒,专用路由器等配件,虽然看上去满满一盒子小配件,但安装过程还是相当轻松的。

玩家可以把这块电池装在裤兜里(使用过程中会有正常的发热现象,长时间运行之后的温度也尚可接受)。TPCAST无线套件固定在头显顶部的接收端重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发热量方面,由于中间隔着头带和线缆,不会直接接触头顶,使用时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热量。至于发射端,只需保证没有东西遮挡其视野即可。发射端具有160°的FOV,可以覆盖5米见方的范围,也就是说,HTC Vive所能提供的房间规模VR体验是完全处于TPCAST无线套件发射端的覆盖范围的。

唯一遗憾的是,消费者版的无线套件还需要使用一个专用的路由器,增加了安装过程的复杂程度,如果安装和使用能够更加简化的话,是不是会更好呢?

另外,在近日举行的VRVCA投资大会上,传送科技展示了可支持四人同空间使用的商用版TPCAST无线套件,相信能为线下体验店,VR房产和教育等领域带来一些新变化。笔者将会持续关注并报道,敬请关注。

最初发布于2017年4月29日

硬件升级+内容发力 蚁视两款新品VR头显体验手记

今天(9月7日)下午,蚁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办了针对蚁视VR套装2S和蚁视VR头盔2C的媒体品鉴会,向媒体朋友们透露了近期蚁视的一些新动态,以及新产品的详细信息。

品鉴会一开始,蚁视CEO覃政向大家介绍了蚁视在VR领域的主要技术探索及目前的研发状况。在光学技术领域,从2012年覃政申请复眼光学专利技术至今,蚁视先后在无畸变光学方案、近眼光场显示技术、瞳距自适应及支持佩戴眼镜等领域探索尝试和产品落地。在今年,蚁视又将更大FOV光学方案应用到了2C和2S两款产品上,这两款产品的视场角均为近圆的110度。覃政还向大家透露,其自主研发的复眼光学超薄VR头显即将产品化,有望在今年年底与公众见面。而且,蚁视已开始了100°以上FOV在AR/VR混合光学方案上的研究探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蚁视的两款新品。蚁视VR套装2S继续使用Inside-out红外感知系统定位技术,并且其定位摄像头模组的精度提升4倍,视角范围提高2倍,位置追踪更加精确。控制器升级为2.4G无线双手柄,使用起来便捷不少。另外2S的头盔的线材也进行了升级,更加细软,佩戴也更方便。简单的说,这款产品是对去年发布的蚁视2代头盔的一个更新。

在品鉴会期间,笔者使用蚁视VR套装2S体验了《Arizona Sunshine》和《Raw Data》这两款备受欢迎的VR游戏,由于体验时间较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由于蚁视2S的无线双手柄在按键布局和操作方式上与Vive控制器存在一些差异,玩家可能需要一个操作习惯的迁移过程。不过在开始第二局之后,操作明显顺畅了许多。在游戏画面上,与Vive基本一致,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同,佩戴要更方便一些,且对戴眼镜的玩家更加友好。而3799元的售价,则使其更具竞争力。

蚁视CEO覃政在面对媒体朋友提问时也坦言,蚁视2S对Steam平台的VR游戏并不能做到100%兼容,这是由于蚁视头盔采用的Inside-ouot定位技术所限,当两个无线手柄超出定位摄像头的捕捉范围时,定位就会出现问题。比如部分VR游戏需要玩家用胳膊从身后拿东西,不过这种比较“反人类”的操作还是很少见的。基本上Steam平台主流的VR游戏都可以使用蚁视VR套装2S来体验,而这也是其他的PC VR头显厂商努力的一个方向,毕竟仅仅依靠自建平台,内容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玩家的需求。

另一款新产品,蚁视VR头盔2C主打沙发级应用,独创了Xbox手柄新玩法,用Xbox手柄模拟VR操作,使用户坐在沙发上通过蚁视大厅就可以畅玩更多Steam平台VR游戏。在硬件参数上,蚁视VR头盔2C的FOV和蚁视VR套装2S一样,升级为110度近圆视场,此外蚁视VR头盔2C还瞄准了B端市场,可以与驾具、骑具、行走平台、动感平台等载具搭配使用,打造不同的情景模拟,可谓是B端C端两手抓。

笔者在ChinaJoy期间使用蚁视VR头盔2C体验了《 VR Funhouse》中的部分内容,今天的品鉴会期间又体验了《Serious Sam VR》。对于没有接触过其他PC VR设备,但熟悉Xbox类游戏手柄操作的玩家来说,上手是很容易的。其核心交互原理是:左右摇杆控制左右手柄,头部手柄运动绑定,头部偏转耦合头部平移。实际上手体验过程中可以发现,对于习惯了双控制器操作的玩家而言,要转换操作方式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由于双手不能在空间中自由移动,体验过程有些别扭。在选择游戏时,也需要选择操作简单一些的游戏。蚁视CEO覃政表示,今后还会在游戏适配上下大力气,为玩家带来更加完善的沙发级VR体验。

由于蚁视VR头盔2C去除了定位摄像头和耳机,并且无需定位地毯和无线手柄,其价格也相对便宜了很多,目前蚁视2C在京东的售价仅为2099元,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并且蚁视也在积极将这款产品推向载具市场。

蚁视CEO覃政在与众多媒体交流中还透露,为了让更多的VR爱好者体会到VR的乐趣,蚁视将在9月中旬电商平台上线大力促销活动。蚁视这次推出的两款新产品对蚁视二代硬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并且在VR游戏内容上积极做适配,从此VR爱好者们又多了两个更具性价比的新选择。

最初发布于2017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