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测TPCAST无线套件 这款Vive配件是否值得买?

在去年双十一期间,除了VR购物产品Buy+上线之外,还有一件让全球VR玩家激动不已的新产品问世,那就是由传送科技打造的用于HTC Vive的TPCAST无线套件。这款配件在双十一期间和去年年底进行了两轮预售,并且即将正式发货。

这款产品的实际表现如何,是否对得起玩家漫长的等待?笔者在近日受邀前往传送科技位于北京非中心商务花园的总部,亲自体验了这款TPCAST无线套件。经过亲身体验和对比,笔者认为,这款无线套件是目前HTC Vive用户最值得购买的配件产品。

当然并不是只有传送科技看到了无线VR的前景,Rivvr和Quark VR等国外公司也在开发无线VR方案,但与TPCAST相比,在产品化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笔者和同行的小伙伴分别体验了HTCVive平台最具代表性的两款游戏,《雇佣兵》和《音盾》。通过体验无线版本的VR游戏可以发现,与之前未使用无线套件的Vive头显相比,基本不存在额外的延迟(在去年的Vive X加速器Demo Day期间,传送科技的COO樊佳鑫表示,TPCAST无线套件可以做到画面不失真,基于无线高清+自有专利算法,能够实现双向交互,延迟在2毫秒以下)。经过实测,笔者认为,该产品已经达到了当时宣传的水平,游戏过程依然流畅如初,对头部运动的跟踪和反馈都感觉不到延迟方面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在摆脱线缆束缚之后,玩VR游戏时的体验效果上了一个台阶。玩家无须担心会被线缆缠住,可以自由地在HTC Vive的定位范围内活动。要知道在此之前,玩游戏时需要拖着一条粗壮的线缆走来走去,在转身时和走动时还需要小心脚下。而使用无线套件之后,由于电脑和头显之间没有了线缆,弯腰,下蹲,甚至是跳来跳去都不会受到线缆影响(之前笔者曾经提供过外媒在测评TPCAST无线套件时的的文章,UploadVR甚至还邀请了专业的体操运动员,在VR游戏过程中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并且还抛接Vive手柄来测试其延迟,当时外媒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外媒测评的设备还是原型机,在此之后,传送科技的研发人员对产品的细节进行了大量的修改。目前的产品已经适合普通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比如头显与接收端的连接形式,电池的连接形式,线缆接口的设计等等,都经过了大量的测试和完善。

传送科技的工作人员表示,其实研发无线方案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实现产品化。从最初亮相到出货,基本上每参加一次发布会,就需要对原有的产品进行一次小调整,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最终达到了目前的产品状态。比如接口稳固不易脱落,同时又不影响安装的便捷性,又比如20000mAh的大电量电池,可以支持5个小时的持续使用等等。目前的消费者版产品的使用已经足够简洁。即使是普通消费者,在产品说明书的指导下,也可以自己完成安装过程。

体验结束之后,传送科技的工作人员向笔者展示了最终发货的消费者版产品,其中包含电池、头显接收端,PC发射端,电源盒,专用路由器等配件,虽然看上去满满一盒子小配件,但安装过程还是相当轻松的。

玩家可以把这块电池装在裤兜里(使用过程中会有正常的发热现象,长时间运行之后的温度也尚可接受)。TPCAST无线套件固定在头显顶部的接收端重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发热量方面,由于中间隔着头带和线缆,不会直接接触头顶,使用时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热量。至于发射端,只需保证没有东西遮挡其视野即可。发射端具有160°的FOV,可以覆盖5米见方的范围,也就是说,HTC Vive所能提供的房间规模VR体验是完全处于TPCAST无线套件发射端的覆盖范围的。

唯一遗憾的是,消费者版的无线套件还需要使用一个专用的路由器,增加了安装过程的复杂程度,如果安装和使用能够更加简化的话,是不是会更好呢?

另外,在近日举行的VRVCA投资大会上,传送科技展示了可支持四人同空间使用的商用版TPCAST无线套件,相信能为线下体验店,VR房产和教育等领域带来一些新变化。笔者将会持续关注并报道,敬请关注。

最初发布于2017年4月29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