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悉见科技CEO刘洋:用AR解决体验和效率两大问题 重点打磨AR云服务

提到AR眼镜,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谷歌于2012年发布的Project Glass,这款充满科幻风格的产品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或者提供导航,处理文字信息和邮件等等。但在2015年年初,谷歌还是停止了这一项目的ToC业务。究其原因,除了硬件性能的低下和差强人意的佩戴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应用场景,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不存在刚需的产品。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AR眼镜目前在B端市场有其应用的空间,这也是国内众多AR眼镜厂商努力的方向,悉见科技便是其中之一。笔者近日前往悉见科技,对其CEO刘洋进行了专访。在刘洋看来,目前AR眼镜还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进入C端市场,在此之前,可以先从提升行业体验和效率等方面着手,开发B端市场,并且重点介绍了悉见科技在AR云服务方面的工作。

一代产品解决用户体验问题 二代产品解决效率问题

在专访一开始,当然要首先体验并了解悉见的AR眼镜。刘洋表示,悉见科技从一开始就在坚持面向B端这一方向,坚定地认为AR要落地到行业里面去。

在产品方面,悉见科技的第一代AR眼镜X1S重点解决用户体验问题,意在给B端用户提供较好的体验,并且在去年实现了量产。与其他厂商大多采用分体式方案不同,这款重量仅为166克的AR眼镜采用一体化设计,搭载三星Exynos 8890处理器,分辨率达到了1080P*2,视场角为45°。”这是我们目前市面上能够做到45°视场角,整体重量控制在166克且真正量产出货的唯一一款双目一体机,也让我们很有成就感。”刘洋表示。

第一代AR眼镜量产之后,悉见科技开始快马加鞭地研发第二代产品。刘洋表示,悉见科技的二代产品计划在6月份发布,9月份量产。但与一代产品的不同的是,二代产品将会应用在完全不同的方向,因而在产品设计思路上也有所不同。

刘洋向笔者介绍说,悉见科技的第一代产品解决的是体验问题,可以让B2B2C的业务模式在小场景中拥有较好的体验,比如应用在博物馆,艺术馆,商场营销,教育培训等领域。而二代产品则专注于解决效率问题,比如工业、警用、安防等场景,并采用分体式设计。“这些领域对产品的外观要求不是太苛刻,而且对价格也不是那么敏感。二代产品的头戴部分可以做到50克以内,并且采用光波导方案,外观和我们戴的近视眼镜已经差不多了,同时配合一个强大的处理设备,真正做到解放双手,实现对效率的大幅提升。”

重点打磨AR云 研究多人在同一场景的AR交互

除了硬件之外,悉见科技在视觉智能核心技术组件及云服务方面也有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刘洋向笔者介绍说,悉见科技的AR云是国内最先能够做到多人在同一个场景里互动的技术。通过把虚拟世界注册到真实场景里,获取唯一真实的世界坐标系,能够提供很有意思的体验,给不同行业带来的想象力也是非常可观的。

据刘洋介绍,悉见科技从2017年年初就开始朝AR云的方向努力,当众多的AR开发商还停留在理解图像,把虚拟对象注册到图像上的时候,悉见科技已经可以在一个很大的场景下做空间的理解和追踪。刘洋表示,悉见科技在感知和计算部分是非常擅长的,并且会沿着这个方向一直深耕下去。

在刘洋看来,AR云不是给某个识别图指定坐标信息,而是要理解场景并进行全局定位,比基于识别图的AR要难很多。目前常见的AR都是要扫图片,苹果的ARKit和谷歌的ARCore已经可以让大家把虚拟的东西放在平面上,这已经比基于图片的追踪更进一步,能够追踪小范围的空间。而AR云要比这个再进一步,它能记住这个空间,根据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流,在移动的时候也能获取空间结构信息,同时用这些信息跟AR云中的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并获取数据,呈现给用户。“我们对场景进行理解以后,还能够做到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相互遮挡碰撞,你将会看到很多很有意思的场景。”刘洋说。

至于其应用场景,刘洋认为,结合AR云,可以实现很多有意思的应用体验,比如可以把某一个街道布置成打僵尸的场景,僵尸会从地底下或者门里面爬出来,所有人可以同时攻击僵尸,这种多人互动的AR体验是其他的开发工具所无法实现的。

目前主推AR解决方案在四个业务方向的应用

既然目前AR眼镜主要面向B端市场,那么都有哪些B端领域可以应用AR眼镜呢?刘洋向笔者介绍了如下几个应用场景。

首先是文旅娱乐,这也是悉见科技一开始的切入点。以景区为例,刘洋认为,游客们之所以要去景区?是因为景区里的场景对他有吸引力,这里看重的是其资源稀缺性。而悉见科技可以把这个资源稀缺性进行二次创作,形成一个游客以前看不到或者看不懂的东西,在使用AR眼镜或手机时可以看到,可以看懂。比如说已经被烧成废墟的圆明园部分景观,用户可以戴着AR眼镜看到圆明园的原貌,甚至可以叠加一些更有深度的内容。而在娱乐领域,《Pokemon Go》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将此类产品结合AR云,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可以让多人在一个空间里面做虚实结合的多设备的互动。“我们可以理解成是把景区里的体验放大到全域,现在也有一些优秀的IP在找我们做这方面的合作。”刘洋表示。

第二个大的应用场景是教育培训,从K12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培训教育,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AR技术。比如在医疗培训中,需要培训学生解剖尸体,但上手解剖真正的尸体其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利用AR技术来实现多人互动,并且可以重复练习,培训时会更方便,成本也会更低。此外在工业领域的维修培训,也有存在刚需的场景。

第三个应用场景是营销零售,使用手机App扫描包装或商标即可看到商品广告的案例可谓屡见不鲜。但在刘洋看来,这是一种碎片化的体验,而基于AR云可以实现更加有趣且完整的体验。比如在商场里面,可以通过AR云技术,让五层的商家在一层放置吉祥物,用户在一层通过手机可以获取包含这个吉祥物的视觉导航,带着顾客走进店里,在路上还可以放一些隐藏的线索,比如说优惠券或红包,进一步增加消费的可能性。“顾客只要举起手机,通过AR云来理解这个场景并从云端加载安置在这个场景中的虚拟内容,并且可以做到多人互动,这在营销场景中能带来更多的可能。”

第四个应用场景,也是悉见科技第二代产品的主推方向,便是解决效率问题,这也是目前很多AR公司所认为的刚需场景。通过第二代AR眼镜,悉见科技也将进军安防、警用、工业等等需要解决效率问题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我们需要解放双手,需要更高的视觉智能,去帮我们记录以前需要人来记录的一些信息,并且把远程信息叠加到具体工作场景中。”刘洋这样介绍了第二代产品在今后的具体应用。

虽然以现在AR眼镜的状况,想要面向C端市场还很困难,但笔者认为,在上述这几个应用场景中,以现有的设备和现有的技术,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B端客户解决问题。

内容方面,便捷的UGC工具和PGC工具都要具备

无论是VR还是AR,目前都面临着优质内容的缺乏,这也是制约VR和AR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悉见科技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刘洋以目前的从社交平台为例,阐述了UGC内容生产工具的重要性。“一开始大家是通过博客或者微博,用文字来进行交流,当手机相机逐渐成熟,大家就开始拍图片,图片就成了社交的主要载体。而当抖音和快手这样的App已经可以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生成非常漂亮的短视频的时候,短视频就成了社交的主流载体。与之类似,AR要想成为主流的社交载体,消费级的内容生产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据笔者了解,悉见科技目前也正在研发此类产品,相信会在不久之后面世。

除了让普通用户生产内容的UGC工具之外,在PGC工具方面,目前由供应商来根据案例需求定制内容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悉见科技希望在一些领域有更加自动化的内容生成工具,解决目前优质内容供不应求的问题。除此之外,刘洋认为,有了高效能的内容生产工具,还需要有一个标杆,要引导开发者,告诉他们往哪个方向去开发内容。这方面还需要广大的AR从业者们共同努力。

写在最后

如上文所说,除了新的AR眼镜产品,悉见科技目前正在重点研发AR云。“我们认为,AR不只是把一个虚拟的东西叠加到现实上,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通过AR的交互方式,把真实的场景和过程进行数字化,同时把数字的内容实现可交互化,这是以后AR眼镜成为消费级的产品的时候,承载它能够实现的价值的很重要的一环。”刘洋对AR云的未来充满信心。而在应用场景上,悉见科技一直在上述几个应用场景中深耕,刘洋认为,通过这些努力,行业的需求也会跟悉见科技的技术形成一个非常快的反馈闭环。

当问及悉见科技的公司定位时,刘洋表示,悉见科技的定位是一家视觉智能技术加行业数据的人工智能公司。“悉见,即洞悉所见,就是要赋能于人,解决人看的问题。我们现在有最内层的核心技术,外层是软件加硬件加云服务的产品形态。在为行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也很重视数据方面的收集,通过数据收集逐步增进我们的人工智能算法。当这个行业to C的一些关键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也会往to C的服务迁移。最终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像钢铁侠战甲般的技术,让大家可以洞悉所见。”刘洋这样总结道。

最初发布于2018年6月1日

这家公司正打造用于增强现实的”基础设施” 未来AR将无处不在

在GamesBeat最近的一次活动期间,Niantic(因AR游戏Pokemon Go而知名)的CEO John Hanke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他告诉与会人员他正在“大幅提高对AR云的支持”。

换句话说,通过Pokemon Go和其他AR游戏创作出的增强现实世界只是一个开始,它无疑会成为一个更大的行业,并且每天几乎都一样的AR体验也即将改变。

AR云,或者称其为Digital Land,如同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正在离现实越来越近。这是一个由创业公司Arcona提出的新创意,他们正在创作一个叠加于地球表面的AR图层。据介绍,该公司已经开发了一些算法来促进移动AR的大规模采用。

在其众筹首周即将结束时,Arcona已经筹集了6653枚以太坊(当时价值约460万美元)。该公司的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对在迪拜开发Digital Land很感兴趣,并向该项目投入了3244枚以太坊(当时价值约220万美元)。

先来了解下什么是AR云/Digital Land

根据Hanke的说法,AR云的基本的想法是,增强现实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将会越来越错综复杂,即使是在一家小的咖啡店,顾客们也可能会收到一个虚拟的任务或请求,或者与千里之外的朋友进行互动,并且也不局限于游戏。

如果已经有了这个AR云,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增强现实体验就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完美。

众所周知,自发布以来,Hanke的公司所开发的Pokemon Go曾经遇到过服务器问题,以及一些性能上的小问题,尤其是当大群的玩家都在同时尝试使用这款应用时。在目前的环境中,这样的问题会阻挡开发者们所希望达到的完全的“覆盖”。

如何创造出Digital Land?

Arcona团队的首要目标是使用一系列最新的算法,创造一个叠加于现实世界的Digital Land。该公司的研发总监Alexander Emelyanov解释道,“我们的算法基于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可以对海量数据和图像进行更快速的分析,来实时创造出任何真实环境的最精确的虚拟版本。”

精确度是数字绘图的关键。Arcona的算法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保证了3D内容能够被远程安放,并且还有着稳定的定位,可以让用户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获得增强现实体验。

该公司已经开始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东京、罗马、纽约和伦敦创造“Digital Land”图层。他们的目标在于逐渐创造出全世界的实时3D图层,它将会作为一个基于云端的基础设施,用于各种各样的AR项目。

根据Arcona的联合创始人Daniil Girdea的说法,有几个在上周对该项目给予支持的企业界大佬对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开发数字图层很感兴趣。

“我们首个联合项目将会专注于旅游和娱乐。我们将会从重建多个历史遗迹、展现地标建筑以及宏大的工程开始,目前这些还没有出现在迪拜,”Daniil说道。他相信Arcona创新的AR技术将会刺激旅游业,并且能为中东地区带来显著的商业和广告收益。

“位于迪拜中心区的一片区域已经为我们保留了下来,只要我们完成ICO,我们的合作伙伴将会开始研发一些大型的AR项目。我们期待着这些项目能够在2019年开始运营。”

截至目前,这家创业团队已经在位于马德里、东京和纽约的主要区域“售出”了500万平方米的Digital Land。超过15000名用户加入了Arcona社区。

不再仅仅是面向AR游戏

对于漫不经心的观察者来说,他们或许会认为Digital Land只是一个能够帮助提升游戏体验的工具,比如Pokemon Go,但这个系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了Digital Land系统的帮助,整个世界将会有更多前所未有的合作项目,并且便于大家分享新的体验。

正如其投资人Connor Blenkinsop解释的那样,这项技术有大量的明确的(并且真实的)应用场景。“建筑业能够使用AR来向他们的客户展示一个工程在完工时的样子,而旅游贸易行业也将通过重建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遗迹来吸引游客。”

技术先锋们甚至还在探索将AR技术整合到汽车的挡风玻璃上,或者是医疗培训行业,并且他们认为,AR能够很快被整合进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

据Arcona介绍,Digital Land能够很简单地让处在地球两端的人们见面,无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相隔有多远。或者与其他人合作,就好像他们在同一个屋子中那样。这将会让沉浸感提升到目前貌似只存在于科幻领域中的等级。

开创一个数字化的明天

Arcona在为整个世界增加一个数字叠加层上的努力,很明显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其在创新、教育和互联互通方面的潜力,能够很容易地让我们看出为何很多企业都会对这家积极进取的初创公司感到兴奋。

当与其他领域的发展相比,比如在改善AR头显可穿戴性方面的努力,很明显增强现实已经做好准备来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对小的家庭还是对大的企业。

AR行业的专家们相信,当AR云完成时,它“将会成为计算领域最为重要的软件基础设施,远比Facebook的社交网络或者谷歌的页面评级索引更有价值。”

技术巨头们很明显看到了Digital Land的潜力,所以谷歌、微软和英特尔都通过提供资金和加速服务支持Arcona的工作也就不足为奇了。该公司的数字令牌的预售也已经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同时也为其未来的绘图项目带来了额外的资金。

AR在塑造未来世界时有着数不尽的可能性,从创造虚拟的主题乐园到简单的增强我们日常的互动,都有着无限的潜力。通过创造出驱动这些体验的数字图层,Arcona和它正在打造的Digital Land确实将会对我们的技术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最初发布于2018年4月28日

原文链接:https://thenextweb.com/augmented-reality/2018/04/25/universal-infrastructure-augmented-reality-closer-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