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AR眼镜专利曝光 在AR眼镜上嵌入智能手表?

近日,外媒曝光了来自华为的一项增强现实(AR)眼镜专利,最大的特色是能够在上面嵌入智能手表,以便随时调用智能手表的屏幕和摄像头。

去年11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该公司正在研发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的AR眼镜,其有望在一两年内亮相。

智能眼镜通常笨重难用,如果能够变得更加轻盈,显然可以提升用户的自由度。这也是目前众多AR眼镜厂商努力的方向。比如有些厂商将AR眼镜的计算单元作为外置设备,通过线缆与眼镜连接。而一项新公布的专利显示,华为还研究了将AR眼镜与智能手表搭配使用的“奇特”方式。

2019年2月7日,华为的一项AR眼镜专利浮出水面。该专利描述了一种轻盈的、可拆分的、相对实惠的AR眼镜。

这款“超薄”的增强现实头戴式装置本身并未配备摄像头、显示屏或麦克风,而是需要通过配套的智能手表来实现(挂在镜腿上,用户头部右侧的太阳穴旁)。眼镜内嵌了适配器和反光镜,通过反光镜,手表屏幕上的内容可以直接反射到用户的眼睛里。

智能手表只能通过一种形式安装到眼镜上,屏幕向内,并且摄像头朝前。在专利中,华为描述了两款略有不同的框架(主要是镜腿部分),可选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元件。而智能手表的摄像头则可以记录用户的活动。

当然,专利可能只是一个占位符,不代表华为一定会很快推出类似的AR眼镜。而且目前,华为还没有发布带摄像头的智能手表。如果该公司想要将专利中的AR眼镜推向市场,那么该公司很可能会首先推出带摄像头的智能手表。

最初发布于2019年2月12日

原文链接:https://nl.letsgodigital.org/augmented-reality-ar/huawei-ar-bril/

VR/AR/5G齐上阵 2019央视春晚首次实现5G网络4K直播

1月3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2019年春晚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春晚节目亮点及多项技术创新应用,同时公布了春晚主持人阵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分党组成员姜文波在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春晚技术团队一直在追求将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应用到总台2019年春晚节目的制作中,为创作出更优秀的节目服务。”可以说,今年春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全方位的科技驱动和技术创新。

今年的央视春晚主创团队在4K、5G、VR、AR、AI等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真正带来一场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分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朱彤表示:“这是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在人类文化艺术长廊上的一次有力对接,也是春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创新。”

据了解,今年央视春晚将首次实现春晚在4K超高清频道直播,并全程采用5.1环绕声。如果用户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频道(CCTV-4K)收看春晚节目,配置4K超高清图像+5.1环绕声,就能带来更高清晰度、更宽色域、更高动态范围视频和环绕声音频体验,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影院的视听效果。

在移动通信最新最尖端的发展趋势5G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2018年年末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公司共同签署了5G新媒体平台合作建设框架协议,打造了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此次5G网络也在春晚分会场的内容传输中得到了测试和应用。

1月13日,在春晚深圳分会场成功开展了5G网络4K电视传输测试,除夕夜中,两台基于5G网络的4K机位将纳入深圳分会场的制作系统,用于春晚的4K电视直播。1月28日,在长春分会场成功开展了5G网络VR实时传输。用户可在央视新闻的融媒体节目直播《我要看春晚》中看到通过5G网络下传输的超高清VR全景信号,这也是5G网络与VR制作技术首次结合应用在电视融媒体节目的直播中。这些创新成果都将为2019年春晚带来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视听体验。

此外,今年春晚的技术还实现了多项突破。春晚首次应用智能语音识别字幕制作技术;首次使用4K超高清AR在线包装技术;全面运用天鹰座和无人机等多个特种设备用于拍摄;在主会场一号演播大厅使用4K超高清主屏和大量冰屏,为春晚带来梦幻般的舞台效果。

最初发布于2019年2月1日

华为正式发布华为云5G Cloud VR服务 推出开发者扶持计划

近日,华为发布全球首款基于云的Cloud VR连接服务,包括底层开发者套件、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以及Cloud VR开发者社区。

要实现重度计算机渲染(CG)场景下的VR业务普适,首先要解决的是可获得性问题。在5G Cloud VR场景中,虚拟图像的生成从本地迁移到云端,使终端变得更简单,使用成本更低,这将促进VR走向千行万业。

此次发布的华为云5G Cloud VR服务包括3个模块:

Cloud VR开发套件,用于线下开发,开发者可先基于本地局域网络进行内容开发。

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与运营商网络进行云端适配,并最终实现商用。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既可以直接为行业用户提供商用服务,也可以被开发者二次开发和集成。

Cloud VR开发者社区,用于交流互动和经验分享。

随着移动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体验需求不断提高。5G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特性以及可保障的网络等,是实现云+新兴业务的基础。

通过智终端、宽管道、云应用的5G典型业务模式,Cloud VR将成为5G元年最重要的eMBB业务之一。

“5G和云是Cloud VR普及的双引擎,本次Cloud VR连接服务,正是培养Cloud VR业务的沃土。任何传统的VR开发者、运营者、以及新进入者,都可以基于这个黑土地,轻松拓展自身业务。”华为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周跃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在5G来临前夜,该服务可以培育出众多的Cloud VR应用,并因为上云的低成本及使用的低门槛,让VR无处不在。本次发布的华为云5G Cloud VR连接服务将是业界第一个5G eMBB百兆级价值业务。”

华为X Labs下属MBB实验室主任赵其勇在与开发者现场交流中提到:“我们基于业界先进的开源组件和API,研发了Cloud VR连接协议和软件,且针对华为云平台进行了核心代码重构和优化,并支持面向5G的广域IP传输网络及多类型VR头盔。我们把该协议和软件转化为华为云的一种服务,提供给广大开发者使用。通过5G和云,充分发挥云的算力和头盔的便携性,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和边界突破。”

发布会上,华为AR/VR产品线副总裁赵学知、华为云文娱解决方案专家周钮冬表示,基于5G和云构筑的Cloud VR模式将有效推动产业迅速发展,更好地协同端管云;两位分别就终端、云业务支持上解答了VR开发者的许多问题,为产业生态构建指引方向扫清阴霾。

此外,华为提供Cloud VR开发者扶持计划,符合条件的开发者可获得华为云资源充值券,重点扶持教育、旅游、建筑、会展、娱乐等行业的VR应用上云,支持产业生态发展。

最初发布于2019年1月26日

拆弹机器人领域的新探索:用VR来控制只是其中之一

拆弹机器人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并且这项技术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新的一款,名为Taurus,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头显来导航,提供给操作人员前所未有的操作体验。从自动化,到电池上的创新,在拆弹机器人领域,哪些趋势是最普遍的呢?

机器人被用来执行人类不想做的工作或者不能做的工作。而拆除和处置炸弹则是危险性最高的工作之一,在战场上拆除炸弹,会更复杂,更危险。所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无人设备来执行这种任务可以说是很明智的。

对于机器人来说,拆除炸弹是其最早的实际应用场景之一,从最初应用到现在已经大概50年了,拆弹机器人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一开始的用线缆来控制的履带式拆弹车,到使用虚拟现实(VR)和先进的传感反馈技术的现代化拆弹机器人。

“在刚刚过去的10到15年间,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工作和人才投入获得了大幅增长,拆弹机器人也因此受益,”Ultralife Corporation的应用工程经理Jonathan DiGiacomandrea说道。

“这些机器人更新换代的步伐也在显著加快,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整体而言,相比以前,现在的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精确且可信赖。”

控制方式的演进与VR的应用

或许现在的拆弹机器人和以前的老型号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其用户控制方式了。使用线缆来控制机器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远程控制了。比如斯坦福国际研究院(SRI International)使用的Taurus,可以让操作人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实际的拆弹场景。这是让拆弹专家能够最近距离执行任务,同时不用亲自身处险境的方式。

在使用VR头显之前,Taurus的操作人员不得不使用笨重的3D显示器以及特别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将操作人员手部的动作转换成机器人的抓手的动作。随着VR技术的发展,3D显示器已经被VR头显和很容易就能买到和使用的控制器取代,比如Oculus Rift。

很容易就能联想到VR游戏正在使用的技术,但二者的相似性远不止此。根据DiGiacomandrea,用来操作很多机器人的远程控制系统正在与触觉反馈设备相结合,这样就能通过震动来提示警告信息,就像游戏里那样。

“我们看到一些公司正在使用VR手套,或者至少是VR的交互界面,而不是使用手柄和操纵杆,”DiGiacomandrea说道。“在接下来的这几年,我认为VR会真正成为一种控制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的方式,而拆除炸弹则是VR的一个重要用途。”

耐用的、先进的供电系统

电池和供电方面的创新也意味着拆弹设备能够被设计的更轻便,更便于携带,并且能够在无需再次充电的情况下持续运行,也就意味着在关键时刻它不会出问题。

“考虑到作业环境,电池的问题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在危险的环境中。”

“过去几年间,我们在客户身上发现,供电系统是客户在产品中提及次数最多的部件,同时,我们也希望供电系统是整个产品中最少出问题的部件。”DiGiacomandrea说道。

过去,机器人依赖于铅酸蓄电池,但最近几年间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意味着电池组的重量能够降低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这对于机器人的轻量化是极为重要的,还可以轻松获得双倍的电能密度。

当然,这些电池模组也需要尽可能的坚固耐用,考虑到作业环境,电池的问题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在危险的环境中。

目前电池方面的创新是由电动汽车领域来引领的,他们在电能密度方面的进步十分引人注目。“你将会看到供电系统方面持续的进步,这将能够让机器人设计者们在机器人身上安装更多复杂且高性能的工具,”DiGiacomandrea说道。

敏捷性和移动性的提升

虽然早期的设计可以让操作人员在远处拆除炸弹,但机器人仍然必须部署在能够看到炸弹的地方,并且要在相对平整的地方。摄像机和传感器的发展可以让拆除工作在操作人员视线之外的地方进行。但问题仍然存在,那就是,机器人必须要先到达炸弹所在地。如果炸弹位于一座建筑的三楼,进入这座建筑就会相当危险了,更别提还需要安装炸弹拆除和处置设备了。

好在刚刚过去的这几年间,我们见证了拆弹机器人在敏捷性和移动性上的显著进步。位于英国梅德韦的格林威治大学和NIC Instruments在前几年合作开发了一款机器人,可以爬台阶和开门。最新的灵巧型机器人还能打开汽车后备箱,拆除汽车炸弹。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测试了能够纵身跳墙的机器人,并且现在正在被考虑用于拆除炸弹。

随着机器人变得越来越精细复杂,拆弹机器人也能够进行更为复杂的交互。“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看到,拆弹机器人工程师们再也不会依赖过去的方法了,”DiGiacomandrea说道。

“在以前,工程师们用的是刺探或者拖曳的方法。前者是要使其爆炸或拆除炸弹,后者则是把炸弹拖到另一个地方。我们最近发现 ,人们正在转向更加复杂的拆除炸弹的方式。比如用灵活的接口来复制人的手部动作,或者使用外科手术一样的操纵器。”

最初发布于2019年1月22日

原文链接:https://www.army-technology.com/features/bomb-disposal-robots-the-new-frontier/

阿里巴巴与英特尔联手开发AI驱动的3D运动员跟踪技术

在CES展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与英特尔共同宣布,将开发首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3D运动追踪系统,计划应用于2020东京奥运会及之后的奥运会上。

该技术由英特尔开发,名为3D运动员跟踪(3D Athletes Tracking)技术,经优化能够在阿里云的基础架构上运行。

基于阿里巴巴的云计算能力及英特尔的硬件配套及深度学习算法,这套3D运动员追踪技术可以通过一般的摄录机,而不需要用专门的感应器,即可以创建出3D网格(3D mesh),让教练及培训员可以分析由运动员动作产生的错综复杂且即时的生物力学数据。

具体来说,该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姿态建模技术和其他人工智能算法,旨在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运动员的表现由常规摄像机捕捉后,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大量运算,并生成一个运动表现数字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人工智能及高准确度的模型,教练员和培训员可以从中提取复杂的实时生物力学数据,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引入新的训练强化手段,为运动员改善动作及提升表现。

除了为运动员带来好处之外,这项技术也将提升观众的体验,让他们更深入了解世界级运动员的表现,比如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直播机构将可使用该系统分析、剪接及查看精彩片段,并即时为观众提供精彩画面回放。

奥运项目是英特尔与阿里巴巴最新开展的一项合作。不久前,阿里巴巴部署了英特尔的最新处理器和内存技术,用以支持“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

最初发布于2019年1月11日

专访HTC王雪红:在VR方面的布局已完成 今年是积极乐观的一年

HTC近日在美国消费电子展(CES)期间发布了Vive Cosmos、Vive Pro Eye等一系列的Vive软硬件新品,董事长王雪红连日在会场与客户直接交流,今天会中她抽空接受采访表示,今年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加上AI(人工智能)、 5G、区块链技术开始结合起来,将带来非常长远的发展,今年对HTC是积极乐观的一年。

她说,HTC在VR产业的布局已经差不多完成,因为HTC有平台、内容,加上有最好的硬件,而且HTC提出的是「整合」解决方案,「可以走很久」,因此格外让人兴奋。

不过,王雪红也强调,科技发展不进则退,HTC还是要很努力、要积极。

王雪红说,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现在是刚刚开始发展而已,尤其又加上AI(人工智能),而且5G明年就会开始越来越多,还有区块链的加入,这将是非常长远的发展,很多客户的态度也非常友善。她认为,VR的商用市场在今年会开始发展,但消费市场预计会在2020年发酵。

王雪红还表示,投入VR产业是对人类非常有帮助的事。

在配备眼动跟踪技术的Vive Pro Eye推出后,王雪红指出,许多VR新的内容像是演讲训练、教育、会议可以深入其境等,都有很好的解决方式,HTC在全世界也有很多合作伙伴,今年会再度跟法国卢浮宫合作,让VR领域不只是游戏。

例如HTC在CES展示的VR内容中,有课程可教导孩子克服演讲的恐惧,在虚拟环境控制现场听众的反应、人数多少,让小孩练习演讲时眼球应该放哪里,等等。她说,VR对教育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并且王雪红也认为,VR和手机的整合是迟早的。

在被问及手机时,她强调,HTC还是会努力去做手机,重点是如何为消费者带来价值,而且5G是非常好的助力,只要市场准备好,HTC马上就会跟上,HTC的旗舰手机也会跟着5G走,「5G手机的推出是迟早的事」。

她进一步说,卖终端不只是硬件,还要平台加上内容,认为「服务、平台、内容是长长久久的事情」,当被问及是否能带动毛利率时,她坦言,「当然是这样,这是我该解决的」。

最初发布于2019年1月10日

奥迪漫威联手打造 汽车内VR娱乐系统Holoride体验及展望

从外面看来,我坐在一辆全新的奥迪旗下首款纯电动SUV,即奥迪e-tron后座上,沿着Speed Vegas赛道跑了大概两圈。而离近了看时,我并没有与司机尬聊,而是佩戴着Oculus Rift VR头显,手拿控制器,正在体验来自Holoride的下一代车内娱乐系统。

Holoride曾是奥迪公司内部的一个项目,旨在探索增强未来车型的车内体验的方法。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想法。后来,Holoride被剥离了出来,成为一家独立的初创公司。并且迪士尼和漫威等公司也参与其中。

其实单看e-tron的内部,就已经足够漂亮了,但当你戴上Oculus Rift之后,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比如我体验的内容,是由迪士尼游戏和互动体验部门开发的《Marvel’s Avengers: Rocket’s Rescue Run》,通过使用控制器,我可以炸掉那些想要摧毁我们的小行星。这个体验本身是很不错的,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在舒适的家中进行同样的体验。

如果在此之前,你曾经在正在行驶的车中体验过VR头显的话,你就会知道这对一些用户来说可能并不是个好主意。晕动症会破坏任何的VR体验,特别是当你坐在汽车里,你的身体接收到的信息与眼睛所看到的信息相冲突的时候。

而让Holoride体验与众不同的是,如何将VR体验与汽车本身的运动结合起来。这种体验将e-tron内外各种传感器的数据连接起来,并且会在每次转弯、加速和刹车的时候进行同步,进而匹配游戏中的体验。

比如,我听到了加速的声音,然后突然感受到一个巨大的加速度,就好像在太空中燃烧那样。而在现实中,我所乘坐的e-tron以极快的速度从20mph加速到了90mph。VR体验内容和汽车的数据实时同步,但奥迪和Holoride团队告诉我,他们的目标是要让游戏体验更加“有弹性”。根据你的路程长短,以及你可能会遇到的意外的延误,来决定游戏的时长。

Holoride作为一种体验和平台,还处在早期开发阶段。现在的演示主要是为了展示该平台作为一个全新的娱乐形式的潜力。我很确定这将会超越传统的娱乐体验。想象一下在交通有些拥堵的罗马,这时可以用Holoride来载入一段VR体验,当你正在驾车穿越凯撒时期的罗马帝国时,实际上你所乘坐的汽车正在带你去约会或者回家。

漫威打造的《Marvel’s Avengers: Rocket’s Rescue Run》被设定在太空中,不过并不是每个Holoride VR体验都是在这种大场景里。比如有一个不同的体验,可以把你带到人体之中,探索血管、器官等等,所有这些都会与车的动作的变化同步。

Holoride并不是奥迪的产品,也不能说完全归迪士尼所有,他们还计划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实际上,该公司的目标在于打造更广泛的内容创作者社区。同时,他们也期望着其他的汽车制造商加入这一领域。当然了,最让我感到兴奋的还是Holoride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潜力。

自动驾驶汽车里的乘客们该点干什么好,是几家大型汽车厂商都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比如,梅赛德斯奔驰在2015年展出的F 015 Luxury In Motion自动驾驶原型车就曾设想了透明的显示器,既可以展示真实世界中汽车周围的场景,也可以替换成更具美感的内容。最近,沃尔沃也在尝试新的创意,比如将传统的汽车内饰改造成休息室的风格,目标在于用自动驾驶汽车来替换短途航班。

虽然在自动驾驶行程中,你仍然坐在比较传统的座椅上,Holoride能够很容易地利用车中的传感器数据,来增强你的体验。车上搭载的用来标记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周围其他物体的激光雷达扫描器可以将这些人和物转换成战场上的外星人、游猎过程中的动物或者是VR游戏中的其他内容。这样一来,每次旅程都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因为路程中总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

目前Holoride当然还在早期阶段。这次我所体验的Demo距离推向市场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可以确定的是,当Holoride开始加快开发的步伐,并且更多的开发者开始创作VR体验时,我们将会在e-tron甚至其他品牌的汽车上看到更多有趣的VR体验。

最初发布于2019年1月8日

原文链接:https://www.slashgear.com/audi-disney-holoride-marvel-virtual-reality-gaming-autonomous-car-experience-hands-on-ces-2019-07560457/

毁于一场大火的巴西国家博物馆 正在用VR/AR等技术重获新生

在今年9月,一场大火席卷了有着200余年历史的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烧毁了超过90%的珍贵藏品。巴西总统Michel Temer在Twitter上表示,这场火灾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200余年间积累的大量艺术品、研究成果和知识毁于一旦。”

想要复原如此多的不可替代的藏品,我们能做的十分有限。但最近启动的一个Google Arts & Culture项目希望能够将其中一些藏品在数字领域进行复原。比如,谷歌街景所使用的技术能够带给人们虚拟的博物馆参观体验,就好像悲剧发生之前那样。

这可以说是一次比较偶然的合作,谷歌在2016年开始和巴西国家博物馆合作,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数字化,并且通过“高分辨率摄像、摄影测量法、3D激光扫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对藏品进行详细的拍摄和记录。Google Arts & Culture的项目经理Chance Coughenour在博客中这样写道。谷歌也与很多其他的博物馆和历史古迹合作了类似的项目,但在火灾之后,谷歌和巴西国家博物馆的这次合作就变得尤其重要了。

举个例子,观众现在可以看到一位古埃及歌手的棺材、巴西本地出土的面具和陶器以及这家博物馆收藏的色彩绚丽的蝴蝶标本。“虽然这些图像资料无法替代已经损毁的藏品,”Coughenour写道,“至少技术的进步给了我们一种记住这些藏品的方法。”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看到一些保存在Google Arts & Culture上的藏品原本的样子,但一共有超过1500块碎片已经从火灾之后的灰烬中抢救了出来。比如,重达5.8吨的Bendegó meteorite陨石基本上毫发无损,最古老的巴西人类化石“Luzia”的碎片也被从废墟之中找到了,它是整个博物馆中最具价值的藏品之一。

这并不是人们首次使用数字技术来保护这家博物馆的藏品了。在火灾发生后,里约热内卢州立联邦大学的学生们开始搜集在博物馆中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片段,很快就收到了数千张照片。同样的,维基百科也开始请求曾经参观过巴西国家博物馆的观众们上传他们参观时的照片到维基共享(Wikimedia Commons)。

在火灾发生将近4个月之后,这家博物馆也在积极地展望未来。他们已经开始筹划修建一座新的博物馆了,当然会与之前的博物馆有很大的不同。博物馆的主管Alexander Kellner在公开信中写道,支持那些因火灾而被中断工作,甚至是研究成果被毁的研究人员也是重中之重。比如,美国驻巴西外交使团、富布莱特委员会、美国国务院和史密森学会之间的一项合作将会让14位曾在巴西国家博物馆中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们在2019年使用史密森学会研究实验室。

“虽然巴西国家博物馆的绝大多数藏品都毁于火灾,但我们并没有失去生产知识的能力!这一点是很重要的。”Kellner说道。

最初发布于2018年12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google-virtual-tour-preserves-collections-destroyed-brazil-museum-fire-180971109/

美军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将VR/AR用于F-35战机维护培训

军事领域一向最先应用新技术。美国空军的技术军士Jeremy Neilson正在让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落地,他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F-35集成试验部队建立了一个互动的VR/AR培训设施,进行战机维护相关的培训。

虚拟现实培训能够让操作人员完成资格培训或提升熟练度的培训,而无需使用前线的真实的设备,毕竟这些设备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非常昂贵。

Neilson向412试验飞行中队的创新小组XCITE提出了他的想法,并且该创意也被选中获得了资助。他曾经担任项目总监的经验,使他被认证为2018年一季度412试验飞行中队的季度创新者。

VR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用安全环境中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来模拟高危险性甚至是致命的场景。在VR环境中,可以反复进行模拟高危环境中的培训,以增强受训人员做出直观反应的能力,并且不会有对受训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

虚拟现实培训也是很有成本效益的。比如,它能够让学生们在家中就可以进行课程学习,甚至无需前往教室。并且,在VR培训过程中,无需使用真实世界中的设备。不仅释放了更多资源,同时还避免了对昂贵的设备的损坏。

VR还能让培训更简单。初步的和纠正性的培训内容都能够通过VR设备进行培训和记录,提升熟练度的培训也可以通过VR进行,尤其是那些由于缺乏培训器材,而很少进行的培训课程。

与地面准备相关的培训也可以被重复演练,参训人员不会受到地理限制,以往这样的培训内容都需要在实地进行。

最后,VR培训环境既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也可以更逼真,还可以模拟出致命的场景,也就是说,VR可以模拟几乎任何培训场景。这种灵活性是传统的培训方式无法提供的。

在Neilson看来,在空军中推动一种创新的文化就是要倡导一种鼓励大家拥抱新技术的心态,来满足空军对新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

“使用VR/AR的补充训练课程对于未来空军的‘基于经验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最初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上的投入已经获得了一些技术上的进展,如果能长期应用,将会逐渐淘汰我们现在的培训方式。”Neilson认为。

最初发布于2018年12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s://www.edwards.af.mil/News/Article/1719563/innovation-f-35-maintenance-virtual-realityaugmented-reality-initiative/

特斯拉申请AR专利:类似谷歌眼镜的AR系统 用于汽车制造

特斯拉之前在其费利蒙工厂对Google Glass进行了测试,现在,该公司正在申请一项增强现实相关专利,可以简化员工们的工作。

其实在2016年,外媒就曾经报道特斯拉正在使用可穿戴技术来提升其工厂的生产效率。

在发布了一款并不算是成功的AR眼镜,也就是Google Glass之后,谷歌正在考虑将这款产品从面向消费者转向面向企业用户。

他们发布了一款企业版产品,并且有几家公司开始为这款设备开发应用,来帮助工人们提高效率。

很明显,特斯拉也对这种技术感兴趣,并且根据上周公开的一项新的专利申请,特斯拉申请了一项AR应用相关专利,可以被用在类似Google Glass的设备上。

该专利名为“用于制造业的增强现实应用”(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for Manufacturing),它描述了一个系统,能将目标对象的特性相关的数据叠加到AR眼镜中,并且可以被工人用作护目镜。

在专利申请中,特斯拉给出了一些有关汽车制造业的例子。以下为专利描述的部分内容:

一个用于制造业的增强现实(AR)应用专利。在一些情况下,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技术会被用于识别目标物体,分辨用户和物体之间的关系。比如,用户会使用AR设备,比如包含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智能手机或AR智能眼镜。在一些情况下,AR眼镜或许会是护目镜的形态。

AR设备能够捕捉到一个目标物体的实时画面,比如一个或多个汽车部件的画面。AR设备会确定设备的位置,也会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和类型。比如,AR设备识别出了目标物体是一辆汽车的右侧前减震塔,接下来AR设备就会在目标物体画面的上方叠加符合目标物体特征的数据,比如机械接口、与其他部件的接口、电泳漆的厚度等等。与接口相关的特性包括焊点、自冲铆铆钉、激光焊焊缝、结构胶和密封材料等等。当用户在目标物体周围活动时,从AR设备里观看到的画面和叠加的物体特性数据也会对应地进行调整。

用户还可以与AR设备进行互动,比如,AR设备可以显示每个被识别物体的信息。在一些情况下,AR设备会显示每个被检测到的组件之间的容差,比如焊点或打孔的位置。另一个例子是,叠加在目标物体画面上的数据包括了装配的细节,比如进行激光焊的顺序,需要使用的焊接类型,每个组件之间的容差,以及整个组件是否被正确装配等等。在各种情况下,AR设备能够识别不同部件的特征,并且将可互动的数据显示给用户。与目标物体相关的数据会被呈现出来,帮助用户更高效的进行装配任务。

特斯拉所描述的系统看起来非常像在2016年特斯拉所发布的宣传视频,在该视频中,特斯拉的员工正在工厂中使用Google Glass。

但是在这个新的专利申请中,看起来特斯拉计划更进一步,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分析工人们看到的内容,比如某个部件涂层的厚度,并且帮助他们做出关于质量管理的决定。

这家汽车生产商相信,这种技术有着”显著提升生产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提高生产汽车组件和整车的速度和效率“的潜力。

最初发布于2018年12月13日

原文链接:https://electrek.co/2018/12/11/tesla-google-glass-ar-factory-wor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