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常用App推荐:写在入手MacBook Pro一年后

之前笔者曾经写了一些入手MacBook Pro以来在办公方面的使用感受。这篇文章从日常办公角度,给大家推荐一些这一年来个人感觉比较好用的Mac端App,仅供参考。由于笔者的日常工作很少使用其他类型App,本文将主要谈一些办公相关、笔记工具、图片处理等应用。

Office三件套

日常办公最常用的软件,首先就是Word、Excel和PowerPoint。其实笔者之前一直都是用的破解版,但在遇到过几次因破解导致的问题(比如PPT突然自动关闭,可能是崩溃了,做了一半的PPT找不到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录)之后,终于还是订阅了Office 365家庭版,之后一直稳定使用至今。想要订阅的朋友们可以去某宝看看,有一些微软授权店铺的价格会比官方店低一些。但那些价格极低的,笔者没有试过,不敢保证能正常使用。

Office 365在2020年4月再次更(改)新(名),变成了Microsoft 365,并且家庭版新增了家庭安全和Teams等组件。但笔者一直都没有用到过。甚至连Outlook和OneNote也极少使用。日常办公最常用的还是Word、Excel、PowerPoint这三个组件。

订阅之后可以获得ITB的OneDrive云存储服务。可以在macOS、iOS和Windows设备和网页端查看。但OneDrive的网络同步功能有时会有问题,这要看你所处的网络环境了。

如果有些文档在使用Office 365处理时出现问题,比如显示错乱,可以换WPS Office打开看看,或许能帮你搞定。WPS的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二者尚未做到完美兼容。

WPS经过这么多年的迭代,易用性越来越高了,而且相比Office 365,WPS的功能菜单布局更清晰一些。有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功能,在微软Office 365中可能藏得比较深,而在WPS中很显眼,比如Excel的“高亮重复项”功能,用过的自然知道。

WPS的云文档同步是一个不错的功能。默认情况下,使用WPS打开的文档会自动同步到云端。在其他设备上登陆同一WPS账号时就可以直接访问,当然也可以选择关闭自动同步。免费账号只有1GB的云空间,如果确实需要更大的云空间,可以花钱开会员。WPS的会员服务还是很超值的,涵盖了众多实用功能,尤其是在PDF文档处理方面的功能,相比购买Acrobat Pro这样的抢钱软件,可以说是相当实惠了。而且在618、双十一之类的购物节期间,WPS的会员订阅还会有不小的折扣。

邮箱客户端

由于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邮件与同事和客户沟通,邮件客户端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在这方面,笔者陆续试用了Outlook、Foxmail和macOS自带的邮箱App。如果使用的是腾讯企业邮箱,只有Foxmail的使用体验是最好的。

首先来说Outlook。在订阅Office 365之后可以使用Outlook来收发邮件,绑定微软的自家的邮箱自然是没有问题,可以免配置直接使用。但按照腾讯企业邮箱的官方说明设置之后,Outlook经常出现收信不及时的情况,但要么收信很慢,要么是收到之后不提示有新邮件,很耽误事。而且在发送邮件时还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错误。

接下来说说macOS自带的邮箱App,配置腾讯企业邮箱的步骤会稍微复杂一点。优势在于界面简洁,但缺少笔者经常需要用到的邮件导出为.eml格式这个小功能。

综合来看,如果所在公司使用腾讯企业邮箱的话,体验最好的还是Foxmail,毕竟是腾讯自家的邮箱App,可以快速地配置腾讯企业邮箱。与之相比,其他邮箱App都需要手动填写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比较复杂。Foxmail唯一的小问题就是目前的最新版本依然没有适配macOS的深色外观,还是希望开发者能跟进一下。

提示一下大家,腾讯企业邮箱默认只给邮件客户端同步最近一个月的邮件,这是可以修改的,在网页版邮箱的设置中可以修改成同步最近三个月或者全部邮件。

笔记工具

笔记工具也是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类App。在这部分笔者会来说一说印象笔记、熊掌记、macOS自带的备忘录和Notability。

之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印象笔记、OneNote、熊掌记等笔记App的对比分析。印象笔记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印象笔记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笔者工作环境的笔记应用之一,毕竟平日以文字工作为主。

正如笔者之前的文章所说,印象笔记拥有实用的桌面便签功能,能以单独的窗口打开某篇笔记,让写作过程更专注,简单便捷的分类管理,可以一键简化格式,或者一键设置为纯文本等等。再配合浏览器扩展“印象笔记·剪藏”,可以快捷地收藏网页,或者只收藏其中的正文,无需担心网页被删除之后内容丢失。

印象笔记有免费账户、标准账户、高级账户、专业账户四种不同级别的订阅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记得刚开始使用印象笔记时免费账户也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之间同步,突然有一天收到提示说免费账户只能在一台设备上使用了,只能付费订阅才可以在不同设备间同步。当时虽然很不爽,但后来才发现,付费之后解锁的新功能是真香。比如任务清单、OCR识别文字、自定义模板、标注PDF、扫描名片、思维导图等等,它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安安静静的笔记工具了。

而熊掌记,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发现其有些不适合笔者日常工作使用。除了相比印象笔记,它的功能比较单一之外,还在于熊掌记采用的Markdown语法,与文章内容偶尔会有冲突,比如在笔记中加入微博话题时,熊掌记会将其识别为标签,自动在App界面左侧添加标签。相比这种分类形式,笔者更喜欢使用印象笔记的笔记本分类形式,类似文件夹。

同时我还使用了一段时间macOS自带的备忘录,可以与手机上的备忘录同步。简洁易用是它的最大优势,无论是输入文字还是手写涂鸦都十分便捷,但缺乏一些笔者在写作中经常需要使用的功能,比如字数统计。对了,网上可以找到从印象笔记迁移到备忘录的方法,只需选择要迁移的笔记,运行脚本即可自动创建文件夹,快速迁移笔记,很方便。

在上网课的过程中,我购买了Notability,相信大家在不少推荐App的文章中都见到过它。用Notability可以导入PDF或PPT文件,可以随意添加文字,或用荧光笔标记重点。在手机、iPad和MacBook上均可使用。当然如果在iPad上使用,配合Apple Pencil手写笔,能够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学习时可以用它导入老师的PDF/PPT版讲义,在MacBook上看课程视频,在iPad上打开Notability,或使用随航功能将Notability界面显示在iPad上,学习起来会方便很多。并且借助iCloud,笔记和标记的内容可以在MacBook、iPad和iPhone上自动同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它来整理汇总工作中的各类资料。

图片处理工具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经常需要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比如裁剪、调尺寸、改大小、加水印去水印等等。

刚刚入手MacBook Pro时,笔者在美区Adobe官网购买了Photograph Plan,一年的订阅费用119.88美元(还要加税),大概800多块钱。包含Photoshop、Lightroom、Lightroom Classic三大组件和20GB的云空间,还有一系列基本用不到的杂七杂八的小App。安装的同时还会安装Adobe Creative Cloud的一系列组件。

首次安装完成之后启动台里增加了15个图标,其臃肿程度可见一斑。尤其是Creative Cloud的一堆组件,用处不大,但占用的空间却相当大。甚至官方还上线了专门的卸载工具。实际测试发现,即使使用官方的卸载工具,仍然无法删掉这些App,还需要借助腾讯柠檬清理之类的第三方清理工具。

正如其名字一样,Photograph Plan订阅计划更适合摄影师使用,普通用户订阅这个计划的确是有些浪费,因为根本用到Lightroom。但是单独订阅Photoshop的价格甚至比这个摄影师计划的价格还贵,这种定价策略有点无法理解。

其实如果只是简单的修图操作,完全可以用其他更简单的软件替代。比如泼辣修图。简单的调色、裁剪、调节尺寸、加水印、蒙版、加文字等等均可使用泼辣修图来操作,不像Photoshop那样繁琐,轻巧便捷,速度也很快。泼辣修图现在的应用界面明显还是手机版App的设计思路,简洁明了。

当然可能你觉得泼辣修图功能太过简单,而且日常需要处理PSD文件,那你可以在App Store里购买Affinity Photo或者Pixelmator Pro,一次买断,价格便宜很多,也是不错的Photoshop替代品。虽然一开始使用时可能并不习惯,但功能大同小异,大多是功能按钮位置上的区别。

其他第三方App

Microsoft To Do

如果你的工作任务比较多且杂,可以用Microsoft To Do来帮你管理日程。这是微软推出的日程管理工具,免费且可多端同步,Windows、macOS、Android、iOS都可以使用。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且没有明确时间节点要求的工作,可以加到“任务”里。有明确时间节点的工作,可以加到“已计划日程”里,并设置日期。甚至还可以给任务和日程添加步骤,让工作规划更细致,这个就看具体需求了。笔者每天早上把当天需要做的事情添加到“我的一天”,完成一个就打一个勾。

MindNode

可借助iCloud自动在多设备间同步的思维导图工具,写文章、方案之前,先用思维导图帮忙梳理思路,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之后再开工,会更清晰一些。如果只是日常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可以不解锁付费功能。MindNode也可以打开和编辑XMind创建的文件,无需担心兼容性。

Magnet

MacBook Pro等苹果的电脑产品屏幕分辨率普遍较高,想要充分利用这块视网膜屏幕,可以用Magnet来分屏。通过快捷键就可以实现快速的应用分屏,比如左右分屏、上下分屏、三等分、窗口居中等等。这个App是收费的,但个人觉得很值得购买。

The Unachiver

解压缩工具,简单好用,可以直接在App Store中下载,而且免费。基本上主流的压缩格式都能处理,速度也很快。macOS自带的文件归档工具只能处理.zip格式的压缩包,但很多Windows用户都习惯使用WinRAR,默认压缩格式为.rar。为了处理这些文件,就需要有一款能搞定各种压缩格式的App。The Unachiver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遗憾的是The Unachiver不能分卷压缩。

腾讯柠檬清理

腾讯柠檬清理可以用来清理无用的系统文件,或者帮你卸载App。以往我们想要卸载macOS的App,要么在启动台中长按图标,点击x,或者在访达-应用中删掉App,但这两种方法或多或少都会有卸载残留文件,还需要手动删除。使用柠檬清理卸载App时会帮你列举出相关文件,并询问是否一起删除,很实用。建议从官网下载全功能版,App Store中的Lite版功能不够全面。

以上就是笔者认为用MacBook Pro日常办公时比较值得推荐的App,和一些使用心得。由于工作内容限制,接触的App类型和数量都有限。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或推荐,欢迎留言、讨论。 

最初发布于2020年10月28日

Adobe Max大会见闻:增强现实将成为创作者的新机遇

Adobe的年度Max会议是一年一度的最大规模的创意专业人士聚会,这些人的艺术、摄影和图形设计技能可以改善我们每天看到的图像和阅读的材料。在本周的活动中,Adobe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增强现实作为创作者的新机遇。尽管该技术只正在洛杉矶会议中心展览区的一个安静角落里,努力寻求人们的关注。

在活动开始之前,Adobe表示其最大的AR新闻将与Aero有关,这是一个iPad应用程序,旨在简化新手创作者开发AR体验的过程。活动中的展台引导游客使用该应用程序识别真实空间的表面,并以正确的尺寸和正确的位置放置3D模型,将其与环境无缝融合,以便可以在iPad上从多个角度查看它,就像它是真实的一样。

在Aero的主要演示中,用户看到了最基本的AR体验类型,多年来,我们已经以手持形式看到了AR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Pokemon Go之类的游戏。尽管Adobe的目的是向创作者展示他们如何将自己开发的3D资产带到混合现实空间中,并用于营销目的。有人认为,Aero将帮助品牌创建更多应用程序,比如今年早些时候测试的Jack Daniel的AR Experience,它使用动画3D资产和画外音将这家公司的任何威士忌酒瓶变成了弹出式故事书。

幸运的是,Adobe并没有坚持完全枯燥的演示。尽管您必须在洛杉矶会议中心展览区的最深处寻找它,但该公司还利用Aero进行了一次名为Terminator Max Experience的演示,它利用了刚发行的电影Terminator:Dark Fate的资产。与会者将获得包含一系列提示的列表,然后跟随它们来体验AR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虚拟终结者会从满是瓦砾的场景中的能量泡泡中出现。

作为驱动该体验的相机和3D合成引擎,安装了Aero的iPad将数字资产与场景中的实际人物和物体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这样的场景。尽管展位上没有任何内容说明最终用户将如何以这种方式使用Aero或Aero创建的应用程序,但这意味着创作者们可以为用户创建电影级的3D体验,然后将其部署到特定位置,或提供可下载的应用程序,以用于营销目的。

Adobe将一台计算机连接到运行Aero的iPad上,以录制Terminator Max Experience视频,并承诺将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与会者。

在展区中专门展示AR的区域实际上是3D和AR体验的共享空间,大多数演示都专注于各种早已亮相且普遍应用的3D内容,而优质的AR只是轻描淡写。例如,英伟达(Nvidia)展示了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的RTX Studio图形技术,说明现在即使是便携式计算机也可以在3D场景中光线追踪逼真的反射和阴影。

RTX-caliber光线追踪何时才会进入移动设备?由于渲染技术的高速处理要求,Nvidia表示,当前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使用GeForce Now将完全由服务器渲染的场景流式传输到移动设备的屏幕,或使用移动设备来渲染场景,同时服务器将渲染的反射流进行合成。但由于存在延迟,可能难以实时同步。

HP在展区里炫耀着Project Captis,该项目搭建于Z by HP阵列,是为创意专业人士设计的使用测光法将真实的纹理和对象转换成数字内容的预生产3D材料扫描工具。这套硬件和软件的组合目前尚未公布定价,通过将多个4K摄像机放置在一个大盒子中,可以从多个角度捕获物体的高精度细节。目前仍是创作者进行测试的试点。

Project Captis产生的扫描结果可用于将一种材料的纹理应用于另一种材料,例如制作一双具有皮革外观的3D打印太阳镜,或一双具有编织的复杂网眼纹理的运动鞋。像3D和AR展区中的许多其他演示一样,这种扫描技术具有明显的潜力,可以为未来的AR应用创建超级逼真的资产。

Max大会上发布的最有趣的产品之一(但不属于3D和AR领域)是Adobe Photoshop Camera,现已以Beta形式提供给少数用户。Adobe表示,该摄影应用程序将完全免费提供给iOS和Android用户,而无需Creative Cloud订阅或应用程序内购买。用户将能够从大量艺术家开发的Photoshop滤镜中进行选择,这些滤镜可实时应用于相机输入,并在拍摄时添加静态或动画图像。

Photoshop Camera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滤镜是如何工作的。Adobe使用基于云的Sensei AI实时扫描相机输入的某些类型的内容(例如天空,脸部或食物),然后选择性地将静止或动画滤镜应用于AI识别的对象。比如在上面的图像中,AI可以识别风景图像,将其从白天转换为夜晚(带有移动的月亮)或添加日式的朝阳覆盖层。另一个示例显示了该应用程序通过适当的调整色温和对比度,自动调整食物照片。

我并不认为我们需要另一个照片滤镜应用程序,或者Photoshop Camera将以某种方式取代Android或iOS设备内建的相机应用程序。但是,正如您看到的技术一样,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实时增强摄影技术显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中包含的识别技术是强大的,在正确的艺术家手中,结果可能是强大的。

Max大会明显缺少任何可穿戴的AR硬件,至少当我环顾四周时,我找不到它。尽管展厅中散布了一些VR头显,但几乎所有显示的东西都在计算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上进行了展示,这表明Adobe和相关供应商仍在等待可用的AR头显。因此,3D和AR展区严格来说只是一个是2D展区。

Adobe Max是一个相当大型的展览,毫无疑问,AR既不是活动的主要的重点,也不是次要的焦点,Aero和相关内容在主题演讲和展区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很明显,创意人员已开始为不远的未来做准备,很快,混合现实将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消费级应用程序和专业应用程序。这个阶段的挑战是要让AR从小型演示和营销过程中的小把戏变成消费者实际想要使用的实用的应用程序。我推测这将在2020年开始发生,这可能是由于价格合理的硬件和更多的开发者对其感兴趣共同推动的。

最初发布于2019年11月8日

原文链接:https://venturebeat.com/2019/11/05/at-adobe-max-augmented-reality-is-fighting-its-way-out-of-the-corner/

为将AR体验带入主流 Adobe正在和这些人共同努力

Adobe想让大众接触到增强现实。

在近日于洛杉矶举行的Max年度大会上,这家公司预演了一个新的工具,该工具将能够让跨平台的AR体验的创作变得大众化,让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能够创作他们自己的AR体验。这个工具被称为Project Aero,最初是在今年6月的苹果WWDC开发者大会期间公布的。现在,该工具已经进入了封闭测试阶段,并且同时包含了AR体验创作和AR内容分发的特性。

虽然人们尝试开发AR体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这项技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技术公司、品牌和机构中,由他们来创作用于手机、平板甚至是某些头显的AR体验。不过,有了Project Aero,Adobe正在尝试将他们在更被人熟知的设计工具,如PhotoShop和Illustrator上所取得的成功,应用到大规模地提供AR体验上。该公司推出的AI平台Sensei,也被集成在Project Aero中,用以标识和创作光照、情感和空间感知。

根据Adobe增强现实部门负责人Stefano Corazza的说法,创作AR体验要比在AR中创作出一只鞋或其他东西要复杂的多,这是要“重新发明零售体验。”他表示,Adobe正在从吸引大品牌入局开始努力,他们希望大品牌对AR的应用能够扩散到较小的企业甚至是个人。

“这就是某种民主化的潮流,”Corazza说。“有人先来破冰,然后就会扩散给每个人。所以,我们想要让这种新事物尽快地扩散开来。”

首先,Adobe正在和苹果和Pixar这样的公司合作,同时也在拉拢Adidas这样的品牌,帮助他们创作引人注目的范例,告诉人们AR能够如何被用在真实的场景中。

Adobe还展示了其平台能够如何为二维的艺术品创作AR体验。比如,Adobe对一张插画进行了处理,打乱了原有的图层,创作出了某种隧道,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在其中行走。还有其他的工具,比如临近触发器,当用户足够靠近时,可以让物体变成动画。

根据Adidas设计技术高级总监Simone Cesano的说法,Adidas正在寻求让设计师的创造力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的方法,同时让客户使用现有的技术与产品互动,甚至设计他们自己的互动体验。首先,Adidas正在测试为一些零售点增加AR体验,其中包括在AR中设计鞋子,同时还会解释鞋中包含的材料。

比如,Adidas正在使用这个工具将一只鞋子固定在空中,在AR体验中,可以将鞋子所使用的每种材料打散,并且附带标签。

“当你进入AR体验时,数字零售和实体零售会结合在一起,”他说道。

根据Adobe的首席产品官,同时也是几部关于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著作的作者Scott Belsky的说法,互动性将成为驱动AR这个新的媒介向前发展的因素。

“在我看来,AR体验中任何没有动画的东西都会让人感觉无聊,”他说道。“我们不希望椅子在AR体验中晃动或者闪光,但我们的确希望所有的东西都具备互动性。”

虽然AR体验或许在个人和品牌方看来都是全新的,但该领域中的很多工作都在尝试让AR获得更广泛的采用。比如让AR体验能够在移动互联网中使用,而非仅仅在App中才能使用。这项技术被称为WebXR,是一项由谷歌和Mozilla共同开创的技术,意在在Chrome和Firefox浏览器中启用AR能力。

Adobe并不是唯一的正在尝试AR的大公司,在前段时间,因虚拟现实内容制作而闻名的Jaunt对外宣布他们计划解雇大量的员工,将整个公司的重心转向AR。

“我们相信这些改变将会让我们专注于驱动产品上的创新和价值,继续让我们保持在沉浸式媒体领域的前沿地位,并且驱动长期的公司价值,”Jaunt在关于这些变动的博文中写道。

对新媒介感兴趣的艺术家们也同样在测试AR,比如Estella Tse,她曾经因为她在Tilt Brush中的VR绘画作品而成名。她说,她也在思考如何使用能够让体验变得更具互动性的AR来创作故事讲述体验。作为一个中美混血人,Tse说,她一直在思考如何以两种现实(AR和真实生活)来表达她的双重身份,并且她决定创作一个真实存在的泥塑,同时关联一个AR体验。结果是,整个作品中包含她的半张脸的雕像,就像画廊作品那样,之后是一条龙的绘画作品,这个作品是她在虚拟现实中创作的,之后又转化成了AR体验。

在她的项目中,Tse还分割了AR和真实世界中的文字说明,强迫观众去观看两者,因为两个世界中各有一半的说明文字:“你已经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来假装自己是另一个人,甚至已经完全忘记了做自己是什么样。”

“我想要做一些对比AR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东西的事情,”她说道。“并且我认为,这是一个融合这些‘现实’的非常好的应用场景。这种体验不能够仅仅存在于AR中,也不能够仅仅存在于真实空间中。”

由于在AR中创作需要使用软件,并且是传统的艺术家们并不熟悉的软件,比如Unity,Tse说她的很多艺术家同伴们都不愿尝试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正在努力使这个创作过程对那些不会编程的艺术家们来说变得简单,让她们也能够在AR中进行创作。

根据Adobe的设计副总裁Jamie Myrold的说法,设计师们和技术人员们之间的合作会比以前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她表示,设计师们现在需要更加空间化地思考。

“当我们在思考空间化设计时,我觉得我们所看到的一些事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有些新奇,”她说到。“并且我不认为我们已经对AR会带给我们的未来有了足够的了解。”

最初发布于2018年10月22日

原文链接:https://www.adweek.com/digital/how-adobe-is-trying-to-bring-augmented-reality-experiences-main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