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全家桶的生态互联好用吗?

入手Apple Watch到现在已经有半年的时间,加上已有的iPhone 12、MacBook Pro(2019款)、iPad 6(2018款)、AirPods Pro,基本凑齐了苹果全家桶。苹果设备之间的互联体验一直为人称道,也是众多厂商“致敬”的重点,这篇文章我来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说说这些设备间的生态互联体验如何。可能有些功能我还没有发掘出来,欢迎大家补充。

苹果官网将这些设备间的互联功能称之为“连续互通”,包含了随航功能、自动解锁、“连续互通”相机、接力、智能热点、iPhone蜂窝网络通话、短信/彩信、通用剪贴板、隔空投送、速绘和标记连续互通等。对我来说,有些的确很有用,有些就可以说是鸡肋了。接下来我会挨个展开说一说,再说一些AirPods Pro和Apple Watch相关的互联体验。

需要注意,想要使用这些功能的条件是,所有的设备都放在彼此附近,登录了同一个Apple ID和iCloud、都打开了蓝牙、Wi-Fi并在设置中打开了接力功能。

1、随航功能

随航功能主要是指Mac电脑和iPad之间的协同,可以将iPad作为Mac电脑的另一个显示屏。并且有“扩展”和“镜像”两种模式,前者功能较多,比如可以在电脑和平板上操作不同的App;后者只能复制电脑屏幕的内容,可以在给别人展示屏幕内容的时候使用。

之前我在看网课时尝试过这种形式,电脑屏幕播放课程视频,平板屏幕打开Notability用手写笔记录重点。但其实平板端也有Notability,还用随航功能,有些多此一举了,毕竟Notability可以通过iCloud即时同步。

不可否认,对于喜欢绘画的朋友们来说,随航是个不错的功能,可以拿iPad当画板,也能让iPad的利用率再提升一些。我手上这台iPad已经用了两年多了,基本都是用它看视频,玩游戏的话这块屏幕还是有点大了,而且比较重。而且我也不习惯同时看两个屏幕,尝试了几次之后就放弃了,甚至还在小黄鱼上出掉了手写笔。

2、自动解锁

自动解锁可以说是感知最明显、真正一用就回不去、但又经常间歇性不好用的功能。

iPhone系统版本在iOS 14.5以上,Apple Watch系统版本在watchOS 7.4以上,可以在戴口罩时用Apple Watch帮助解锁iPhone。前提是Apple Watch必须在附近、佩戴中、已经解锁,并且设置了密码,然后在iPhone的设置——面容ID与密码中开启此功能。

以往都会因为戴着口罩,面容ID无法识别,还要等着密码界面的出现。有了这个功能之后,的确比以前方便了很多,戴口罩时,拿起手机便会快速解锁,不用像以前那样需要输入密码。但是这一功能有些过于灵敏了,比如有时只是想看个时间,手表一震动,手机解锁了,有时甚至抬手就能解锁。当然这也不能怪手机,毕竟它也不知道你拿起手机是要干啥。

而且这一功能还会时不时的就失灵。在等着手表帮助解锁手机时,迟迟无法解锁,在你快要放弃,想要输入密码时,又自动解锁了手机。希望后续的系统更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不止Apple Watch能解锁iPhone,iPhone也能反过来解锁Apple Watch。比如早上刚刚戴上手表,还没有输入密码解锁手表时,先解锁了手机,就可以自动解锁手表,无需输入密码,也很方便。

Apple Watch还可以帮助解锁Mac电脑。在Mac电脑需要输入密码或验证触控ID时,用Apple Watch就可以操作,比如无需输入密码或触控ID就可以解锁电脑。不过在重启之后,或者几天不用之后,是无法用Apple Watch直接解锁Mac电脑的,只能用密码或触控ID,或许是出于安全考虑?

这里我有一个建议,用手表解锁电脑和手机时,手表的震动着实有些大,希望后续可以优化,或者增加一个设置选项,可以自定义震动强度。

3、“连续互通”相机

在写文章时如果需要插入手机拍摄的图片,一般我们都会先用手机拍照,然后把照片传到电脑上,再插入到文档里。iPhone和Mac电脑之间的“连续互通相机”功能可以简化这一过程。

比如在备忘录或者Mac电脑自带的办公三件套(Pages文稿、Numbers表格和Keynote讲演)中,甚至在桌面上,都可以直接调用iPhone的摄像头实现拍照和扫描文档,扫描文档功能尤其实用。当然如果这一功能可以直接集成到相机App,打开相机App就可以直接扫描文档就更好了。

微软的办公三件套如果也能使用连续互动相机,也会方便不少,但目前还不支持。

4、接力

在手机上编辑了一半的文档,可以在电脑上继续编辑,手机上已经打开的App会出现在电脑的程序坞里,并且图标上会有个小角标显示当前正在用什么设备查看,点击就可以打开并继续工作进度了。

比如,我正在iPhone的备忘录里写这篇文章,Mac电脑的程序坞就会出现备忘录图标,点击就可以直接打开这篇文章继续写。手机、电脑、平板之间都可以实现接力,甚至是手表也能和电脑进行接力。

不过,除了苹果自己的App之外,支持该功能的第三方App还很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开发者跟进。

5、智能热点

这个功能主要用在iPhone和Mac电脑之间,Mac电脑可以非常便捷地连接iPhone手机热点(当然要登陆同一个Apple ID)。最近公司网络状况奇差,在Wi-Fi的“个人热点”里点击就可以连接自己手机的热点,无需输入密码,非常方便。

但是不知道为啥,连接手机热点一段时间后,电脑的网络又会自动跳到公司的Wi-Fi,难道这也是Big Sur的BUG吗?

6、电话

这个功能可以让你用Mac电脑、iPad和Apple Watch接打电话。即使是不支持蜂窝数据的Apple Watch,只要是在手机的连接范围内,也可以接打电话,实测音量和清晰度都还不错。比如下班回家手机在充电,来电话了就可以在手表上接,不用担心错过电话,还是挺方便的。

与之类似的还有短信和彩信功能,也可以在手表上查看,不过现在短信已经很少使用了,基本都是各种促销和垃圾信息,挺烦的。

顺便问一下,最近我的电脑经常会在来电话时没有任何提示,这个原因我还在排查,有人遇到过这个问题吗?

7、通用剪贴板

通用剪贴板功能可以实现在电脑上复制文字或图片,在手机上粘贴,反之亦然。这也是日常工作时比较实用的一个功能。而且据苹果官网的介绍,还可以在两台Mac系统的电脑之间复制粘贴文件,当然你要先有两台Mac。

8、隔空投送

如果用非苹果设备,我们想把手机上的文件发到电脑上,或者想把自己电脑上的文件发给别人,一般都是用聊天工具,比如QQ微信等。隔空投送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隔空投送,iPhone上的文件可以快速发到Mac电脑上,临近的两台Mac电脑之间发送文件也非常快,而且没有文件大小的限制。

9、速绘和标记连续互通

这个功能比较适合有Apple Pencil和iPad的用户,也可以用手指在iPhone上绘制标记,标记的内容会直接出现在Mac电脑端。工作内容所限,我没怎么用过这个功能,不做评论。

10、AirPods Pro相关互联体验

AirPods Pro可以便捷的与苹果设备连接,而且还有自动切换设备的功能。苹果官网介绍,这个功能可以使音频在iPhone、Apple Watch、iPad和Mac之间无缝切换。

实际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设备间的切换还有一些BUG。比如我在接听微信语音通话时,拿出耳机便会自动连接电脑,但我想用手机接听,就得在手机端连接耳机。这时如果电脑端微信收到消息,耳机就会自动连接回电脑。简单说就是会跳来跳去,现在我都是要先关闭电脑的蓝牙,然后再戴上耳机,接听微信语音通话。希望后续苹果能优化这种连接逻辑。

11、Apple Watch相关互联体验

前面已经说过自动解锁、电话等与Apple Watch相关的互联功能了,最后再说说Apple Watch和iPhone的消息同步。

手机端的一些通知会同步到手表上,避免错过重要的消息。比如短信、微信、支付宝等等App的通知。如果手机熄屏放在旁边,有新通知了会优先在Apple Watch上提示。手机不在手边时,也不用担心会错过重要消息(前提是不能离太远)。这个功能还存在一些适配上的问题,有些手机端App的通知不会显示在手表上。

写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苹果设备的生态互联体验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如果你还有HomePod等苹果产品的话,还会有一些本文中没有提到的互联玩法。

目前华为等厂商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甚至有些功能更加优秀,比如华为手机和华为笔记本之间的多屏协同,还有华为手机与智慧屏、平板与智慧屏之间的便捷投屏、畅连通话的跨屏流转等等。这些功能虽然解决了一些痛点,但归根结底,都是在构筑厂商自己的生态壁垒,对其他品牌产品的支持十分有限。

这对于用户来说到底是好是坏,还有待观察。问题来了,你会为了这些生态互联功能而购买更多苹果产品吗?

最初发布于2021年9月6日

写给像我一样的Mac新手:用MacBook Pro办公这半年

从高中时频繁光顾网吧到去年,我一直用的Windows系统的电脑,用了15年。这期间陆续入手了多台笔记本、台式机,还在电脑城里学了一年多的维修。硬件和Windows系统的常见问题基本都遇到过。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换掉了沉重的游戏本儿,入手了我的第一台MacBook Pro。

目前使用的这台2019款MacBook Pro 13英寸,是官网512GB版本,未定制,去年10月从某东购入。到现在,作为我的主力办公设备已经有半年左右时间。日常工作使用最频繁的是微信和Word、Excel、PPT三件套,偶尔PS,基本没有考验设备性能的用途。

这半年里遇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又找回了当年拥有第一台笔记本后的状态:不停地发现新问题,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也没少找售后。
所以这篇文章也是对入手MacBook Pro之后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总结。写给像我一样的Mac新手。

Part 1

先来说说这段时间发现的一些问题,这些让人头疼的小毛病(当然其中有些根本不是硬件或系统问题,只是和Windows不一样而已)甚至一度让我觉得这东西并没有Windows系统的电脑好用。前后陆续求助了多次官方客服,也预约过天才吧,后来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第一个问题,是开盖之后不能正常唤醒,鼠标指针变成转动的菊花。相信很多人在将系统更新至10.15 Catalina之后,就一直遇到这种问题。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并发症”。

比如在重启进入系统之后,无线网络连接突然出问题,Mac版微信可以正常使用,但浏览器打不开网页;比如风扇狂转像是要起飞,电量狂掉,一个小时能耗完;比如机身温度飙升,尤其是Touch Bar附近温度极高。

我尝试了网上可以找到的各种方法,比如重置SMC,重置NVRAM,但都是在短时间内有效,几天之后问题又重复出现。后来在官方客服的指导下,终于有了真正管用的解决办法:

打开“活动监视器”,查看占用CPU最高的进程,如果其中有“TextInputMenuAgent”、“distnoted”和“loginwindow”,并且占用CPU超高,就选中并强制退出这三个进程。风扇狂转和电量狂掉的情况立刻就会停止。

之后下载并安装搜狗输入法(或者其他第三方输入法),在系统偏好设置-键盘-输入法中删除系统自带输入法,只留下搜狗输入法和“ABC”,并重启笔记本,即可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后,终于实现了传说中的MacBook Pro的使用体验,开盖自动唤醒,合盖自动休眠,不用关机,也不用担心机器发烫、电量猛降。

第二个问题,在合盖状态下笔记本会被自动唤醒,或者在放一段时间不用之后,打开发现电量下降明显。

这可能是笔记本被使用蓝牙的设备或使用WiFi的App唤醒了,解决办法如下:

系统偏好设置-蓝牙-高级,取消“允许蓝牙设备唤醒这台电脑”。有段时间在用蓝牙鼠标,下班带着笔记本回家发现路上笔记本一直是热的,到家之后发现电量掉了不少。后来才注意到蓝牙鼠标没有关。

系统偏好设置-节能-电源适配器,取消“唤醒以供WiFi网络访问”。

调整这两项设置之后,就不会再出现合盖状态下被自动唤醒的问题了。

第三个问题,屏幕色温自动变化,忽冷忽热。

尤其是像我这样经常需要面对Word文档的用户来说,这一问题十分明显。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在系统偏好设置-显示器中,关闭“原彩显示”即可。

原彩显示可以自动调整显示屏,以在不同环境光线条件下保持色彩显示一致。可能对于经常需要处理图片和视频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有用的功能。但对于我这种长时间看各类文档的用户来说就有点别扭了,可能是由于我的工位附近光线变化比较频繁?

Part 2

接下来说说优点,轻便易携带就不说了,这里主要说一说macOS相比Windows系统的优点。

首先,MacBook Pro的触控板做这么大是有原因的,这块超大的触控板的确很好用,让你从此告别鼠标。各种多点触控手势能搞定几乎所有的操作需求,除非需要精准度更高的操作。具体有哪些多点触控手势,大家可以在苹果官网查询到。

第二个优点是MacBook Pro与其他苹果设备的高效协同,比如用“隔空投送”和iPhone互传文件,比如快速连接并使用AirPods Pro耳机,比如能实现跨设备任务接续的“接力”功能。

而在将macOS更新到10.15 Catalina之后,还可以使用“随航”功能联动iPad。只要你的笔记本和iPad使用同一个Apple ID登陆,并都开启WiFi、蓝牙和接力功能,就可以把iPad用作笔记本的第二个显示屏,可以扩展或“复制”笔记本的桌面。或者把iPad用作笔记本的输入设备,在笔记本上的App中使用Apple Pencil绘图。相当于把iPad变成了显示器或数位板。相信设计人员会很喜欢这个功能。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iPad都支持随航功能,根据苹果官方网站介绍,iPad Pro所有机型、iPad(第6代)或更新机型、iPad Mini(第5代)、iPad Air(第3代)可以支持随航功能。

你会发现,通过这些设备之间的高效协同,苹果牢牢地把用户圈在这个生态圈里,用过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接下来是macOS的一些人性化的小功能点,比如可以便捷地实现全屏,让工作更专注;比如“访达”的分栏显示,让文件目录更直观;比如窗口拼贴,可以快速实现左右分屏;比如设置屏幕的四个“触发角”,鼠标指针指向屏幕角落就可以快速触发某个功能;这些小功能还在陆续探索中。

对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点,MacBook Pro的电池续航能力的确很强,我日常需要处理大量文字内容,偶尔简单地处理图片,很少进行其他工作任务。在不连接电源的情况下使用七八个钟头之后,还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电量。这样的续航能力真是惊到我了。

如果你经常关注笔记本行业的新动态就会发现,MacBook Pro和macOS的这些优势,正在被各大厂商效仿。高分辨率和高色域的屏幕,大容量的电池,类似的外观设计,都陆续出现在了联想、华为等厂商的产品身上。虽然生态优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学”来的,但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厂商把这些优秀的特性用到自己产品身上,让更多用户都能享受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

Part 3

在这部分,我来说一些在我日常办公场景下发现的MacBook Pro和macOS的缺点:

先说硬件方面,2019款MacBook Pro采用的是备受争议的蝶式键盘,打字时虽然手感还不错,但声音的确有点大,而且还总是担心会遇到故障。2019年底推出的16英寸MacBook Pro和2020年3月推出的MacBook Air都将键盘换回了剪刀式,看来苹果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然后是接口,我手上这款MacBook Pro只有四个雷雳3接口和一个耳机接口,没有传统的USB-A接口。使用起来的确是不方便,经常需要使用转接口。毕竟Type-C接口的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目前还未普及。雷雳3接口的优势暂时还没有发现,可能是我还没用到吧。这个以后再琢磨琢磨。

说完硬件说软件。在macOS下,办公软件的使用体验稍微差一些。尤其是Ofiice 365,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PPT中内嵌的文档无法打开,无法另存;比如PPT的页面无法右键快速切换幻灯片版式;比如经常会弹出不明所以的要求权限的窗口等等,希望这些小问题能随着后续更新得到解决。

然后,NTFS格式的移动硬盘在macOS下只能读取,不能写入。对这一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将移动硬盘格式化为exFAT格式,就能Windows和macOS通吃了。但是涉及到格式化操作,需要先把其中的文件转移出来。个人建议转换为exFAT格式,一劳永逸。

还有,由于macOS系统的原因,无法使用公司的基于IE浏览器的考勤系统,我的工位还一直放着一台Windows笔记本用于填考勤,当然其他只能在IE浏览器中运行的网站也都无法正常使用了,比如一些银行的网银安全控件。

最后一点就是游戏比较少,虽然可以安装macOS版Steam,但游戏库中支持macOS的游戏并不多。很多大作是只有Windows版的。而且,还需要连接鼠标或手柄才能玩。由于MacBook Pro的硬件配置并不是多高,在玩游戏时还会遇到发热量过大,机身温度飙升的问题。所以这半年就没再玩过端游了,一心扑在了Switch上。

先到这里吧,最近在找各种好玩的、实用的App以及MacBook Pro配件,后面再给大家分享。

最初发布于2020年3月29日

苹果专利:各种头显内CGR环境中虚拟对象的有形可视化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了Apple的一项专利申请,涉及计算机生成的现实(CGR)环境,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在头显内的CGR环境中提供虚拟对象的有形可视化的技术。Apple区分了将来的Apple头显(或各种头显)可能支持的CGR环境,例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和AV(增强虚拟)。

苹果首先指出,计算机可以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完全投影或部分叠加在用户的视野中,以提供用户可以体验的CGR环境。CGR环境可以基于不同类型的现实。

头显可以选择检测用户的真实运动并进行投影,并在CGR环境的一系列视觉图像或视频中模拟这些运动。

通过在CGR环境中投影或模拟的这些运动,用户可以与CGR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

Apple的专利涵盖了在CGR环境中提供虚拟对象有形可视化的技术,其中CGR环境为用户提供了与CGR环境进行交互的逼真的体验。

因为这种体验是现实和身临其境的,所以用户可以轻松地将CGR环境中的虚拟(因此是无形的)对象混淆为存在于CGR环境之外的真实的有形对象。

因此,该专利所描述的技术通过使用户能够快速且容易地在视觉上识别CGR环境内的对象是非有形的虚拟对象还是对应于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因此是有形物体),在用户与CGR环境交互时,增强了用户的便利性并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增强的安全性。

该技术不仅限于为特定类型的CGR环境提供有形的可视化,而是可以在任何类型的CGR环境中实现。这些环境包括基于混合现实的CGR环境和基于虚拟现实的CGR环境。

虚拟现实(VR)环境(或虚拟环境)是指被设计为完全基于计算机生成的一种或多种感官输入的模拟环境。VR环境包括人可以感测和/或交互的多个虚拟对象。例如,计算机生成的树木图像,建筑物和代表人的化身,就是虚拟对象的示例。一个人可以通过模拟人在计算机生成的环境中的存在和/或通过模拟人在计算机生成的环境中的身体运动的子集来感知和/或与VR环境中的虚拟对象进行交互。

混合现实(MR)环境是指模拟环境,旨在将来自物理环境的感官输入并入其中。在虚拟连续性上,混合现实环境介于完全真实的物理环境和虚拟现实环境之间。

混合现实的示例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

增强现实(AR)环境是指一种模拟环境,其中一个或多个虚拟对象叠加在物理环境中。例如,用于呈现AR环境的电子系统可以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器,通过该显示器,人可以直接查看物理环境。该系统可以被配置为在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器上呈现虚拟对象,使得使用该系统的人感知叠加在物理环境上的虚拟对象。

增强虚拟(AV)环境是指一种模拟环境,其中虚拟或计算机生成的环境合并了来自物理环境的一个或多个感官输入。感觉输入可以是物理环境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表示。例如,一个AV园区可能有虚拟的树木和虚拟的建筑物,但是其中的人有着真实人物拍摄的照片中的人脸。另一个示例是,虚拟物体可以采用由一个或多个成像传感器成像的物理物品的形状或颜色。或者还可以这样示例,虚拟物体可以采用与太阳在物理环境中的位置一致的阴影。

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子系统,使人们能够感知和/或与各种CGR环境进行交互。包括头戴式系统,基于投影的系统,平视显示器(HUD),具有集成显示功能的车辆挡风玻璃,具有集成显示功能的窗户,放置在人眼上的镜片状的显示器(类似于隐形眼镜)。头戴式系统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集成的不透明显示器。

头戴式系统可以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器,而不是不透明的显示器。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器可以具备一种介质,代表图像的光通过该介质被引导到人的眼睛。

显示器可以利用数字光投射、OLED、LED、uLED、硅基液晶、激光扫描光源或这些技术的任意组合。该介质可以是光波导、全息介质、光组合器、光反射器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示例中,透明或半透明显示器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变得不透明。

基于投影的系统可以采用视网膜投影技术,该技术将图形图像投影到人的视网膜上。投影系统还可以被配置为将虚拟对象投影到物理环境中,例如,显示为全息图或显示在物理表面上。

在一些示例中,系统#100包括设备100a。设备100a包括各种组件,例如处理器102,RF电路104,存储器106,图像传感器108,方向传感器110,麦克风112,位置传感器(多个)。一个或多个116,扬声器118,显示器120和触敏表面122。这些组件可选地在设备100a的通信总线150上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系统#100的元件在基站设备(例如,诸如远程服务器,移动设备或膝上型计算机的计算设备)中实现,并且系统#100的其他元件在头戴式设备中实现。显示(HMD)设备供用户佩戴,其中HMD设备与基站设备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系统#100包括两个(或多个)通信中的设备,例如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HMD +MacBook或iPhone或iPad)进行通信。

美国专利局今天发布的苹果专利申请已于2019年第二季度提交,其工作可追溯至2018年第二季度。考虑到这是专利申请,因此目前尚不知道这种产品上市的时间。

最初发布于2019年11月4日

原文链接:https://www.patentlyapple.com/patently-apple/2019/11/apple-patent-describes-tangibility-visualization-of-virtual-objects-within-various-headset-environmen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