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暂时决定不再纠结ChatWith不能全屏的问题,目前ChatWith和NoteWith的功能有些类似,可以先将这两天ChatWith新增的一些功能复刻到NoteWith上,比如多模型管理和切换,考虑到后续功能扩展和维护的需求,拆分一些视图
2、询问Cursor拆分建议后,竟然没有二次询问就直接开拆了,Views、Service、ViewModels、Models都进行了拆分,并且创建了项目重构的总结文档,但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开始构建测试,当然也没有添加新的文件引用、删除旧的文件引用,在修正文件引用错误后竟然构建成功了,但还没有测试原有功能能否正常使用
3、下达指令:我现在需要给应用增加“多模型管理及切换”的功能,给模型的设置增加一个“备注”字段,在“我的”界面可以显示当前已经添加的多个模型的备注名和模型名,然后在每个AI对话界面的右上角设置一个切换按钮,可以随时切换不同的模型,这也是给ChatWith添加多模型管理功能的经验
4、Cursor的最新版本有些地方和之前不一样了,比如之前在创建新文件后,可以直接修改项目文件已引用新文件,但现在要么先备份已有的项目文件,再从头创建新的项目文件,要么先写一个脚本,再执行脚本来更新项目文件,这种操作方式很奇怪,于是手动停止之后让它直接更新了项目文件,而且我还发现这次更新之后,虽然修改代码速度还是很快,但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
5、之后基于Cursor的修改结果,优化一些细节:1.去掉AI对话界面右上角的设置按钮,我不需要从这里进入“我的”页 2.AI模型设置界面缺少备注字段(实际上“模型名称”就是“备注”,但下面又有另一个模型名称字段),我不需要设置“最大Token数” 3.从AI模型管理界面进入“添加模型”时,”模型名称”改成“备注”,把模型配置和基本信息合并,并且也不需要设置最大Token数 4.“编辑模型”界面同样需要把”模型名称”改成“备注”,把模型配置和基本信息合并,删除最大Token数的设定
6、然后发现修改后的应用在“AI模型管理”中可以完成所有模型相关操作,不需要单独的“AI模型设置”入口,让Cursor删除了这个入口,“我的”界面变得更加简洁了
7、接下来对应用功能进行测试并修改细节,包括添加模型、测试流式输出(含思考内容的流式输出)效果、修改发送按钮(发送后变成停止按钮,点击可以中断AI的回答)
8、多次修正细节之后,添加模型、发送/停止按钮切换功能都已支持,目标达成,且AI回答内容可流式输出,移除了我认为多余的“当前”标签和maxTokens设置
9、但还是存在默认模型无法切换、默认模型状态不能同步到每个位置的问题,明天继续修改,另外还需要对思考内容进行流式输出,并且与AI回答内容在样式上要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