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了下Cursor的订阅,虽然默认的Auto模式已经足以满足我的需求,但马上两周的免费试用期就要结束了,到时看看功能上有什么变化,如果功能严重受限,考虑订阅Cursor Pro,目前可以用支付宝支付
2、Cursor具备Agent、Ask、Manual、Background四种编程方式,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模型方面,Auto模式由Cursor根据任务类型和复杂程度自动判断使用哪个模型,也可以关闭Auto模式,指定模型
3、NoteWith和ChatWith由于涉及接入AI大模型,在上架时可能需要先备案,但备案手续复杂且审核时间长,考虑开发一款不需要进行备案的App
4、赶在Cursor的Pro试用过期之前,让Cursor再帮我开发一个新应用,吸取之前的教训,这次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尽量详细的需求:
1.iOS平台,应用名称为DoitWith,采用SwiftUI开发
2.应用启动界面以墨绿色为底色,启动界面显示应用名DoitWith,下方一行为副标题“Todo and Note, in one App.”
3.应用界面分为Today、Todo、Note共三个tab,可在底部点击切换,三个tab的右上角都有加号和齿轮图标,Todo界面点加号可选择创建新Todo或创建新分组,笔记界面点加号可以创建新笔记,点击齿轮进入设置界面,Today列表、Todo列表和笔记列表的设计要足够简洁且风格一致一些
4.Today界面列出今天到期的Todo项目,可以长按每条Todo进行完成、重命名、修改、删除等操作
5.Todo界面可以自行设置组(默认有工作、生活两个分组,各有一条示例Todo)、可设置提醒时间,任务过期时文字变红并在文字前添加警告emoji,每条Todo都可以通过长按进行完成、重命名、修改、删除等操作,可将Todo在不同分组间拖动
6.笔记界面默认显示笔记列表,点击创建笔记按钮或笔记列表页右上角加号可创建笔记,采用富文本编辑器,支持常用的文字格式设置,选中文字后即可在底部调节格式
7.设置界面可查看Todo和Note的数量
8.采用你推荐的数据存储方式
5、Cursor对我的需求进行细化和明确,给出了技术选型与架构建议:
-UI 框架:SwiftUI(官方推荐,现代、易维护)
-数据存储:推荐使用 Core Data(苹果官方,适合本地结构化数据,支持分组、提醒、富文本等需求)
-富文本编辑:使用 SwiftUI + NSAttributedString,或集成第三方如 TextEditorPlus(如需更强大功能)
-本地通知:用于 Todo 提醒
-MVVM 架构:便于维护和扩展
以及任务拆解:
-项目初始化与启动页开发
-TabView 主界面搭建
-Today、Todo、Note 三个 Tab 的基本结构
-加号与齿轮按钮功能实现
-Todo 分组、拖动、提醒、过期样式
-Note 富文本编辑器集成
-设置界面开发
-数据存储(Core Data)建模与集成
-本地通知集成
-UI 优化与风格统一
6、Cursor让我在 Xcode 里手动新建一个 SwiftUI iOS App(建议命名为“DoitWith”,语言选择 Swift,生命周期选择 SwiftUI App,勾选“Use Core Data”),之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7、在Cursor创建应用的过程中,有两次需要我手动创建NSManagedObject Subclass,昨天在修改NoteWith时也出现了这种情况,猜测可能是因为在数据存储方面采用了Core Data
8、在集成富文本编辑器时,Cursor建议我使用RichTextKit的包管理集成,且Cursor无法自行完成这一操作,需要我在Xcode中Add Packages,集成RichTextKit,但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功能较为复杂的三方库,于是询问Cursor:有没有iOS自带的组件可以实现类似需求?我对这个编辑器的功能要求不是很高
9、Cursor推荐使用UIKit的UITextViews实现基础富文本编辑,然后通过UIViewRepresentable桥接到SwiftUI,这样无需引入第三方库,且兼容性和性能都很好
10、Cursor在创建完成后提示构建成功,但再次出现了昨天NoteWith的问题“可能有重复的NSManagedObject子类文件,或者Xcode项目引用了同一份文件的多份引用”,明天再看怎么解决
标签: CoreData
DevLog:2025年7月15日
1、结合Cursor昨天给的建议,对NoteWith做一些功能和性能方面的优化,给Cursor的指令如下:
结合你上面的建议和我的需求,对当前版本做如下优化:
1.备忘录本身的功能优化:增加更多格式设置(选中文字后底部弹出格式设置按钮,点击即可应用格式)、备忘录详情页底部增加常驻的字数统计功能,可通过iOS系统分享面板分享备忘录至其它应用
2.备忘录和AI会话列表页采用分页加载或懒加载,以优化性能
3.采用本地缓存机制Core Data,并将数据存储操作放到后台线程
4.完善网络、存储等异常场景的错误处理,并给予用户友好提示
5.设置界面填写大模型API地址时,无需填写/chat/completions,防止造成重复路径
2、这次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由于需求数量较多,且中途Cursor为应用添加了旧数据迁移机制,但我反馈不需要改机制,因为应用还未上线,之后Cursor有一处频繁出现的错误时Xcode工程结构问题,无法通过代码自动修复,需要在Xcode中手动操作
3、但我这时并未按Cursor的提示手动操作,一直让Cursor帮我处理,多次让Cursor处理并夹杂一些不知道是否正确的手动操作之后,错误越积越多,已达20条,在Xcode中导出错误提示后复制给Cursor,分析原因可能是:
1.自动生成的 NSManagedObject 子类文件重复
你很可能有两份同名的 Core Data 实体类文件,比如:
一份在 Xcode 自动生成的(通常在 .xcdatamodeld 旁边的 “Generated” 文件夹或你指定的目录)
另一份是你之前手写的,或者你把自动生成的文件又拖进了项目,导致重复引用
2.文件被多次添加到 Target
有时候同一个文件被多次添加到 Target(比如拖进项目时勾选了 Copy if needed),也会导致重复编译。
4、Cursor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删除所有手写的NSmanagedObject子类,在Finder和Xcode中都检查并删除,只保留自动生成的文件,检查Xcode工程文件引用,删掉多余的文件,完成这两步之后,错误减少至11条。
5、实际操作中我好像把手写的和自动生成的文件搞混了,于是都删掉,再重新生成NSmanagedObject子类
6、之后还是反复出现“Invalid redeclaration”错误,Cursor提示我可能是有重复的文件,或者把同样的文件在Compile Sources列表中添加了两次,但我多次检查并没有重复文件,也没有重复添加,不停的让我检查.xcdatamodeld的Codegen设置,要求每个实体的Codegen设为Manual/None,删除DerivedData,重新打开Xcode,Clean Build Folder,检查Compile Sources,确认每个实体相关的Swift文件只出现一次
7、觉得造成今天这种错误反复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我要求切换存储模式为Core Data
8、将目前的项目文件给到Trae,使用新的Doubao-Seed-1.6模型,但直接让Trae检查项目时没有检查出当前的问题,提供错误截图之后,才对重复声明进行修正,这次貌似有点作用,错误消失了一部分,继续让Trae来修正试试,这时思考过程突然变成了英文(可能是公司网络状况不好?但现在大家都下班了,应该不至于啊)
9、Trae修改之后,又跳出来更多错误,没能帮我解决问题
10、怀疑可能是Cursor在处理我今天早上的第三条需求时,添加了数据迁移机制导致的这些问题,于是问Cursor:有没有可能是数据迁移机制导致的今天这些问题?去掉旧数据迁移机制,直接让应用以Core Data来存储数据,是否能解决?Cursor给出了相当于是肯定的答复:去掉旧的数据迁移机制,只用 Core Data 存储数据,确实能解决你遇到的大部分“重复声明”“编译冲突”等问题。只要保证项目里只有一套 Core Data 实体类和数据访问逻辑,相关配置正确,问题基本都能解决。
11、让Cursor去掉了旧的数据迁移机制,只用Core Data存储数据,经过多次且涉及多个文件的修正之后提示构建成功,看来今天这些问题就是由于Cursor在修改存储模式时添加了数据迁移机制导致的
12、接下来优化细节并处理警告,AI对话列表中没有对话时,将“没有找到匹配的AI对话”修改为“还没有AI对话”,将备忘录列表页的“创建第一个备忘录”改成“创建备忘录”,并且处理一下六处警告:/Users/jinlei.wu/Documents/GitHub/NoteWith/NoteWith/Services/CoreDataManager.swift:56:49 Conditional cast from ‘NSManagedObjectID’ to ‘NSManagedObjectID’ always succeeds
13、Cursor提示:所有objectID as? NSManagedObjectID的无意义强转已去除,直接使用note.objectID或session.objectID,这样可以彻底消除你提到的“Conditional cast from ‘NSManagedObjectID’ to ‘NSManagedObjectID’ always succeeds”警告。
14、基本全部搞定了今天一开始的需求,后续在模拟器中测试一下实际使用的体验,进一步优化